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zhang haitao
关注
统计数据
34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40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按:本文系作者提交给北京“九一三”40周年文史研讨会的书面发言。作者向红是周宇驰的女儿。据“维基百科”等资料:周宇驰(1935年-1971年9月13日),河北乐亭县人,曾任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是“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之一。1971年9月13日,在林彪乘坐的三叉戟飞机起飞后,周宇驰、于新野及李伟信在北京沙河机场乘直升机出逃迫降,周宇驰及于新野开枪自杀身亡。 ---太長,轉者有所刪減--: 我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调来调去: 他给刘亚楼当秘书时,有一次上午到的大开本《参考消息》,他下午才送给刘司令看。刘批评了他。他解释,这只是一本《参考消息》,不是文件,并没耽误工作,遂不肯认错。刘的性格很闻名,岂能允许别人反驳和异议,尤其是自己的秘书,就在一次党的会议上再次批评我父亲,好像说他工作“踢皮球”。但我父亲也很倔,有些不识时务,坚持不认错,刘亚楼大为光火。我父亲那时是少校,刘为此在空军出台了一条新政:凡是少校军衔没有担任过指导员或教导员等职务的,一律下放一年,补课。这就是我父亲后来下放到江苏盐城高炮某部,担任了一年营教导员的前因后果。 据我哥哥了解,“文革”前我父亲曾经被借去上海党校讲过课。我也记得他在空二师五大队当政委的时候,五大队的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我父亲和飞行员的关系很好,经常谈心。父亲还有副好嗓子,他喜欢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这一类激扬、向上的歌曲。“文革”期间他被评为空军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在大院里进行心得讲用。他身体很棒,在一航校时拿过东北军区速滑的名次,刚回大院还在灯光球场打过篮球,那应该是林立果还没到空军的事了。 于新野叔叔的父母都是新四军,是革命老干部;他父亲在解放初是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的创始人,后来担任过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理论编辑部的领导,1958年支边调到宁夏省电台工作。 我也还清晰地记得林立果刚到空军时,穿着新军装,寡言少语地坐在我家床上,见我进来,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后来他成熟了,也胖了,像个干部的样子了,到哪儿都能听见歌颂他父亲和赞美他的话,每逢此时,他只微微一笑,颔首致意,应付自如,并不张狂,平时依然寡言少语,好像总是有事可做,从未见过他懒散的样子。 记得是1970年5月20号,早上程洪珍开车到中山医学院,把我接去度周末,“调研小组”的人当时都驻在广州白云山机场招待所。因为他们那里可以看到香港报纸和很多的外国杂志,所以我去了就会翻看,对报纸上连载的言情小说很痴迷。 一个上午,别人都各自忙碌着,洗衣机放在翻译陈伦和房间的卫生间里,哗啦哗啦地响,我好奇地去看,顺便帮忙。他们住的楼层上有一个大饭厅,里面有部电视机架在那里,平时大家可以聚在里面看电视。那天我看见饭厅没有人,椅子都折迭好靠在墙边,只留了一把椅子正对着电视机摆放着。电视里开始转播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五二O”大会,我坐着椅子上看了看,就走开了。 一会儿,该林彪讲话了,林立果从房间里出来了,有人很默契地开了瓶橘子汽水递给他,他就坐在那张椅子上,聚精会神,边喝边看,别人都走开了。我见大家都不进去,也不好贸然进去,就在门口看了一会儿,记住了林彪讲话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那个“助”字的湖北口音特点。林彪讲完话,大会还没结束林立果就站了起来,还是一副没有表情的表情,回房间了。 我目睹了这一切,就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起来——不是说干部子弟应该谦虚吗?他只听自己爸爸的讲话,算什么呢?可是他父亲是林副主席呀!原来他和他父亲的关系会这样啊……要是爸爸在台上讲话,我好不好意思听呢? 后来跟林立果见面次数很多,但仍然完全不能把他和《五七一工程纪要》联系起来。 我们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父亲从当年一个学习毛选、宣讲毛选的“积极分子”,和那些空军党办的精英们,变成了后来的他们?可以说他们都已经有家有业,也有一定权势,他们还想干什么?怎么就愿意冒死跟着林立果干出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呢? 难道是贪图更多的权益?难道是脑子一热、自我膨胀?或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林立果还折腾什么呀?林彪不是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吗?一开始怎么也想不通,第一次觉得熟悉的父亲那么的陌生;后来慢慢想通了一点,逐渐地,我们开始走近我父亲。 我清楚地记得1971年9月5号,是个星期日。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我像往常一样,和要好的几个同学去广空参谋长顾同舟家里玩,主要为了能解解馋。学校把我们部队学员的伙食费和地方同学平摊在一起,所以伙食不好,我们这帮孩子正在长身体,胃口大得吓人,加上是北方人,吃不惯广东的大食堂。