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3周前
我在自由亚洲的书评:《原諒我紅塵顛倒》(2017年9月29日) 中國當代知名作家慕容雪村的《原諒我紅塵顛倒》第二版“未刪減版”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披露中國司法界黑暗。2015年,《紐約時報》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的英文版。 9月初,在歐洲早早到來的秋意中,見到了來瑞典參加文學節的知名作家慕容雪村,我喜歡他迄今為止所有的作品,因為它們銳利無比,字字如刀,可以切出時代的橫斷面。我問他,如果你的書中,只能選擇其一,你會選擇哪一本? 他說︰「滿城衣冠」。 「滿城衣冠」是「原諒我紅塵顛倒」最初的書名,這是一本寫盡中國司法界底色的書,黑暗濃度高過很多中國知名的禁書,幸運的是這本書在2008年和2011年兩次在中國大陸出版,和慕容雪村其它作品一樣,很快成為暢銷書。但因為慕容雪村近年逆勢而行,愈來愈大膽的批評性言論,他的書因而遭禁,2015年《紐約時報》出版社正式發行該書的英文版。 慕容雪村說他很喜歡原來的書名,會讓人有無盡的想像︰城中街道通達,益鳥盤旋,人們都戴著高高的帽子、穿著挺括高貴的衣裝來來往往,在肅穆的法庭上,身著法袍和律師袍的法官和律師表情正直威嚴……。 但請大家拋去這個美好想像,幾乎每個書中人物都情義盡失、羞恥感消彌,可怕的是,這些人和事都可以對號入座為現實中的法官、律師、警察、國保、國企負責人、暴發戶、電視台主持人、女助理、地痞、高僧及一些真實的標誌性事件。書中的城市很難找到益鳥。 主人公魏達是來自貧窮山村中的孩子,帶著在政治運動裡抑郁而終的父親的遺願成為律師,初入行的他贏了一個小官司,卻受盡執行法官的羞辱和刁難。他在大雨中走回家中,那夜的大雨成了魏達此生的河流,所見都是猩紅的大嘴和森森的長牙。他讓被權力凌辱過的身體長出鱗甲,將每一個鱗片都變成刀,37年紅塵顛倒,他終成不折不扣的壞人和有名的「大狀律師」。標的幾百萬、幾千萬元的案件,他和同事們像禿鷲撲向獵物。法官等在獵物旁,逐一確認和收取與律師們勾兌而成的分成比例,古董和女人,似乎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司法程序」。 如同雷鋒一樣,魏達喜歡寫日記,他把多年給法官的勾兌寫在日記裡;早就暗起怨怒的枕邊女友偷走日記,並和前男友合謀敲詐律師,律師設計出連環計謀,這宗意外事件中輪番出場的每個人徹底撕下偽裝,黑社會為暴力標價、警察為栽贓陷害標價,女人為身體標價、法官、國企負責人為手中的權力標價,律師為自己的掮客身份叫價……。慕容雪村說,書中的故事就是現實,或者現實比小說更殘酷。 慕容雪村︰我是學法律出身,一直我身邊有好多法官和律師,這個行當我聽他們各自的故事,我想到我的主角跟另外的法官也好、商人也好、另外的律師也好,在那兒做著卑鄙的勾當,姑娘在眼前跳舞的畫面觸動了我。中國有30萬律師,其中大部分是不太關心司法獨立、人權的案子,他們接經濟案、有時也接一點刑事案或行政案賺錢。也有一部分像我想的一樣邪惡,甚至更邪惡,知道中國腐敗的司法制度是一灘渾水,他們把這趟渾水攪得更渾,他們在其中得利。 筆者幾年前讀這本小說時還是「胡溫時代」,每一頁讀來都心冷,特別是看到書中不拿賄賂、時刻想捍衛法律尊嚴的審判員潘志明,這個沒有被體制同化的人,被體制像懲處判徒一樣關進看守所時、信仰被高僧賤賣時,是深入骨髓的絕望。 我甚至聯想到了魏達他們正是八九一代, 如果將出賣良知這樣的籌碼主動獻給權力,號稱最有理想的一代難道就這樣全軍覆沒了嗎?我想有一天我見到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揪住他要個答案︰你在書中給了我們這一地碾碎成泥的人性,救贖在哪裡? 慕容雪村給我的答案是他的校友——從八九走到今天不改初衷遭當局報復的浦志強、被判囚10年的夏霖律師和709律師和709妻子們。慕容雪村說他在12年前寫這本書時,還是個回避政治議題的作家,如果能重寫一次,他想把這些律師寫進去。原來他早就找到了黑暗的出口。 慕容雪村:也有像李和平、王全璋這樣的律師,他們能守住自己的原則,他們是真正的法律人,去為當事人爭取權利,對抗著黑暗的不公的司法制度。如果像現在再寫的話,像夏霖,老浦、王全璋他們會在裡面參與更多。 最後我也忽然領悟,紀錄黑暗本身就是洞穿黑暗的最好方法,感謝慕容雪村讓我們看到他凌歷的紀錄。我願意相信政治清明、法制莊嚴的那一天終會到來。只要每個人不再做溫順苟且的兔子。 慕容雪村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伊甸櫻桃》、《中國,少了一味藥》、《多數人死於貪婪》等,其作品被譯為英文、德文、法文等多國文字。
