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如何建立自己完善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兄弟们要清楚,宏观经济分析是破解金融周期、流动性密码的重要节点。 无论币圈还是股市唯有理解 “央行 - 银行 - 财政 - 金融 - 实体” 的联动逻辑,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把握趋势,实现资产的 “跨周期配置”, 让投资决策扎根于经济运行的底层规律,而非短期噪声。 一、构建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基本思路 明确分析目的:根据关注的重点(如经济增长、周期、生产与分配等)来确定框架的侧重点。 划分经济层面:将经济划分为实体层面和金融层面。实体层面包括生产活动和非金融流通活动;金融层面主要涉及资产定价与资源分配。 构建基础框架:以“银行体系 - 金融市场 - 实体经济”为核心,结合财政体系,形成基本分析框架。 二、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 央行与货币政策: 央行资产负债表:了解央行的资产与负债结构,分析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超储率体系:通过分析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如MLF、SLF等),把握货币市场的松紧程度。 资金供求分析: 社融与M2:通过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了解经济中的资金供给与需求情况。 经济增长分析: GDP体系:运用支出法和生产法,从消费、投资、净出口等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来源和产业结构变化。 财政体系分析: 财政收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了解财政收入结构、支出方向及赤字情况。 具体领域分析: 房地产投资体系:分析房地产投资的分类、库存、销售、资金来源、对GDP和就业的影响等。 制造业投资体系:关注库存周期、需求与生产的传导链条,结合GDP支出法和生产法进行分析。 三、周期分析 社融周期:分为信用收缩、政府逆周期融资上行、顺周期信用扩张三个阶段,反映金融层面的信用变化。 库存周期:约2 - 3年一个周期,通过观察库存与销售的变化,判断实体经济的短期波动。 朱格拉周期(产能周期):约8 - 10年一个周期,通过产能利用率或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分析。 库兹涅茨周期(代际周期):约20 - 25年一个周期,主要与人口抚养比相关,对房地产等领域有一定影响。 四、宏观经济学习的方法论 建立宏观经济指标统一框架:梳理主要宏观议题,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打破知识点之间的孤立关系。 经济危机的梳理:以时间轴为脉络,客观梳理经济危机的全过程,结合历史经验理解当前经济现象。 阅读各个流派观点:选择体系完整、有时间和空间解释、被执政者采纳的理论进行梳理,形成自己的评价。 五、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全球视角:分析全球三级分工联动框架(核心国、半边缘国、边缘国),结合国际贸易、汇率等因素,理解全球经济的相互影响。 多维度整合:尝试将不同领域的分析框架整合到一起,构建更全面的宏观经济三维体系,通过编程等方式实现数据联动关系的可视化。 兄弟们要明白,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逐步完善自己的分析体系。才能让自己的股市、币圈投资游刃有余。
4个月前
说到债务,中国公开的债务并不高,隐形债务扑朔迷离,而美国的浪费非常严重,公开的负债比例超过GDP100%,日本比美国更高,债务占GDP超过200%。日本是一个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奔着90岁以上活,光养老金一项就会拖垮财政,这也是日本负债高的重要原因。日本的物价尤其是新鲜农副产品,比中国贵很多,美国也一样,俄乌战争以来欧美日本的消费物价都在涨价,当然中国算便宜的。 我认识一个退休老师,当过多年小学校长,金融危机期间房子被银行收走,后来一直不买房子,这几年美国房价涨房租也涨,二房公寓月租三千美金上下,每月俩口子一万美元退休金,扣除各项费用也存不下什么钱,去年下了决心去中国养老,跑了昆明租了三房二厅的房子,每月租金3000元人民币,不到500美元,在外吃顿饭,20美元说吃得很好,而在美西城市生活,20美元只夠吃一个汉堡,美国餐厅服务费越来越高,15%已经是最低档。 美日劳工短缺,日本光公交车司机就缺少4万人,护工缺少40万人。如果没有大学生打工包括外国留学生,日本便利店都无法生存。美国服务业也是人工短缺,非法移民填补了很大一部分缺口,家政从业人员稍有经验的在美国城市月收入不低于5000美元,有执照的护工收入更高,一个朋友的妻子十年前带着孩子过来读社区大学,后来学护照,现在是在读博士,每周六周日两天做专业护理,收入1600美元,每月收入超过6000美元,夠一家三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