忘了是饭前还是饭后,女孩子们叽叽喳喳地都聚在客厅和张亚青阿姨说笑着,顾伯伯把我单独叫到客厅外面的走廊,脸上还挂着和我们聊天时的笑容,四顾无人,很亲切又神秘地压低了声音,说:你爸爸12号就要到广州来了!到时候我派人去学校接你! 我不太理解他为何这样,但因为他一直很关心我,跟林立果他们关系又好,在那时“亲不亲,线上分”政治观念里,他和我父亲是一条“线”上的,可能是想回避不让其他同学听见;于是我很有礼貌地应答,但我的性格内向,就爱胡思乱想,心里依然感到些许疑惑——广州是父亲常来常往的地方,这有什么好神秘的?也就认为他是一片好心,了解我们父女的感情,所以当成个好信息告诉我。事后才知道,其实就在那两天的前后,刘兴元给广州军区传达毛泽东南巡“吹风”的内容。 12号我没有请假外出,怕来人找不到我,一直在学校等消息。但并没有人来找我,也没有电话来。我并没有觉得特别奇怪,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林立果和父亲他们神秘、机动的工作特点,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情要办,正好休息一天,我在学校只接过妈妈打来的长途电话,但打不了,所以我也没打电话给任何人。 大概又过了一周左右,同学汪京群(汪东兴的女儿)吃完晚饭和我在校园里散步。她悄悄地告诉我:一个大官坐飞机跑了,下落不明。我们俩就海阔天空地猜想,会是谁呢?其实我根本无从猜起,都是听她说。最后她说,可能是许世友!这个人最不听招呼了!我根本对什么叫“跑了”没有任何概念,对中央的事情更是一头雾水,所以听了京群的分析,就觉得有道理,听说许世友的脾气很大,谁也不服,随身老带着枪,“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曾经跑到山里躲了起来;所以这次跑的大官很可能是他。 何等的天真烂漫。 在广州听完传达“九一三”的中央文件,我和全国人民一样,对此事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尤其是文件说他们都死了,我根本不相信,感觉头晕耳鸣,全身麻痹。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是“这是‘笔杆子’在搞鬼!”我旁边坐着的是学校里睡在我下铺的广空副参谋长的女儿,她悄悄地问了我一句:那个周什么的女儿是谁呀?我挣扎着回答:是我……声音极低,极粗,极哑,根本不像我平时。她一定是被我吓到了,马上搬着櫈子往旁边挪了一下。 传达完文件,李先念接见我们这些父亲在文件上被点了名的子女。他特意点了我的名,他问我:你知不知道他们的事啊?你能不能象林立衡那样划清界限,大义灭亲啊?你要是知道了他们的阴谋,你会怎么办呢?向谁举报啊?我根本回答不了这种问题,但全场的人都在盯着我看,我勉强站起来,眼冒金星,感觉喘不上气来,眼前黑压压地一片人头,我跳过了前面的几个问题,朝着两步远的李先念,哑着嗓子说了三个字——吴法宪。 显然这个答案令他很不满意,他也不让我坐下,就转过脸跟另外一个方向的子女们讲起话来。我既紧张又非常尴尬,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刚才听文件的时候隐约感到吴司令这次也要倒台了,但我说的是实话,谁让我听见林立果他们背后跟吴法宪叫什么“吴胖子”呢?谁让我什么都不知道呢?不向他举报向谁举报?空军大院最大的干部就是他嘛!何况我在广州上学,更不知道该怎么举报;就算我去过几次毛家湾,但是坐车去的,根本不知道地址,再说这次连林彪也死了呀……幸亏我还知道人民大会堂是开大会才用的地方;天安门是节日或接见群众时才用的,平时上面没有人;“中央”二字对我而言,就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应该在长安街上的新华门里面。 何等的幼稚可笑。 广州军区委托广东省军区把我们这些子女留下办学习班,而这四天我自闭了,像张春桥在特别法庭上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学习班结束的总结会上,其他子女代表都表了态、表示紧跟、要划清界限。我则被广州军区政治部于主任点了名,“听说这四天学习你没说过话,你是怎么想的?今天你要表个态。”我一咬牙站起来,没头没脑,倔倔地说了两句,第一句:中央文件是机器印的!第二句:我要看温都尔汗的照片。 这两句和当时会议气氛大相径庭、完全逆反的话,让于主任措手不及、极为不满,后果可想而知。从此,就给组织上留下了我“态度不好”的史话,以至于1974年我复员后被空军流放到南苑空司生产队去,时任空军司令员马宁去那里劳动遇见了我。一开始以为我是哪个空军招待所去南苑轮流劳动的服务员,吃午饭时还专门坐过来,和颜悦色地跟我聊天,问东问西。然而,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生产队长在一旁陪坐,几经犹豫,还是很尴尬地当着我的面把我的身份告诉了他。 马司令立即把碗往桌子上一放,对我翻脸了!大声斥责道:你要划清界限,好好改造!我也把脸一绷,二话没说站起来,把没吃完的饭菜往碗里一扣,在众人的注视中傲然离去,身后的食堂里一片寂静,鸦雀无声。事后我越想越绝望:我到底是谁?我代表我父亲吗?我竟如此之臭名远扬?空军司令竟如此没有水平?党的政策竟如此之遥远? 尽管“九一三”时我未满17岁,但我真的不应该这么天真、单纯,因为就在“九一三”前夕的暑假里,因为家里的事情,我很生气,就给江腾蛟伯伯打电话,问有没有去广州的训练飞机,要回学校。父亲得知后匆匆赶回家来,大概因为我这个从小到大最听话、最让家长放心的孩子,在气头上居然跟他说了一句“再也不回这个家了”的话,让他很是意外和伤心,他坐下来耐心地听我把情况说完,长叹了一声,和我做了一次长谈。就是这次谈话,吐露了他们的一些迹象,只不过我没有真正领会而已,现在看来那就是一次“路线交底”,而且是唯一的一次。 他对我说,你不要看咱们家现在这些条件,以为我们和吕果(指林立果)一起工作,一切都风平浪静,路线斗争很激烈,有人要整林副主席,随时都有风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像林副主席这样打下大半个中国,这么大功勋的人还要被整,是卸磨杀驴啊! 