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信息不对称
关注
Y11
2周前
在当下的副业市场中,“情感红娘”这个角色听起来颇具吸引力——既能与人交流,又能通过牵线搭桥获得介绍费和感谢,仿佛是一份轻松又有意义的工作。 但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领域,实则藏着不少需要警惕的“门道”。 如果仅凭一腔热情和真诚投入,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踩进坑里,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白费心血。 第一个坑:角色错位的“工具人”困境 你或许自认为是连接良缘的贴心红娘,但在一些平台眼中,你可能只是吸引用户充值的“流量工具”。 为了完成平台指标,你需要按固定话术主动与潜在用户聊天,引导他们透露择偶需求; 在聊天室里带动气氛、拉新用户;甚至还要催促意向匹配的用户充值会员。 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严重不对等,就像你为奶茶店卖力发传单、打扫卫生,却只能拿到微薄提成,甚至可能一无所获。 更令人无奈的是,当你好不容易与优质用户建立信任后,对方可能会被转给付费更高的“金牌红娘”,你的前期铺垫成了他人的“嫁衣”,自己却连应得的辛苦费都拿不到。 第二个坑:虚假的“优质资源”泡沫 这个行业的核心矛盾在于“信息不对称”,平台往往对用户资料进行层层包装。 比如平台宣称女会员“本科毕业、月薪1.2万、有房独居”,你按此标准介绍并收取“优质匹配费”,但见面后可能发现对方实际是大专学历、月薪6000元,所谓“独居”不过是与他人合租的单间。 这就像菜市场里,批发商将普通白菜喷上水、贴“有机”标签卖给菜贩,菜贩再以高价转售,而你就是那个被蒙在鼓里的“菜贩”。 一旦用户发现被骗要求退款,平台还会将责任推给你“介绍不清”。 更值得警惕的是,平台的信息审核团队其实清楚资料的真实情况,却刻意隐瞒,因为他们深知一旦戳穿虚假外衣,将直接影响平台的“流量转化”。 第三个坑:被掩盖的“真本事”门槛 能促成配对的关键,并非机械套用平台提供的“聊天模板”,而是精准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 缺乏这种能力,就像拿着没刻度的尺子量衣服,即便把流程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以牵成一对。 曾见一位姑娘,每天机械使用平台脚本与15个用户聊天,一个月仅成1单,提成仅280元; 而另一位有两年情感咨询经验的人,每天专注聊4-5个用户,却能从细节中捕捉需求——比如男用户说“想找温柔的”,她能察觉到对方实际是害怕强势伴侣,最终精准匹配,一个月成单7对,提成达5600元。 这种能力源于长期积累的情感洞察力,绝非平台几天培训就能掌握。 而平台之所以不教授真本事,正是怕你学成后脱离其体系单干,断了他们的“流量财路”。 如果想通过这个副业获得回报,需要具备三个核心能力: 精准判断用户真实需求的洞察力、分辨平台资料真伪的眼光,以及积累私域客户的能力——否则很容易被平台“拿捏”资源,最终沦为“免费陪聊”。 与其被“轻松高收益”的表象迷惑,不如将精力投入到经营自己的生活中。 毕竟,靠谱的感情从来不是“聊”出来的,而是“懂”出来的。
#情感红娘陷阱
#副业风险
#信息不对称
#用户需求洞察
#平台流量变现
分享
评论 0
0
Y11
3周前
在投资领域,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始终强调“安全边际”——即当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便是优质的投资机会。 A股市场因制度环境、投资者结构等独特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尤为常见。 这种偏离,本质上是市场情绪、政策变化、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理解这些规律,能帮助我们在波动中找到真正的价值。 一、情绪波动下的“非理性定价”:机会与风险并存 极端行情中的“错杀” 当系统性风险爆发时,市场容易陷入恐慌,优质资产也可能被“误伤”。比如2025年4月,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消息引发A股“史诗级暴跌”,深证成指单日跌近10%,超3000股跌停。