1个月前
ZT:異鄉之人歸屬何在?紐約客執行主編寫華裔移民百年史詩 《世界日报》記者曹馨元/紐約專訪 2025-05-16 2016年秋,下著小雨的一天,時任紐約時報編輯的羅明瀚(Michael Luo)與親友在曼哈頓上東區一家餐館前察看是否有空位。這時,一名白人女子與他們擦肩而過,似乎因不滿被擋路,這名女子在走過幾步後朝他們大喊,「滾回中國去!」 那時,距離川普(Donald Trump)的第一個任期上任僅有數周之隔,羅明瀚能感覺到,這個他出生、成長的國家正在被本土主義(Nativism)籠罩。有著百年移民歷史的亞裔美國人,至今仍在這片土地上被視為「異鄉之人」,而新冠疫情更激化了對亞裔的敵視;羅明瀚也開始反思,「歸屬感」之於亞裔,是否將永遠是一個無解的議題。 現任「紐約客」(The New Yorker)執行主編(executive editor)的羅明瀚在此後的數年間,從散落全美各地的舊報紙、家族史、案件紀錄等卷帙浩繁的史料中,慢慢挖掘並梳理出一部屬於華裔美國人的移民史詩。2025年4月,在川普開啟其第二任期的三個月後,羅明瀚出版了這本心血之作,「異鄉之人:華裔美國人百年間的掙扎與歸屬 (暫譯,Strangers in the Land: Exclusion, Belonging,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merica)」。 躋身精英 仍覺得亞裔是他者 作為第二代台裔美國人,在2016年經歷的那次種族歧視遭遇,對羅明瀚並不算陌生。他在以白人居民為主的郊區度過童年,「在那樣的社區裡,身為亞裔美國人,你總是有那麼一點格格不入,始終帶著一種被視為他者的感覺」。 這樣的格格不入,以及少年時期運動場上偶爾帶著歧視意味的侮辱,讓羅明瀚也曾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真的算得上是一個美國人?多年後,身為記者的他也發現,「在新聞編輯室裡,就像任何群體一樣,總是有一個核心圈子和一些局外人,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核心圈子裡的一員」。 但訪談至此,羅明瀚不願再多說曾為種族歧視受害者的遭遇。他解釋道,他父親曾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工程師,擁有博士學位,母親是一位會計師;而羅明瀚與他的兄弟則都畢業於哈佛大學。「我們的移民故事,是一段在社會階層中向上流動的旅程」,羅明瀚說,他的經歷印證了亞裔美國人作為模範少數族裔的敘事,「但這樣的故事掩蓋了許多現實,隱沒了亞裔美國人經歷的多樣性;而亞裔正是美國所有族群中,收入最不平等的」。 早期移民 被美國召喚再驅逐 1848年,加州發現了大量金礦,由此引發的「淘金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淘金客,其中也包括飄洋過海而來的中國移民。接下來的百餘年中,華人大量參與了美國的基礎工程建設,如投身於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建造的數萬名華工;也透過維權塑造了美國的憲法,如推動了「出生公民權」的黃金德。 與此同時,在美華人移民卻也世世代代承受著歧視與壓迫。「異鄉之人」以極為細緻的筆法,回溯了那些曾被美國召喚、卻又遭驅逐的華裔移民;彷彿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羅明瀚找到了常在歷史資料中被忽略的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華裔主人公,以他們的真實經歷,帶領讀者走過這段血淚交織的時空旅程。 新冠疫情開始後,居家辦公的羅明瀚帶著妻子與兩個遠程上課的女兒,搬到加州暫住了一個月。在這期間,他翻閱了大量存儲於當地的報紙、回憶錄等史料原件,並將所有人物故事按時間軸整理排布;羅明瀚表示,自己也得益於疫情期間,各大學與研究機構對於歷史原件的電子化,為他省去不少差旅之苦。 在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舉辦的新書發布會中,羅明瀚提到,「異鄉之人」完成之際,他將每一章節分別打印,放在家中,以便再次審閱內容;耄耋之年的羅爸爸發現這些片段後,便開始一章一章讀,慢慢地竟讀完了全書,「就是那時候,我明白自己的寫作結構是成功的」。 歷史重演?異鄉人成替罪羊 紐約時報對「異鄉之人」的書評中寫道,盡管書中涵蓋的歷史迄今已有至少半世紀,但讀者能「不斷從書中找到與當今世界的呼應」。川普政府上台三個多月以來,已經將矛頭指向出生公民權、國際學生、無證移民等等,對反移民議程的熱切昭然若揭。 