他眼里含着泪,空气很凝重。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同时也被这些话的内容镇住了,我不再抽泣。凭着自己的那点文学知识,脑子一个劲儿地思索着,怎么把成语与现实结合起来:谁是狡兔?谁是走狗?“文革”时期的思维模式使我根本不敢大不敬——谁把林副主席当“驴”?但还是怯怯地问了父亲一句,谁还敢整林副主席啊? 后面的谈话里他提到了江青的外号“白花蛇”,张春桥的外号“眼镜蛇”,姚文元的外号“响尾蛇”……说要“清君侧”;他说“现在军队受压”,“国民经济倒退”,“笔杆子要压倒枪杆子”,形势“正朝着有利于笔杆子,不利于枪杆子方向发展”。他还说“上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二桃杀三士”;他对着周围一挥手,说:“今天是座上宾,明天就可能是阶下囚!这一切,说没有就没有了!” 我虽然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和“卸磨杀驴”这两句成语的含义,但仅停留在字义上;对“二桃杀三士”则不太明白,父亲耐心地给我讲了典故,解释是借刀杀人的意思。 父亲对子女要求一向很严格,很注意督促我们学习、看书,看完了还要让我们谈读书心得,比如我们入伍前都是在他要求读完《共产党宣言》,并且谈了心得,通过了之后,才同意我们走的。此时此刻的讲解,使他刚才流露出来的义愤和忧虑缓解了许多,又恢复到了平时对我们循循诱导的状态,但仍然流露出一丝疲惫。 这是与平时不一样的一次谈话,父亲和我是平等的,我倾听了他的内心,他跟我讲了他的工作,虽然不能分担什么,但我不再是以孩子的身份。可惜我“只缘身在此山中”,除了记住了“路线斗争很复杂”、“很激烈”这一类平时也听到过的话,并没有感到事态严重。 时值8月底,从这次谈话来看,林彪已经被整,是在“九一三”前就感觉到了。《纪要》里他们对“四人帮”的反感,已经到了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地步。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完整史料,能反映林彪对此的立场和态度;那几个充满了悔恨的不祥成语,倒是反映出深知林彪在文革期间是被毛泽东“利用”了的无奈境地,只是出自我父亲之口,不知道悔恨的是林彪本人还是林立果,起码是林立果吧!事后我明白了,庐山会议之后林彪的接班人地位发生了动摇,军委办事组势力由盛到衰,跟着汪东兴积极发言的军队干部全部吃瘪……林立果他们感到大势将去,所以才有了后来“破釜沉舟”的一搏。 而我的暑假里的那句气话,竟不幸一语成谶——从此无家可归。 很多人描述过那一夜,都会使用“惊心动魄”一词。我不会,因为当时我在广州上学,没有和家人一起亲历北京那一夜。但从他们的描述里,我听出父亲除了一如既往的“忙碌”、“疲劳”,也听出了没有过的“紧张”、“情绪低沉”,但至今我都想不好用哪个词去形容家人面前的父亲,因为他不是“党办的周副主任”,他只是一个同时兼有儿子、兄长、丈夫、父亲身份的普通人。接下来的40年里,这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挥之不去。 9月10号,接到我父亲拍去“母亲病重”的电报的二叔,带着三岁多的女儿从外地赶到了我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父亲已经常常忙得夜不归宿了。但那天晚上,我父亲特地回来见他,神态很正常。 二叔问他,妈没病呀,你怎么拍电报说妈病了? 他说,最近要开九届三中全会,开四届人大,这是一个权力再分配的会。江青、张春桥要整军队这些人,形势比较紧张,北京是个火药桶,我因为和林立果的关系,已经卷到他们的纠纷里去了。今后我就顾不上家,也顾不上管妈了,你把妈带走,以后你要多照顾弟弟、妹妹们。这个“他们”是谁,当时二叔没问,他知道搞政治的人,忌讳别人问。 二叔问:我什么时候走?我父亲说,不着急,先在北京玩玩,过两天再走。还说:你不用惦着我们,我们跟林副主席到广州去。家里你想拿什么就拿,有猎枪嘛,你拿走。他知道自己弟弟的爱好。 二叔看他情绪一点也不紧张,就像平时的样子,也没觉得情况很严重。他俩谈话时间很短,谈完他就走了,看来是专门回家跟弟弟交代怎样安置母亲的事情来了。 9月12号晚上我父亲又回来了,他跟二叔说,你和妈准备准备,收拾收拾东西,明天早上有人给你们送车票来,把你们送到车站。我们也收拾东西走,去北戴河,然后和林副主席一起去广州。说着他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大概有三千元,给了二叔,说是让他以后用来照顾老母亲。后来二叔被办班时,这笔钱都被搜走了,同时被搜去的还有一块林立果送的劳力士金表,据说世界上只有60只,至今都没有归还。 我哥哥和弟弟听说要去北戴河,很高兴,因为能见到林副主席了。 接着他告诉我奶奶:妈,我睡五分钟,你叫我。看上去他很累了。 我父亲和我妈妈收拾东西时,二叔不放心,怕眼下这事是因为军队之间的派系斗争闹的,就过去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啊?他说,你不要问。二叔还是问他:主席的态度是怎么样?是不是支持你们呢? 他冲口而出:都是他搞的! 二叔是他们兄弟中唯一的大学生,1957年一上大学就赶上“反右”,所以历来对政治没兴趣,淡泊名利。这在我父亲看来属于政治上不要求进步,以前哥俩碰在一起就经常辩论。 1969年九大以后,二叔来北京出差。后来他告诉我:那次我想打听一下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和你爸谈到政治上的、国内的、文化大革命的事情—— 我问他:国家这么搞,不是胡来吗? 他说:都是主席搞的。 我问:将来怎么办? 他说:他搞的,将来他负责嘛。 我问:你对像章感兴趣吗? 他说:不感兴趣。 我又问:将来林副主席上台是什么政策? 他说:搞经济建设,搞科学技术。 我问:对知识分子什么政策? 他说:将非常重视知识分子。他根本不同意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观点,……但是谁给他(指毛)提意见他打倒谁,就整谁,像彭德怀、陈毅……江青和张春桥历史上有问题。 