即便像美的集团这样现金流稳定的消费龙头,也因短期流动性担忧出现估值折价。这正是情绪主导下的“错杀”——股价暂时脱离了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题材炒作的“过山车” A股常出现“概念热炒”现象。2025年10月,“统一大市场”概念推动远大控股连续5个涨停,市盈率飙升至93倍;但随着资金撤离,股价单日振幅达20%,上演“天地天板”。这种炒作退潮后的价值回归,对投资者而言既是风险也是机会——当投机资金离场,真正有基本面支撑的公司往往会被重新发现。 散户行为的放大效应 尽管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已达61.6%,但散户仍贡献60%-65%的交易量。当市场形成“一致性预期”时,散户的“追涨杀跌”会被放大。例如,某公司因“特斯拉机器人订单”传闻单日涨停,次日辟谣后股价低开5%。这种情绪驱动的短期波动,恰恰给了长期投资者低吸的机会。 二、政策与周期:价值重构的“催化剂” 政策突变的“估值重塑” 政策导向的调整会直接改变行业逻辑。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板块市值蒸发超90%,龙头企业股价一度跌破净资产;2025年新能源补贴退坡预期下,宁德时代等锂电池企业虽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股价仍出现回调。面对政策冲击,投资者需判断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逻辑逆转”——真正的价值企业,会在调整后重新站稳脚跟。 周期底部的“黄金坑” 周期性行业(如煤炭、钢铁)在经济下行期常被市场过度悲观。2024年煤炭行业因能源转型预期股价下跌,但中国神华等龙头企业股息率超10%,显著高于无风险利率。这种“周期底部”的估值折价,往往是长期价值投资者布局的“黄金坑”——当行业复苏信号出现,被低估的价值会逐步释放。 三、信息不对称:理性与偏见的博弈场 短期盈利波动与长期价值 市场对季度业绩的过度关注,可能掩盖企业的长期价值。2020年疫情推动中远海控净利润增长近50倍,股价一度暴涨;但2023年运价回落时,股价却因忽视其全球航运龙头地位而大跌。类似地,华东医药因医美业务短期增速放缓被抛售,但其核心仿制药业务仍具护城河。对投资者而言,需区分“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财务风险的“警示信号” 财务造假会彻底摧毁市场信心。*ST高鸿因虚构199亿元营收被强制退市,股价从2.21元跌至0.38元;康美药业虽未退市,但其造假行为使其市值长期无法恢复。面对财务数据,需警惕异常指标(如毛利率突升、现金流与利润背离),避免被“账面数字”迷惑。 四、逆向思维:在“市场偏见”中寻找价值 高股息与低估值的“安全垫” 高股息率(>5%)且低市盈率(<15倍)的公司,通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和抗风险能力。例如中国神华、浦发银行,这类企业在市场恐慌时往往体现出“防御性”,是长期价值投资的“压舱石”。 行业龙头的“周期反转” 在行业下行期布局具有定价权的龙头企业(如海螺水泥、万华化学),等待供需改善后的估值修复。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品牌壁垒,在周期底部最具回升潜力。 外资与机构的“错杀机会” 北向资金虽仅占A股成交的20%,但其动向常影响短期情绪。当外资因流动性需求抛售优质资产(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时,若企业基本面未变,这种回调往往是长期投资者的“加仓信号”。 结语:价值投资的核心是“独立判断” A股的复杂性,要求投资者既要理解市场情绪的波动,也要穿透短期噪音,看到企业的内在价值。正如巴菲特所说:“投资的关键不是预测市场,而是找到被低估的价值。” 在别人贪婪时保持理性,在别人恐惧时敢于布局,方能在周期更迭中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关键启示:当市场因情绪、政策或短期事件陷入非理性时,正是价值投资者用“安全边际”筛选机会的时刻。真正的投资,是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在波动中锚定价值。
#价值投资
#A股市场
#情绪波动
#政策影响
#信息不对称
分享
评论 0
0
🌍跨境代购药师.西时珍
1个月前
医院里的“黑话暗示语”你能听懂几个?
