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飞
3周前
资溪面包走向全国的故事,哥飞也在学习 两条微博分享给大家, 第一条说的是不同的人对于亏钱的忍耐度不一样,这其实跟个人身家以及是否有生意或投资经验有关。 身家厚的,能够忍耐亏的金额多一些;有生意或投资经验,知道后面能够回本的概率有多大,于是有自己的判断,要不要继续亏损。 出海也是一样的,还没开始赚钱的人,会觉得域名年费百来块都觉得贵,而尝到了甜头的人,注册域名就像不要钱似的,甚至.ai域名,一次要注册两年一千多块钱,注册起来也毫不手软,因为他们有过成功经验,知道如何赚到更多。 第二条说的是隔行如隔山,任何一个行业,小白进去了,都得交学费。学费又花时间又花金钱,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人就绑在那里了。 偷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江西资溪面包军团很出名,资溪人在全国各地开了很多店,鲍师傅、泸溪河、詹记等都是资溪面包品牌的典型代表。 最早其实是两个退伍军人开始学做面包开面包店赚到钱了,乡亲们都来学习,他们毫无保留的教学,带出了第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去开店,招学徒,又带出来了更多学生。 一个资溪面包人的典型成长路径是这样的,先去别人的面包店打工,学习经验。之后尝试自己开店,积累实战经验。之后开发新产品,打出自己品牌特色。之后迅速扩张,做成连锁品牌。 由于面点类市场足够大,所以他们并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通过师傅带徒弟,亲邻助亲邻,老乡帮老乡模式,带动了整个资溪面包的发展。 所以之前有人问哥飞,为什么你发现出海做网站能赚钱之后,不是自己偷偷做,而要出来教人? 我的回答都是,因为从小看多了相关故事,所以在我有能力时,也愿意带动更多人去做同样的事情,当然也因为 Web 市场实在是太大了,我一个人不可能吃得下全部,那就不如大家一起走,形成规模效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我们群里现在就是互帮互助,相比一个人单独探索,大家进群后,进步速度绝对会更快。
哥飞
3周前
有个老外站长,一套模板做了多个网站,一个关键词一个网站,都是多语言单页工具。 直接在首页就放工具的核心功能,一个网站只做一个事情,满足一个需求。 月访问量 42.9K 月访问量 53.1K 月访问量 572K 我们群里教的,就是把这些老外们的方法学到,但并不一定是跟他们抢流量,因为整体的流量太大了。 谷歌2025年一篇博客提到,一年谷歌要处理超过5万亿次搜索。 我们站长,其实就是去挖掘出谷歌里还没有很好被满足的搜索需求,做个网站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获取到流量,最终靠流量变现,可以靠广告变现,也可以靠用户付费变现。 海外的站长玩这一套已经玩了十几二十年了,但依然还有得玩。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两年,我们不少群友们都有赚到美元的原因。 尤其是即友们,时不时就有人跟我报喜,说靠 Adsense 赚到第一美金了,说做的工具站有人付费出单了。 以前我们比较少人知道做网站能赚钱,现在让我们知道了,就可以行动起来了,我们中国的程序员聪明又能干,执行力又强,赚美元回中国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月薪两万,换算成美元是3000美金,也就是每天100美金。 而不管是靠广告变现,还是靠用户付费,还是靠混合变现,想要实现日入100美金,都是有方法可以跟着去做的。 靠广告可能会需要流量大一些,但靠用户付费的话,按照平均16美金的订单价格,只需要每天有6个订单就足够了。 怎么保证每天都有用户给我们付费呢? 当然就需要稳定的流量,而 SEO 流量,相对于其他流量,是更有可能长期稳定的。 更重要的是,SEO 流量,不需要花钱买。 无本生意,这绝对是值得做的。 上面说了那么多,不是让你加入我的社群,而是想让你知道有这么一条路,然后就可以探索,去实践。 不一定要加入哥飞社群,互联网上有大量免费的资料可以学习。 之前你可能是缺方向,但现在哥飞把方向告诉你了,你就可以大步向前冲了。 所有的程序员,都值得去试一试,反正成本并不高,即使不成,无非浪费的也是时间。 而如果你要去投资,需要用到本金赚收益,那万一失败,损失可就很大了。
哥飞
3周前
昨天各个自媒体不嫌事大的说沉浸式翻译泄露隐私,给我感觉就是之前有多少人推荐说好话,昨天就有多少人在传播说坏话。 这事根源是什么呢? 沉浸式翻译提供了一个分享网页翻译结果给朋友的功能,用户 A 可以把正在看的网页翻译为别的语言,之后生成一份翻译结果快照网页,得到网址后分享给用户 B,用户 B 打开网址就能够看到翻译好的内容,而不需要 B 自己再翻译一遍。 这些翻译结果快照网页,沉浸式翻译没有设置禁止搜索引擎抓取,于是就被搜索引擎收录了,可以通过 site 语法看到一部分网页。 你说,这事有多严重吗? 其实也没多严重,因为分享是用户 A 的主动行为,内容是否敏感是否涉密,其实完全是靠用户 A 控制的。就像一个卖菜刀的,虽然大部分用户买回去是用来切菜的,但他没办法阻止有人拿菜刀去行凶。 如果有竞争对手知道沉浸式翻译的产品机制,他甚至可以去利用这个分享机制,故意去翻译一些涉及隐私的网页,得到网址后,使用一些方法,让搜索引擎收录这些翻译结果页面,就可以炮制出“沉浸式翻译会泄露用户隐私”这样的新闻了。 你看,这里就用到了几个 SEO 知识: 1.把生成的翻译结果放在一个特定目录下,在 robots.txt 文件里设置禁止抓取这个目录; 2.在翻译结果网页里设置 noindex 标签,再次强调禁止抓取; 3.翻译结果网页不要用后端渲染这种利于爬虫抓取的方式,而是用前端渲染,确保最大限度让爬虫抓不走; 4.有人通过把涉及隐私的翻译结果网页地址放到搜索引擎爬虫经常爬的网页里,加速涉及隐私结果网页被搜索引擎抓取; 5.有人传播 SEOer 才会使用的 site 搜索语法,让广大非 SEOer 快速验证“沉浸式翻译会泄露隐私”这件事。 所以,各位朋友,懂点 SEO 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