我父亲告诉他,有一次他和我妈妈到林彪家里去看了两个电影,其中有一部是苏联电影《祖国在召唤》,讲的就是国家建设需要知识,国家需要知识分子。 二叔的话,让我想起“调研小组”的一位叔叔也跟我讲过,我父亲跟他们讲过,林彪对“文革”的“看法当然有,跟毛泽东完全不一样。林说……马上改革!” “九一三”事件之后传说毛家湾有一书法条幅: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我不知道父亲讲的是不是真的,也可能是出自于林立果之口。这些话虽然听了真会“惊煞人”,但仍然使人感到那么有希望,那么真实,那么好! 此时,他只有安慰哥哥说:咳,这都是阶级斗争嘛。 我父亲听了情绪有些激动,他反驳道:什么阶级斗争?他们完全就是整人!争权夺利,整人!你知道吗?中国有多少人是冤枉的,是被他们整死的!?我父亲接着说,我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我是下不来了,只有尽力去干了! 二叔听了他的话,知道哥哥这回真的是卷进政治漩涡里去,想出也出不来了。 我妈妈在旁边一边收拾一边也说,他们都想打倒(指林家),想把林家斩尽杀绝! 我父亲接着我妈妈的话说:他们也好不了,将来也会有人收拾他们! 我妈妈又补充了一句:他(指毛)听江青的。 我妈妈是个医生,是个非常本分、老实到木讷的传统女性,家都交给婆婆管;她很信任我父亲,也从来不过问我父亲的事情。可能是因为我们和父母一直是传统的子女与长辈的关系,从来也不交谈这些政治上的问题,也没见过他们彼此之间交谈。我听了二叔的描述,很难相信他讲的是我妈妈——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也明白这些事情了?我很震惊,但二叔的话我是相信的,暑假时父亲不也给我打“预防针”了吗?他要是不跟我妈妈“交底”,我妈妈怎么跟他走呢? 1971年9月12日的那个夜晚,他们的几番交谈揭开了中国红色铁幕最深的一角,揭示了一个涉及国家的最高机密。多年来,它犹如闷雷一直在我心头滚动。 直到后来在里屋接了一个电话,我估计是林立果让我父亲“北上”的那个电话,他才显得有些着急了。他匆匆忙忙带着我妈妈和我兄弟走了,家里安静下来,就剩下二叔陪着奶奶,他的小女儿早就睡了。 谁知没过多久他们又回来了,我父亲自己上楼来,二叔问他,你怎么回来了?他说吴法宪在机场呢,走不了了。二叔当时也不懂“吴法宪在机场”是什么意思。 他要马上送二叔去火车站,并且说:你把向阳带走吧!我把你们送走,你们买明天早上的车票走。妈就留下吧,要不家里没个人。 在去车站的路上,我父亲说:到时候什么都顾不了了!谁也顾不了了! 我二叔当时就明白他的意思:不行就逃到国外去。“到时候……谁也顾不了了”,这个“谁”指的就是家人。要是我听见了这句话,无论如何也猜不到它的真实答案,我妈妈可能也是如此。我父亲从火车站回来,在我家楼下让妈妈和弟弟下车,车没熄火,马上又开走了,妈妈很不放心,匆忙中问了他一句:什么时候回来?他的回答淹没在汽车马达的轰鸣声里,妈妈隐约听他说了一句:别等我了!这句话就成了我父亲留给我妈妈的临终遗言。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据我哥哥回忆,我父亲在9月12号晚上已经有了赴死的准备了。因为没走成,他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前途叵测,肯定是凶多吉少,从西郊机场回来的路上,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一边开车一边说:过去都说,人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我现在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了。 他是准备去死了。 于新野叔叔的爱人李雯阿姨也告诉我们——她在1971年暑假结束回西安第二军医学院以后,收到过一封“九一三”前于叔叔发自广州的信。信上说,如果以后有什么事,两个孩子就交给你了,口气挺内疚的。 以前他们俩人之间就经常开这种玩笑,李阿姨说:我如果先死了,两个孩子交给你哦。于叔叔也说:我要是先死了,两个孩子就交给你。两人笑着,说:那就看谁先死吧。于叔叔最后这封信,等于是他的遗书,是向李阿姨交待后事。 他也准备去死了。 “九一三”事件中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以及整个过程,对我无疑也是陌生和突然的,所以我一直希望读懂他们。我走访过一些父亲以前的领导和同事,他们对父亲本质和能力的评价使我宽慰。 正像于新野叔叔曾经说过的那样:革命就不怕流血,怕流血就不能革命!在我心目中,他们怀着美好而壮丽的理想,做着自己认为是反独裁、正党风、平天下的大事,是明知会牺牲也义无反顾的革命者,他们舍生取义,是现代的荆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倡导改革开放的先烈,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青涩过、失落过、迷茫过,但从来没有“破罐子破摔”。一路走来,我始终认为:人活着就要追求人生的正面价值,要活得有意义,不能蝇营狗苟;对正义的东西应该坚持;父亲是尽力了,他想做到忠孝两全。我遐想,如果我当时也在北京,说不定我会不下车,和父亲在一起,去遵循道义,说不定也会跟他一样向妈妈高喊一声“别等我了!”绝尘而去……“虽千万人,吾往也!”虽死犹荣。 40年来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从未平息过,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善,随着真相的不断披露,学者和世人们已渐渐脱离了固有的模式去解读他们,对他们留下的令人震撼的文字资料的研究也越发深入,这是令人欣慰的。每个时代都有领先于时代的进步思想存在。从《五七一工程纪要》中不难发现,除了可以读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外,其愤慨的后面,更多的是对国家大政背离了1945年中共七大就提出的“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这一理想的失望,以及对当下时局的焦虑。