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ail.dev
20小时前
全流程分 3 个环节: 1️⃣开通港卡 赴港开户:可选中银香港、汇丰、渣打、工银亚洲、众安、天星、蚂蚁银行等,其中中银、汇丰、众安、天星、蚂蚁可以在线开通,工银亚洲 可以在部分地铁站 VTM 机上面开通,全年无休,渣打 需要到线下开通,可以私聊我介绍客户经理,满足门槛的话现场下卡 不便赴港:可在大陆远程见证开户,直接开通 #汇丰卓越(50 万资金门槛),再通过大陆账户同步开通香港汇丰卓越。 2️⃣开通 Stripe 境外公司(英国/美国/香港公司)可直接注册 Stripe 主账户。 香港个人也能开(港澳通行证注册)。 替代方案:Stripe Express —— 属于 Stripe Connect 账户类型,适用于 Twitter/X、Shopify 等平台的创作者与自由职业者。通过平台邀请,填写姓名、邮箱、银行卡、税务信息即可几分钟搞定。 3️⃣港卡资金回流大陆 同名账户转账:中银、汇丰、渣打、工银,香港大陆相互转账,同名账户大多可免手续费。 跨境支付通:支持多家港陆银行互转,目前 0 手续费。 额度分配:以上两项合计占用 5 万美元年度额度; 日常消费可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绑定港卡刷卡,一年也能花掉几万港币/人民币。 以及其他更多资金无损快速的回国的方法。 本 thread 将一个一个详细分享开通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需要的朋友请点赞收藏加关注,迟早用得上,现在群里很多人都有这个强需求! #港卡 #Stripe #资金回国
最近,社保又成了热门话题。 法律早就写明——老板必须给员工缴社保。 过去很多人没交,是因为有个“漏洞”:让员工签一份“自愿放弃社保协议”。 但是,这种协议一直都是无效的。 员工真要去仲裁,一裁一个准,老板照样得补缴,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以为签了就真放弃了。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应该没有签。 这次司法解释,其实没新规,只是把话挑明了—— 老板,必须交社保,没得商量。 现实呢?对不少小公司来说,这就是实打实的成本上涨。 想象一下,一个小饭店,员工月薪 5000,本来就不高,员工也不可能同意降工资交社保,所以这笔钱只能老板掏。 我不讨论“该不该交”,因为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么做的。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果不交社保,未来养老金从哪来? 我国养老金分两部分: - 基础养老金:你啥都没交,到龄也能领,大约 200 元。农村或许勉强糊口,城市肯定不够。未来会涨,但涨不了多少。 - 社保养老金:你工作时交,退休后才有得领。 欧洲多数国家和日本连基础养老金都没有,只有苛刻的救济制度——无亲属、无劳动能力、无房无存款才行,类似于中国的低保户五保户。 所以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救济,目标都只有一个:保证你不饿死,想老有所养、体面过日子,必须靠自己交社保。 今天的农村老人,一个月 200 元还能过,是因为他们苦惯了; 30 年后的老人,可是见过繁华世界的,你觉得他们能接受只拿几百块吗? 面对这个庞大的社会问题,各国的共识很简单——提高社保缴费率,让更多人“自己养自己”。 这次变化,夫妻老婆店没啥影响; 大公司本来就交,也无所谓; 最受冲击的,是那些雇着几到十几个人的小老板,尤其餐饮业。 从股市角度看,这有点像一次“供给侧改革”: 减少小店数量,利好上市大公司。 过去赛道里,有人交,有人不交,不交的成本低,反而卷死了守规矩的。 现在统一要求都交,其实也是一种反内卷。
AppSail.dev
3个月前
01|起点与理想主义 2010年8月的第一个周六中午,张亮(《环球企业家》杂志记者、Apple4us 创始人)和周源(《IT 经理世界》记者,负责科技报道)在清华科技园楼下喝酒聊天。周源说,自己可能去某家公司当产品经理。两人聊起了 Quora——一个当时正火的问答SNS网站,越聊越兴奋。饭后,张亮拍板:“你别去当什么产品经理了,我们仨(还有黄继新,搜狐财经主编)干脆搞个中国版 Quora 吧。” 三人都是 Apple4us 的专栏作家,如今是知乎联合创始人,三个人的组合,与“硅谷式创业”完全不同。他们不是程序员,不是连续创业者,而是: 一位媒体人 一位产品经理 一位内容运营者 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对“表达”有洁癖,坚信中文互联网应该更好,也都不愿为了增长去牺牲气质。 不久,黄继新通过关系找到了现代传播董事长邵忠,拿到150万天使投资,占股40%,这笔钱让知乎启动了。 2011年1月26日,知乎正式上线,实行邀请制,用户不多,但社区氛围已初具形态。 同年3月,创新工场以800万美元投后估值入局,拿下20%+股份。李开复的加入不仅带来资金,还有硅谷式管理理念与工程师资源,为知乎带来强大背书。 2012年1月,知乎拿到启明创投的A轮融资,估值2000万美元。当时知乎仅有约10万用户,但社区留存率极高,月留存超过80%,季度留存超过70%。 2013年3月,知乎开放注册。 随后几年,腾讯持续跟投知乎的C、D、E轮融资。知乎上市时,腾讯持股累计超过11.6%,成为最大外部机构股东。但腾讯从未进入董事会,也未派驻高管。 2011年春节过后,我在中关村第三极大厦一家公司实习,知乎的办公室就在楼上。大厦地下一层有家贝塔咖啡。每天中午我们都去那吃饭,经常听到创新工场和知乎团队在讨论产品、社区、Quora。他们在那也做过不少小型分享,经常过去听。 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原来中文互联网也可以这么理想主义。 当时我就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入他们。但知乎团队几乎清一色是清北或海归背景,门槛极高,只能日后再看。 01.5|中关村创业大街:理想主义的地理坐标 提起贝塔咖啡,就不得不说中关村创业大街。2011到2015,是它的黄金时代。 那几年,3W Coffee、车库咖啡、贝塔咖啡纷纷落座中关村,但不只是咖啡馆,更像“创业教堂”。年轻人带着 PPT 和梦想走进去,说不定真能带着融资出来。 2011年,几家咖啡厅开业,还是极客与天使投资人的小圈子。 2013年,移动互联网爆发,App 创业潮兴起,氛围从“极客实验室”变成“全民创业”。 2014年,资本疯狂涌入,一个 PPT 就能换来几百万融资。 2015年,“中关村创业大街”成为官方品牌,总理亲自视察,热潮达到了顶点。 那是一段独特的时间。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有好点子、有热情、有执行力,就可以改变世界。 再跑个题,这几家咖啡厅的老板和股东,大家可能都听说过。 贝塔咖啡:有赞白鸦、冯大辉、Donews主编 Keso 3W Coffee:互联网分析师许单单、红杉中国沈南鹏、腾讯早期元老曾李青、真格基金徐小平、去哪儿庄辰超、雪球方三文 车库咖啡:蓝汛苏菂、天使投资人鲍岳桥 当时经常去这些咖啡厅听创业者讲 PPT,真的是为梦想窒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