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成本

最近,社保又成了热门话题。 法律早就写明——老板必须给员工缴社保。 过去很多人没交,是因为有个“漏洞”:让员工签一份“自愿放弃社保协议”。 但是,这种协议一直都是无效的。 员工真要去仲裁,一裁一个准,老板照样得补缴,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以为签了就真放弃了。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应该没有签。 这次司法解释,其实没新规,只是把话挑明了—— 老板,必须交社保,没得商量。 现实呢?对不少小公司来说,这就是实打实的成本上涨。 想象一下,一个小饭店,员工月薪 5000,本来就不高,员工也不可能同意降工资交社保,所以这笔钱只能老板掏。 我不讨论“该不该交”,因为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么做的。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果不交社保,未来养老金从哪来? 我国养老金分两部分: - 基础养老金:你啥都没交,到龄也能领,大约 200 元。农村或许勉强糊口,城市肯定不够。未来会涨,但涨不了多少。 - 社保养老金:你工作时交,退休后才有得领。 欧洲多数国家和日本连基础养老金都没有,只有苛刻的救济制度——无亲属、无劳动能力、无房无存款才行,类似于中国的低保户五保户。 所以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救济,目标都只有一个:保证你不饿死,想老有所养、体面过日子,必须靠自己交社保。 今天的农村老人,一个月 200 元还能过,是因为他们苦惯了; 30 年后的老人,可是见过繁华世界的,你觉得他们能接受只拿几百块吗? 面对这个庞大的社会问题,各国的共识很简单——提高社保缴费率,让更多人“自己养自己”。 这次变化,夫妻老婆店没啥影响; 大公司本来就交,也无所谓; 最受冲击的,是那些雇着几到十几个人的小老板,尤其餐饮业。 从股市角度看,这有点像一次“供给侧改革”: 减少小店数量,利好上市大公司。 过去赛道里,有人交,有人不交,不交的成本低,反而卷死了守规矩的。 现在统一要求都交,其实也是一种反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