他们曾经抱着这一理想入党、参军,抱着这一理想出生入死。《五七一工程纪要》之所以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被否定、被批判、被鞭挞,就是因为它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了真话,和它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封建主义、反专制的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善于独立思考,终将难掩其独特的锋芒。 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陌路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今天,即使作为反面教材,它的历史使命也没有终结,对于专制的统治者们来说,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四十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我想,父亲他们在天有灵,一定会满怀眷恋地俯瞰这片大地,一定会深深关注这片大地上的四季风云,他们一定希望党是健康的,一定希望国家有序发展,一定希望军队越来越强大,一定希望老百姓能真正富裕起来。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民额手称庆,重新有了安定、富裕的希望,这正是林立果和我父亲他们没有完成的心愿。请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40年前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们命运的日子吧! 《新史记》第4期
#九一三事件
#林彪反革命集团
#文史研讨会
#周宇驰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李月久吳佳妮,是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練體操的,戰果輝煌。也很早就知道這倆移民美國了,在西部科羅拉多還是哪裏,辦俱樂部,教“書”育人,發展體育運動,增强人民體質。中國體育界,有一大票像他倆這樣的運動員,優秀運動員都移民美國或西方了,不一一列舉了。 這不,有網友說這夫婦倆犯事了,涉嫌虐待跟她們學體操的孩子們,這怎麽說呢。 誰還記得有中國體操教練,在澳洲犯事的事情,那情況,也跟這次李吳夫婦犯事的内容形式,一毛一樣:辦起了體操俱樂部,家長抱怨教練虐待了孩子,教練最終被罰,如果還沒有惹上刑事犯罪的話 可是,可是的可是,按照中國隊那種訓練水平和程度 你這小孩,不打不駡,不嚴酷訓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起早貪黑,頭懸梁,針刺股,你能訓練出來嗎,你能出人頭地嗎,你想永遠在賽場上拿最後一名嗎,木人想。 記得中國武生泰斗蓋叫天先生,曾在其回憶錄粉墨春秋中寫道,他初入梨園,師傅那個嚴格,一些動作稍微不到位,大冬天稍微起慢起晚了一點,師傅那是劈頭蓋臉,真打啊 一次我在火車上,遇到一個帶七、八歲女孩的女士,一同囘家鄉 她跟我聊起了,她是帶孩子到國家體操隊“面試”或者培訓的, 能留在國家隊? 不知道啊,媽媽說 留不下來,怎麽辦 能咋辦,回去再說吧,能留省隊留省隊,不行到市隊 若都留不下呢? 轉行唄 孩子練得也是在太苦了,當媽的看著心疼啊,如果她不是那塊料,只能轉行幹其它 好在現在還不是太晚 這位媽媽說:現在像她女兒這種,烏央烏央,一堆。
#体操
#移民美国
#虐待指控
#体育发展
#中国体育教练
#海外华人
#法律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聊聊金日成五十年代整肅“階級異己分子”--蘇聯派和延安派,蘇聯派這裏先按下不表,主要説説延安派 延安派,顧名思義,都是跟著中共從延安出來的朝鮮籍老幹部。抗戰勝利后,回到了朝鮮,跟著或輔佐金日成打天下坐天下,最後結局凄慘,非死即逃。其核心人物有一些,挂一漏萬,大概profile如下 (主要來自維基百科百度百科,還有一些英日文網站) 武亭(1905—1952)本名金武亭,朝鮮將領。1905年生於朝鮮鹹鏡北道鏡城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全程走過長征的朝鮮人之一,中共炮兵創始人之一,也是朝鮮早期的第二號領導人,1950年武亭被撤銷一切職務。 尹公欽出生於朝鮮半島的平安北道,並在中國南京軍官學校接受軍事訓練。1934年6月,他從中國返回朝鮮,參加抗日運動,曾被日本當局逮捕。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北朝鮮建國,尹公欽就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1952年獲委任為商業部長。1956年,他在中央委員會會議中試圖挑戰金日成,並批評他施政上的失誤,但被金日成和其支持者反駁。同日,尹公欽在被開除黨籍和撤銷所有職務的情況下逃亡到中國。 方虎山(1916-?),朝鮮軍事家。曾加入中國共產黨、朝鮮獨立同盟、朝鮮勞動黨。九一八事變後加入東北抗日遊擊隊,後赴蘇聯留學,1939年來到延安。1945年赴東北參加對日反攻和解放戰爭,1949年率部奔赴朝鮮。朝鮮戰爭期間,曾率其部橫掃朝鮮半島,打到朝鮮最南端的全州,朝鮮戰爭結束後,被金日成打成反革命鬥死。 张平山(韓語:장평산,?—1958年),北韓政治人物及共產主義者,延安派之一,1958年3月被處決。(維基百科)張是朝鲜族,是林彪四野156师参谋长,38年加入中共。46年囘了朝鮮,為金日成在朝鮮戰爭中貢獻良多。他參加了板門店和談,停戰后擔任人民軍副總長,中將,但58年突然“人間蒸發”。据認爲是被金日成鎮壓了。 崔昌益(최창익 ,Tse Chianguikku,1900-1957),1900年生,朝鮮鹹鏡北道鐘城郡人。