湖南湘雅二院黑幕曝光,器官买卖与过度医疗引发社会震动· 113 条信息
#医院黑话
#暗示语
#医患沟通
#行业术语
#信息不对称
分享
评论 0
0
笑珊
1个月前
苏联崩盘前人人都说: “这么强大怎么可能崩溃!” 苏联崩盘后人人都说: “这么个破玩意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 因为在崩盘前,多数人们不知道真相, 看的是表面,以为非常强大,坚如磐石; 崩盘后,大家才知道真相, 发现其内部早已千疮百孔,腐烂不堪。
中共帝国崩溃后中华沦陷区三种国家格局的形成· 25 条信息
#苏联崩盘
#信息不对称
#真相与表象
#历史反思
#社会解体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2个月前
为什么很多大V都走价值投资路线? 价值投资实际上是门槛极高的一件事。 很多人以为的价值投资:看公司,看财务报表,算业绩,看PE/PEG/ PS,看估值,看行业等等。 实际上价值投资的核心是:看对行业看准公司,并且在公司大大被低估的时候买入。 大部分人的价值投资只看公司好,却忘记了在大大低于实际价值时买入这个硬性条件。 为什么说门槛极高呢?因为真正能做价值投资的人他可以约见企业老板了解公司情况再做分析。就像当年巴菲特把王传福叫去美国(见巴菲特之前下面人已经和王谈了几次做了很多工作了),谈完之后才决定投资byd一样,普通人能让上市公司董事长随叫随到吗? 普通人所谓价值投资就是看公司好,拿点攒了很久的钱去买了,然后一套就是好几年,解套了就开始标榜自己做价值投资的。实际并没有更多有效信息去分析判断。 如果你确实没有判断能力,其实BTC定投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价值投资
#门槛高
#信息不对称
#普通人误区
#BTC定投
分享
评论 0
0
RJ
2个月前
馆长翻车:你知道深圳的房子多便宜吗?全世界只有台湾的房子有公摊! 馆长对中共体制、中国制造很了解,对大陆民生看来不大了解。多交流吧,初步交流产生滤镜,深入交流打破滤镜。
台湾:主权争议下的两岸交流与认同博弈· 462 条信息
馆长大陆行风波:言论争议与统战质疑· 206 条信息
#馆长翻车
#深圳房价
#台湾公摊
#两岸交流
#信息不对称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个月前
作为国内Top2毕业、某大厂工作、自动驾驶业内人士,看了12分钟王志安最新视频,实在看不下去了 科技类话题王局以后别聊了,你的视频大部分十分精彩。但是一涉及到理工内容就有质的问题。如果是你团队编辑的内容的话,建议把这个方向的编辑换了。如果是你个人做的,建议你请一个理工从业者作为编辑。瞬间能想起来的包括姜萍那期,还有近期杭州污水等等。这是因为理科和文科人士底层的逻辑是不同的,这类看不下去的视频的共性,就是拿一个明显外行的逻辑来套一件事的“模版”感。输出一些具体参考: 1) 姜萍事件不能拿“普通人不应该自证其罪”的逻辑来套,因为科学的根基是“可证伪”,任何人都可以质疑,理工领域的发布者有义务接收质疑并给出整个逻辑链条证明其有效性。这中精神建议看一下B站“耿同学”相关的视频,不然他质疑的各种论文造假,一句“你拍到我造假的视频了?你没证据凭什么质疑我”,就可以统统挡回了。 2) 污水处理的问题本质不是水的源头是不是发生了什富营养化,因为我们讨论的不是“河水”为什么臭了,而是“自来水”为什么臭了。这里接受质疑的是“自来水体系”。自来水系统工作正常的指标,就是保证其产出的水是符合健康标准的,即使上游有人投毒,也应该在水源检测、水处理加工、出水检测等环节进行处理。除非可以证明说,这其中的臭味物质,在我们的自来水标准里是允许过量存在的,所以系统对这一物质无需处理。否则,难道发现水源有人投毒,自来水系统也可以说:“哦,原来有人中毒,不是因为自来水厂的原因,是水源地有人投毒的原因”,然后继续供水。这里面一定涉及到多个环节的重大事故,将原因归咎于上游水污染反而是【某些人】最希望出现的结论; 3)自驾测试不是在做“科学实验”,不能拿初中物理级别的“控制变量法”的逻辑来套。这是产品的验证试验,普通人买产品大部分是按默认参数、在自然环境来使用的。所有的国标定制标准,都应该是“试验环境”尽量贴近用户真实环境,而不是用户要按照指定环境来使用。所比如充电宝容易爆炸,难道要怪用户,没有在32摄氏度以下使用,没有在充电4h25min的时候断电,没有保证充电宝不磕碰,没有循环充电1000次以后停止使用?只要有爆炸隐患的,就要召回。否则自动驾驶也太好做了,我只要将所有系统参数,都在“设置”选项里开一个可以改变的参数,这样不管你未来出任何事故,我相信都能找到你某个参数设置的不合理,“没有改”,从而导致你出了问题,不是我自动驾驶的问题。 所以这类话题,如果不是分别被【某巴巴】、【杭某政府】、【某遥遥领先】充钱了,希望王局能反思一下你视频里的内容是否正确。