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
骗局,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我之所以感兴趣,是对人类的心理弱点感兴趣,为什么自己以及其他看起来“很精明”的人,都会受骗上当。 各种骗局都研究过,包括: 街边摆摊儿设局骗老人的摊贩,我站在那儿观察了1个多小时; 有上千人的销售,专门搞高端会销,骗中小企业老板的,我去参会听了很多次他们的讲座和晚宴; 一些商业掮客,专门做中间业务,两边撮合骗投资的,我自己也被这种人骗过两次,大概损失100多万; 微信群里,专门用色粉吸引流量,然后转化卖三无产品,pua课程,卖茶小妹,微盘微交易金融诈骗的,我进群听骗子导师培训其他骗子,应该如何诈骗。 可以说,高中低端骗局,针对各种不同人群,各种展现形式,各种类型的都饶有兴致的研究过。 结论就是,被骗的人,之所以被设局,是因为自己有欲望/愿望/需求,诈骗的,只需要迎合就好了;受害者在过程中甚至会合理化骗子的行为,因为,他自己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比如针对对应的人群,会设计不同的令人信服的流程: 中端骗局 那个会销晚宴,就会安排陆克文之类的国外政要出席,让迷信权力的小老板们认为,这个公司很有实力,有“关系”; 高端骗局 我被诈骗的过程,遇到的是高端掮客,他真的可以给你拉来真实的资源给他背书,甚至玩“空手道”,让他拉来的两边人都误以为对方是他的背书; 低端骗局 微信“美女”们,骗子甚至可以安排真人跟你视频,平时是“键盘手”跟你聊天,“颜值担当”给你发照(现在应该用ai更方便了),让你相信,这就是一个对你非常倾心的美女。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之所以被骗,都是自己“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 一切的被骗,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1个月前
最近刷短视频,看到一段吴士宏女士的采访。 很小的时候读过她写的自传,讲自己怎么从基层护士,做到微软中国区总经理的(主要是负责中国区销售)。 在这个短视频里,她提到50多岁从职场离开,自己创业做软件公司,负债几千万,一朝满头白发,甚至想死了算了,毕竟这个岁数很难翻身了。 后面别人为了帮助她走出来,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曾经获得的成绩,是因为自己的哪些特质?” 她说自己想了一两周没想明白,后来想,曾经的成绩,是因为自己“不想失败”。 我是有点震惊的。 既然曾经职场拿到过大结果,微软 ibm tcl 都做到过高层,居然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优劣势; 可能和她的性格特质有关系,负责销售的人,更看重行动,而轻思考和方法论。 每个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不断反思自我。 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最真实的素材,只有不断的反刍曾经的成功,失败原因,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 我经常讲,人要有傻逼一样的自信。这个自信的来源,就是对自己的了解,对过往经历的反思。 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面对一切挫折和痛苦,才会在最得意的时候保持冷静,在最失意的时候保持坚韧。 希腊德尔菲神庙入口处,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每一个人走进神庙,去问询命运前,首先要想清楚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