1924年參加朝鮮青年同盟。1925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1927年任朝鮮共產黨幹部。1928年在漢城發生的統一共產黨事件中被捕入獄六年。1934年被釋放。1935年到中國1936年到延安,任教抗日軍政大學並加入中共,在延安參加中共七大。1945年11月返回朝鮮。48年中央常委,内閣財相、副相。56年8月因“宗派”事件被踢出中委,米高揚彭德懷訪朝后恢復中委,但一年多后被雙開。一説58年死在獄中。 zhaop 樸一禹(박일우,Park Il Woo,1904年—?),平安南道(一說鹹鏡北道會寧市)人。早年加入中共,在華北參加抗日,任朝鮮義勇軍副司令。曾出席中共七大。1946年,回到朝鮮,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內務相、遞信相等職,是所謂“延安派”的重要人物。1955年,被指控為“宗派分子”,開除黨籍, 人間蒸發。 朴昌玉(韓語:박창옥,?—1958年 ),北韓政治人物,蘇聯派,曾任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1956年因“宗派”而被處死。朴昌玉畢業蘇聯伯力朝鮮師範大學,1945年二戰結束後返回北韓。1948年3月為中委宣傳部部長內閣副相。1953年,蘇聯派領導許歌誼被金日成迫害至死,朴昌玉被推舉為蘇聯派首領。1956年,朴昌玉和延安派的金枓奉和崔昌益等人試圖在中央委員會批評金日成而失勢。不久後,他被撤銷所有職務,並被投進集中營,在1958年被處死。 李弼奎(韓語:이필규,?—?),朝鮮政治人物,延安派人。1956年遭整肅而逃亡中國,蘇聯檔案記載他於16歲時參與“中國革命”,後回到朝鮮1948年至50年間於到蘇聯黨校學習。回國後曾出任朝鮮人民軍副總參謀長和內務省第一副相。然而,1955年內務相朴一禹被金日成打倒,與朴關係親密的李弼奎也受到牽連而被調離內務省,改為出任化學省副相,其後再被貶為建材部長。1956年8月,因不滿金日成,他聯合崔昌益、金枓奉和尹公欽等人在中委會批評金日成遭打壓逃亡中國。具體離世時間不明。 金鬥奉為朝鮮勞動黨原中央常委、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原委員長(繼任者是崔庸健)。朝鮮政治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1958年,金鬥奉受“八月宗派事件”牽連,被逐出權力中心。1961年,跟保羅丁下場一樣,死在農村勞改營。由於其中國革命經歷,他屬於朝鮮“延安派”,因此遭到整肅。金抗日期間曾在八路軍太行軍區,跟中共高級將領劉伯承、李達、蔡樹藩、秦基偉、範子俠、賴若愚等都有不錯交情。 金雄(韓語:김웅,1914年—1956年),中國名王信虎。生於日治朝鮮慶尚北道,延安派之一。朝鮮戰爭開戰時任第2軍軍長。金雄30年代來到中國,曾入黃埔軍校學習,1937年,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並加入中共。后為新四軍第3師敵工科的幹部,成為新四軍中地位最高的朝鮮人,1947年回國。 1948年任第1師少將師長。1949年5月金雄和金光俠赴中國東北接收朝鮮族部隊,率領由21000名朝鮮族組成的第164師和166師回國,分別整編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和第6師。1950年6月任第2軍中將軍長,10月任前線總司令部參謀長。12月4日任中朝聯合司令部副司令員。1951年1月底開始的第四次戰役任中朝聯軍「金集團」(也稱「金指」)司令員。1953年2月5日,崔庸健次帥接替金雄擔任中朝聯合司令部副司令員。金雄晉升為大將,出任民族保衛省副相。 1956年3—4月,金雄大將率人民軍代表團訪華,在回國後即從朝鮮政壇上消失。他被金日成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將朝戰初期的失敗、仁川登陸的失誤、「傷心嶺」和「血染嶺」的失守皆歸罪於他,其最後結局不明。後據朝鮮流亡者稱,金雄於回國後遇刺,數日後傷重不治。西方資料稱其為朝鮮最有才幹的將領,也說他性格粗暴,部下都敬而遠之。 徐輝(韓語:서휘,1916年—1993年),朝鮮政治人物,延安派人。他於1956年因挑戰金日成失敗而逃亡到中國。出生於咸鏡北道。徐輝自1948年朝鮮建國起即成為該國的重要官員。當時,除了是朝鮮勞動黨平壤市黨委員會委員長外,也身兼朝鮮職業總同盟委員長等要職。1956年,他與尹公欽等人在中央委員會會議中試圖挑戰金日成,但失敗而歸。同日,徐輝遭撤銷所有職務。成功逃亡到中國。逃亡後一直到湖南省岳陽市的錢糧湖農場藏匿隱居,之後在1966年8月移送到西安療養院。在1993年逝世。 朴孝三(韓語:박효삼,1904年—?),朝鮮政治人物及共產主義者,延安派之一,後來消息不明。1904年,出生於朝鮮咸鏡南道,1925年來到中國。1926年10月,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歩科畢業,擔任第6期歩科第3中隊部第1區隊上尉隊長。參加西北軍,1938年前往延安,後參加朝鮮義勇軍。1945年來到中國東北,1946年2月回到朝鮮,6月擔任中央保安幹部學校校長,8月當選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1948年3月擔任北朝鮮勞動黨黨中央副部長。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出任朝鮮人民軍第9師師長、第1軍軍長。後晉升中將軍銜。1969年11月出任咸興市黨委員會書記,最後消息不明。--維基百科如果他69年去世,那麽,就説明他逃過了56年金日成對延安派的大整肅,而死在了中國文革年代。 金漢中(김한중,1913 年 - 去世年份不詳)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朝鮮獨立活動人士、政治家和軍官。他的筆名是陳漢俊(진한중)。延安派。出生於 1913 年。 1937年12月考入中國中央陸軍軍事學院,1938年5月畢業 。