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人机关系
关注
向阳乔木
1个月前
AI越强,人越忙。
#AI发展
#人机关系
#工作压力
#技术焦虑
分享
评论 0
0
aiko/acc
1个月前
月均AI产品消费$500,盘点一下我付费后弃用的AI产品: - Claude(短时间文字能力亮眼,高强度使用后被GPT替代) - Deepseek(同上) - Manus(Deep Research) - Cursor(Composer时期) - Lovable(做app) - Macaron(同上) - Readwise(笔记产品,不知道如何处理一堆摘抄的网页文案遂放弃续费) 一直付费并且会持续使用的产品: - ChatGPT - Perplexity(Comet - Quill(有在付费但依赖低,更多是备份和习惯) 虽然到头来取消订阅的很多,但建议大家有条件可以多充值体验AI产品,不是鼓励乱消费,而是: 1. 一分钱一分货,深度体验才能摸到产品的上限,最快的响应速度,最优的推理和答案,最深度超前的交互方式;免费版其实公司会在很多隐性的地方压缩成本和表现,让你产生“AI”很笨很慢不信任的想法(长期是有毒的,不利于好的人机关系构建)。 2. 做产品的人在付费的过程中自己会有体会,什么时候我产生了依赖,付费点设在哪里(app生成类产品付费最多失望也最多),什么时候会弃用;能给自己做产品带来很多启发,例如将三轮对话后的app完整度作为一个北极星指标。 3. 买AI其实是买特权。之前看我们团队工程师同时开6个cursor写代码,听朋友创业借100台显卡跑coding agent,我一个不写代码也根本用不起来coding agent的人很羡慕他们能深度地攫取AI的智力资源,物尽其用,这也导致我在app和web产品上浪费了很多钱,因为一直想找能重度花费➕高回报率高杠杆的AI产品,然后花费最多的居然是Perplexity的Comet。 AI是生产力革命,这些花费其实在追求大结果的过程中不值一提。我见过什么都不信只信AI的朋友;也见过年收很高却每天等GPT免费额度的朋友。新人类和旧人类的差距正在被拉开,有条件的话绝对不要吝啬在AI上的开销。
#AI产品消费
#ChatGPT
#perplexity
#AI生产力
#人机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ginobefun
1个月前
#BestBlogs 胡泳:跨越 30 年,从数字化生存到 AI 化生存 | 腾讯研究院 文章深度剖析了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到当前 AI 浪潮下“AI 化生存”的范式转变,探讨了 AI 对人类创作、身份、教育及人机关系的重塑。 摘要: 文章由北京大学教授胡泳撰写,回顾了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的预言,分析了其在信息个性化、网络化、比特经济等方面的实现,以及在技术隐形性、智能代理、全球共识等方面的未达预期。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AI 化生存”的概念,指出 AI 的崛起标志着技术从媒介性向代理性的跃迁,超越了“数字化生存”的范式。文章从“自我表达”到“内容生成”、“数字身份”到“AI 人格”、“知识传授”到“判断训练”以及“人机协作与主体重构”四个维度,详细阐述了 AI 对人类生存模式的深刻影响和挑战,呼吁社会应以批判现实主义态度,重建“人-技术-社会”的三重关系,培养具备伦理韧性、人文底色和判断力的未来公民。 主要内容: 1. AI 化生存是技术从媒介性向代理性的跃迁,超越了数字化生存范式。 -- 在 AI 化生存中,AI 不仅是工具,更是合作者、竞争者甚至替代者,这标志着人类与技术关系的根本性重构,远超数字化时代的工具性理解。 2. 生成式 AI 重塑创作范式,从“自我表达”转向“人与 AI 协同的内容生成”。 -- 创作不再仅由人类经验驱动,而是被预训练模型和算法所重塑,导致内容原创性、作者性以及创作目的的根本性改变。 3. AI 人格的出现使数字身份向可复制、外包、消费化、去中心化的 AI 人格转化。 -- 个体意识可被程序化、代理化,甚至在物理死亡后仍能“继承”,深刻挑战了传统对人格、记忆和身份延续的认知。 4. AI 时代教育需从“知识传授”转向“判断训练”,强调批判性思维与人文素养。 -- 面对 AI 生成内容的真伪模糊和算法茧房,教育应培养学生识别偏见、理解社会结构、保持人文感知力,而非仅掌握使用 AI 的技巧。 5. AI 发展模糊人机伦理边界,人与技术关系从“单向控制”变为“协同-争议”。 -- AI 拥有决策、学习和适应能力,引发人类认知特权危机和本体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定义自身在技术共治世界中的主体性。 文章链接:
#AI化生存
#AI人格
#人机关系
#判断训练
#胡泳
分享
评论 0
0
只配抬杠
6个月前
在对待AI的问题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有必要的吗?
#AI
#族类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人工智能的异同
#人机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江河老于
7个月前
手机 江河 我在公交车上站着 ,听坐着的两人边看手机边说话,“手机是盲人的眼睛” “你在说人和手机到底谁是瞎子”——“互为。其实我想说手机是人又长出尾巴,去适应丛林法则” “你在说退化” “不。变得更凶狠”……我到站了,下车,把听到的话打在手机上,吹了声口哨……
#手机社会
#人机关系
#科技影响
#现代生活
#丛林法则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