作为观众本无权利要求发布者保证所有内容的正确,更无理由要求发布者按照自己的喜好、逻辑偏好来发布,但是作为喜欢你、希望能帮助你的观众,还是选择进言,因为希望你的视频越来越好,毕竟我还指望着看你的视频呢。 后续补充:其实我这个本来是写给王志安个人的,但是youtube找了半天没有私信功能,只好发到评论区。大家对我的批评不打紧,因为我也不是干媒体的,就是个日常小号小透明而已。大家的赞如果能帮助王志安看到这个评论最好了,但是不希望对王老师造成负面影响。相信王志安粉丝都是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的,不会觉得讨论是在黑王老师。 但是大家对我评论的批评,能发现很多人并没有分清“专业人士”和“外行”评论的区别,所以担心因为我表述的情绪性,王老师没有get到我的点,所以补充一个“印航171坠毁”的案例: 外行自媒体: (第一轮)媒体给出坠毁视频 -> 好像襟翼没打开/起落架收错收了襟翼(因为毕竟大家都坐过飞机,大概了解襟翼); (第二轮)WSJ媒体透露FDR记录“油门间隔1秒被关掉”+舱音记录仪“为什么切断燃油” -> 推测是飞行员关闭 行内人士: youtuber疯狂机长詹姆士的观点是 (第一轮) a) 787不忘记起飞检查表会报警,检查表必然会发现襟翼没放; b) 即使襟翼不放,飞机要么起不来,起来了就不会再掉下去; c) 787单发重飞的时候,襟翼从20收到5,都可以保证飞起来。而双发都在的时候,即使襟翼从5收到0,飞机也不会掉下来。 d) 襟翼杆跟汽车档杆一样,收错第一反应是放回去,而不是叫mayday . e) 787有一个Slat Autogap and Slat Pregap的襟翼的保护机制,在错误区间收不回去,失速区间会迅速补偿 f) 787起飞襟翼一般放在5,视觉上不太看得出来=> 所以大概率是双发失效而不是没放襟翼; (第二轮) a) 787襟翼是副机长执飞,拉杆过程中手拿不开去关油门; b)机长或者副驾驶想自杀,一偏驾驶杆就行了,用不着关油门,更不会努力保持最后几秒飞机近乎完美姿态坠毁; c)FDR只能记录油门被关闭,不一定是人操作的,人操作需要提起-放下,一定会在CVR中录下明显的咔哒声,而报告中没有提及。 d) 波音787关于发动机GEnx-1B曾于2021年发布的Service Bulletin,提到EEC上的MN4芯片1万次震动后可能会脱焊失效,导致推力丢失,现象与本次事件类似 => 所以大概率是非驾驶员自杀 姑且不论詹姆士的推论是否正确,能发现两者的明显区别是:外行人士因为不掌握背景信息,其所有推理的起点只能是被别人输出的部分信息,然后“调动自己全部的智慧”进行进一步推理;而专业人士因为对相应领域有基本的全面掌握,则可以从正面来进行完整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听风就是雨。 类似的,王老师在“天水铅中毒”视频里给出一个非常非常专业的技巧,就是官方公告不会“造假”,而是通过“选择性真相”误导观众。同样的道理更适合科学领域,业内人士糊弄外行人士,可以通过只释放部分消息的方法,想让你推导到什么结论,你自己就会推导到什么结论。 所以,其他评论里也提到了,王老师关于科技类的视频,有一种从别人嚼过的信息拿过来再进行推理的浓厚“半吊子”感。 反而,王老师在做社会类视频的时候就不会犯这些错误,而是从“附近居民和其他幼儿园的血铅正常”、“中毒症状是急性中毒而非慢性中毒”等推导出确实是厨师愚蠢,而不是附近工业污染。 并从报告“没有说的部分”,推导出天水事件的毒物疑似“柠檬铬黄”,并发出检验“血铬超标”的提醒,这样才会让人觉得专业和信服。
#王志安
#科技评论
#专业性
#逻辑推理
#信息不对称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3个月前
海南封关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彼此不知道对付有多惨,都以为对方生活在万恶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当中。
#海南封关
#信息不对称
#社会认知
#负面情绪
#资本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川和 koi iok !🇺🇦境外爱❤️习❤️🇨🇳势力
7个月前
还好我小早年留了一手,看到费拉玩网右信息一个都对不上,安心的去开会了😁 建议继续急,火蛆气死你哈哈哈
#信息不对称
#开会
#网络文化
#网络术语
#讽刺
#社会观察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9个月前
完全符合事實,我党一貫對美國人說一套,對中國人說另一套!這叫仆街都要抱堆沙,籍此證明自己不亏,还贏麻了。
#政治
#中美关系
#党内政策
#信息不对称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