1939年春,他在湘北前線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因將一名受傷的中國陸軍連長運送到安全區,受到抗戰第九戰區的嘉獎。 1941年初,身為朝鮮志願軍第一區隊員、朝鮮民族革命黨黨員,活躍於洛陽地區。同年夏,轉戰華北八路軍地區,任朝鮮志願軍華北支隊第一軍團政治指導員,活躍於安陽、資縣地區。 1942年7月,隨著中朝獨立同盟的成立,他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抗戰后回到北韓,任朝鮮共產黨平安南道組織部長。 1948年3月在朝鮮勞動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時任內務局黨委會主席。 1948年8月25日當選為最高人民會議第一代表。作為預備役師長參加了朝鮮戰爭。 1959年3月14日、同年8月14日任城市建設管理部副部長。在1950年代末,被“清除”。 人民軍,打仗好不好另説,起碼裝備皮靴杠杠滴
#金日成
#五十年代
#整肃
#阶级异己分子
#苏联派
#延安派
#中共
#延安
#朝鲜
#旧部
#历史
#政治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卡特總統以百歲高齡駕鶴西歸,網上一片唏噓。他主政期間,跟台灣斷交,和大陸建交。當時,陸以正在美國當台灣駐美公使,他後來談到了當時的情況 本文是他接受媒體采訪中談到美中(華民國)斷交的這一段,摘錄如下: 1966年左右本来要叫我回去做新闻局长,但是那时候周书楷不放人,打电话给蒋介石说这个人不能放,放了这里就没人帮忙了,周书楷为了表示安慰我,就升我做公使,但是事实上我还是纽约新闻处主任,拿新闻处主任的薪水,只是头衔上多了一个公使。 “中华民国”的官没有做这么久的,16年,但是没有办法升了,公使再上去就是大使,那就是属于外交部的人了,所以这样一来,等于是在新闻局做了25年。 问:后来也因为这样子,您才真正从新闻局转到了外交部?答:是的,不过是从后门进去的。 一个人的很多际遇,都是偶然的,现在回想起来,要感谢卡特(当时的美国总统),我那时完全是出于无意。 因为卡特在1978年12月15日晚上9时宣布1月1日开始与中共建交,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断绝,当时有很多人来找我,纽约有个报纸叫DailyNews,我曾邀请该报的总主笔访台,他拜托我一定要帮他写一篇评论,后来在飞往华府班机上,向空中小姐要了两张白纸,利用40分钟的时间写完,请华府的大使馆秘书帮忙打字交给DailyNews。 当时美国有很多人对卡特此举不以为然,因为他是趁美国国会休会的时候宣布断交,所以美国各报自动转载,美国有卅几家报纸转载,华盛顿当时只有两家报纸,其中一家也转载了,卡特因而非常在意,美国务院就派人找了台湾当时的公使,希望台湾当局一星期内将我召回,不然美国方面将采取行动,将宣布我是不受欢迎的人物。 杨西昆那时以外交部次长身份,正在纽约主持断交相关事务,杨西昆第二天就打电话要我到华府,很激动地告诉我此事。我是学外交的,知道在外交上,一个国家的外交官在驻在国享受治外法权,不用缴税、警察不能抓你,但是,驻在国的政府可以随时说,你不受欢迎,你就得马上走,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 大势已去 问:您提到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的那段历史过程,那时很多人误以为是蒋氏父子片面、断然拒绝所谓的「双重代表权」,在您的书里提到…? 答:那本书《微臣无力可回天》,套用邱昌海的话孤臣无力可回天,因为事实上自从1971年退出联合国,季辛吉1972到大陆访问,大家都看得出来美国和大陆的关系正常化,不可避免也就是趋势,为什么我们可以从1972拖到1978呢?这要感谢水门事件,因为美国总统尼克松闹出水门案自顾不辖,等到尼克松下台后,福特做总统,他是从国会出生,一辈子在国会里做了三十多年国会议员,莫名其妙的当了副总统候选人,最后变成了总统!他对国会比较尊重,他知道国会里面还是一面倒地支持“中华民国”,所以他也没有采取行动。 一直到卡特上台,他1976年选上美国总统,第一年他完全是个局化人,卡特当选有很多人都不记得,他当时是…他不但是批评共和党也批评民主党,对于华盛顿的政客,他称这些人叫华府这群人,不知道在搞什么?!他最引人注意的是零预算制度,我们现在的预算是看你去年预算多少今年多加一些点,卡特不是这样!他是你去年预算多少?为什么你去年会有这点预算?他把一样样东西从头来看,所以他在华府,得罪了很多人! 第二年,卡特专心做他的内政,我们也苟延残喘,但已经很不好了,为什么道理呢?在1976年那是美国立国两百周年,我们双方有邦交但是美方告诉台湾,说希望你那个时候不要派特使来庆贺!我们在美国每一年都有带台湾团去表演,国剧的、舞蹈的,都是我带去的!但他说你不要带团体来,他说我们这个国庆节,你别再里头起哄!所以那个时候已经看的很清楚,大势已去了。 然后呢,在1978年底,1979年开始,卡特准备竞选下一届连任的时候,在年初的时候,他的构想是要在外交部份达到几件事情,首要的是要达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解!但以巴到现在还是没有和解!所以当时卡特就动脑筋动到我们身上,他总要有点政绩作为他竞选的本钱! 在这个以前,我看这个事情已经大势已去了,所以我每次回来,蒋公(蒋中正先生)和蒋夫人都召见我,常常一谈就一个小时,蒋公非常能倾听,我最后一次向他报告,讲美国的一些情势已经是无可救药了,那个时候,我在美国都透我的朋友向国务院去试探,试探美国对两个中国的态度,即:你可以承认中共但也不要和我们断交。 美国国务院起先还有兴趣,因此和我那个朋友谈,但谈了第三次之后他就对我朋友说,你也是个美国人,我和你谈了半天也不知道谈什么东西,你背后什么人你带来说出来,于是他马上就和我讲,我马上就急电,透过周书凯委员报告蒋经国先生。
#卡特总统一生
#美台关系史
#中美建交
#台湾驻美公使
#蒋介石
#周书楷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陸先生的著作:微臣無力可回天, 看完,諸多感慨
#读书感悟
#微臣無力可回天
#陸先生著作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清邁那點事 這些年,騙子不夠用是因爲上當者衆 眼吧前紐約那個世紀大案,一幕幕展開,大家都看到眼裏,冷暖自知 有人說,你這是站著説話不腰疼,不替受害者思考和説話 我就被親人殺過熟,損失多少,不說了吧,丟人 也有親人被“國家銀行”騙去數萬血汗錢 甚至有個親人,被騙子騙到脚軟,腦袋都騙出個大窟窿,連家傳的珠寶都被騙走了,不可謂不慘 那一年,有個北京朋友,也算是這圈中人吧,名字姑且略去 他當面告訴我,另一個名聲比他還大的圈中人,毅然決然竟然突然果然斷然殺熟殺到他府上,推銷什麽產品,好像他也買了 明朝那點事,當朝那點事 那幾年,剛發生了一點事,大家夥都被盯得很緊 不讓你發大財,結果,大家夥只好“近親繁殖”“圈内殺熟” 這個事情,大家夥還記得吧 這才過了幾年
#清迈
#纽约世纪大案
#受骗经历
#北京圈中人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説説朝鮮的清洗。來自中國,自然對那塊土地上發生的各種事情比如政治清洗黨同伐異各種運動不感陌生。斯大林的大清洗,我也做了一些個案研究。我經常很想瞭解一下,斯毛金的朝鮮在金家領導下,有沒有黨内外清洗異己。如果有又是以何種方式發生並結局的,當然,我們從金正恩處決其姑父張成澤事件中(不管是炮決還是犬決)可看出端倪。 這麽多年學習研究下來,覺得朝鮮研究有幾個特點:資料搜集難,朝鮮控制嚴,相關信息出境難,很多資料靠脫北者的口傳心授(黃長燁太勇浩這些),中國檔案館查資料難,莫斯科倒是有一些,但上網成型的資料不多;韓國有些資料和專家,倒是可以提供一些,但是,在谷歌百度查詢,往往還是不得要領。西人(包括俄羅斯人)對朝鮮的研究,也非常有限。這裏對沈志華和網友編程隨想致敬,他們的研究,幫我打開了眼界和思路。 書歸正傳。朝鮮有沒有異議活動/運動,黨内有哪些,黨外又有哪些,這些當事人的結局如何。 我的感覺是,金日成坐穩大位后,幾十年來,朝鮮幾乎沒有成型成氣候的黨内異議運動和活動,蓋其根本原因和斯毛的蘇聯中國一樣,當政者對異議活動是絕對零容忍,絕對一言堂,定于一尊,“反賊”觀點稍有外露者,必遭雙開或下放勞改荼毒或殺戮,禍及家屬親屬好友,遠近必誅,無一例外。 撇開近年來金正恩對張成澤誅殺不論,也不論金正恩殺手在馬來西亞誅殺同父異母哥哥金正男,朝鮮在金家統治下,黨内異議活動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1956年的8月“宗派”事件,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的廬山會議,九大,913事件或四人幫事件。聖彼得人安德烈藍科夫,他有關北韓黨内鬥爭的大作,也使我獲益匪淺。 簡而言之,56年8月,金日成用極端手段清洗了“蘇聯派”、“延安派”,從此在政治上,從根本上扼殺或閹割了“有組織”或稍微成型的“反對”運動,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也從根本上保證了金家在政壇上的平穩“傳宗接代”。 蘇聯派,延安派,顧名思義,就是朝鮮黨内一票信奉蘇聯斯大林模式和中共毛模式的高幹,這些人,大多都是留蘇或跟著毛抛頭顱造反的“中共朝鮮籍老幹部”,二戰結束朝鮮立國后,這些人都成了金日成的左膀右臂,或黨國重臣。 爲何是1956年8月 説起來還要怨赫魯曉夫 56年2月,赫魯曉夫蘇共20大報告,將斯大林轟下神壇,在共產世界引起極大反響。朝鮮也一樣,蘇聯派延安派,有所警醒和活動。他們認爲,朝鮮也應該拒絕走金日成個人崇拜的道路,應該和蘇聯一樣“改革開放”或者修正,起碼不要搞個人崇拜一言堂或血腥革命。他們有所“串聯”,“策劃于密室,點火于基層”,抑或什麽都沒有,金日成就是以莫須有罪名滅了他們。從金日成後代金正日金正恩的所作所爲來看,最有可能的就是後者。 看到金日成對昔日的同志和戰友,大開殺戒,莫斯科和北京也有點坐不住了,派米高揚和彭德懷在當年9月去了朝鮮,觀察朝鮮的政局,對金日成進行規勸,希望能保留下莫斯科和北京的“火種”。金日成表面上給了彭德懷和米高揚面子,暫停了清洗,但種種跡象表明,一年後,也就是57年后,又開始了大規模整肅,至此,將莫斯科派和北京派,一網打盡。我們回想一下,今天金正恩誅殺張成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認爲張也是“延安派”。運動和鬥爭雖跨世紀,原因和本質則一脈相承。 照片右一是張平山:攝於板門店談判中:张平山是朝鲜族,林彪四野156师参谋长,38年加入中共的老党员。46年囘了朝鮮,為金日成在朝鮮戰爭中貢獻良多。他參加了板門店和談,停戰后擔任人民軍副縂參謀長,中將,被認爲是延安派,但58年突然“人間蒸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中國報道說是被金日成鎮壓了。
#朝鲜
#政治清洗
#金正恩
#张成泽
#朝鲜政治
#党内斗争
#独裁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不管什麽一丈還是三尺,道魔鹿死誰手 記得三十年前,機器人深藍 Deep Blue,大戰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各有贏輸 當時,我一哥們,跟中國圍棋高手這些人挺熟,他本人下棋也還不錯,據説贏過張果老 他跟我講,機器人,一輩子(他沒說誰一輩子),都趕不上下圍棋的,永遠不可能戰勝人類,因爲布拉布拉 說了一堆,反正我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的 圍棋,那幾十條橫竪杠杠, 黑白兩造 據説棋手下一步的可行性可能性,是天文數字,機器根本計算不過來 話音沒落,也就十來二十年吧 機器人就把中國最頂級的圍棋高手,斬于馬下 戴厚英先生早就說了,人啊,人!
#人工智能
#围棋
#国际象棋
#深蓝
#人机对战
分享
评论 0
0
zhang haitao
6个月前
天下文章數三江 三江文章數老張 老張智商我來定 我比老張怎麽樣
#天下文章
#三江
#智商对比
#老张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