羅明瀚認為,在川普第二任期的施政邏輯中,殘酷彷彿不只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這包括了對移民的殘酷,對那些與他們所構想的美國形象不符之人的殘酷」。在他看來,反移民的聲浪背後,是由於美國人因經濟停滯而急於將「異鄉人」當作替罪羊,也是由於民主、共和兩黨對中共威脅的擔憂,為在美華人移民蒙上另一層陰影。 今年正好創刊100年的「紐約客」,常被視作一本屬於白人精英階層的媒體,在近幾十年中才有少數族裔編輯的加入。作為管理層一員,羅明瀚表示,多元化並不是一件能水到渠成的事,「達到真正的多元化,需要刻意而為之,也需要不懈的努力」。 在「異鄉之人」序言的最後,羅明瀚寫道,作為模範少數族裔,他有令人豔羨的學歷和工作,本以為殘酷的華裔移民史離他十分遙遠;「當我開始深入這些歷史檔案時,不知不覺被深深吸引,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這段歷史與當下的現實竟如此緊密相連。這不僅是華人在美國的故事,也是無數被當作異鄉人的移民群體的故事。這是我們多元民主的歷程,是關於『我們』的故事。」
5个月前
因支持川普而備受打壓的美國陸軍退役中將、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將軍昨天看了神韻,說神韻精彩至極, 是偉大的奇跡,他還譴責了《紐約時報》對神韻的攻擊,並欽佩神韻為全世界做的一切。 他說:「神韻精彩至極!這是我初次觀看,我深受鼓舞。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是展現真正中國文化最具智慧的方式。」「神韻展現了一個正統的中國,如果那裡的人們有機會獲得自由,他們就會回歸真正的中國文化,就像數千年前一樣,為世界各地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 神韻在佛羅里達的演出持續吸引著各界名流。神韻展現神傳文化貫穿古今,聖彼得堡觀眾體悟到演出的意義非凡。 2025年1月16日晚,美國陸軍退役中將、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將軍攜太太觀看了神韻新世界藝術團在聖彼得堡杜克能源表演藝術中心 – 馬哈菲劇院(Duke Energy Center for the Arts – Mahaffey Theater)的首場演出。 神韻向世界展示中國本應有的面貌 弗林將軍激動地表示,「神韻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國應有的樣子,也在提醒我們從中共政權那裡看到的,恰恰與神韻展現給全世界的相反,這才是中國將要擁有的面貌。」 弗林將軍表示,非常喜歡神韻的表達方式,樸實親切卻又同時擁有強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演出中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節目,他們的表達手法讓我沉浸其中,每個故事都有美妙之處,有平民百姓、有王侯將相,不同的人群都可以真誠的交流,講述著千姿百態的人生。比如七仙女的故事講述了美麗的愛情。」 弗林將軍介紹自己研究過很多中國歷史和文化,也曾在亞太戰區服役,因此非常了解中國,一直仰慕傳統的中國文化和智慧。 他說:「舞台上講述的各種故事都帶來不同的啟發。那些故事交織在一起,向我們展現著美麗的文化。我覺得美國人需要接觸更多這樣的文化,世界各地亦是如此,因為神韻展現的是一種真正融合的文化,真正包容的文化,這也是當今大多數美國人所欠缺的。我認為,當他們看到神韻就會被這種文化中美好的品質所吸引,這也是我將牢記心底的收穫。」 「我們可以在神韻中看到真正的中國文化有多麼博大精深,而演出中展現的美德可以追溯到至少五千年前,不愧是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弗林將軍接著說,「神韻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將五千年悠悠歷史娓娓道來,生動的展現讓人們容易理解。很多觀眾可能還體會不到這個文化有多麼深邃,因為這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星星點點。我感到很幸運自己研究過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助我更好的理解這些節目的內涵。」 譴責中共對神韻的迫害延伸至美國 了解到神韻不能在共產中國上演,弗林將軍表示,「真的很糟糕,很可恥。中共應該接受自己的傳統文化並發揚光大,但它們從不這樣做,更不想讓全世界了解傳統中國文化的偉大和力量。它們(中共)想讓全世界和它們一樣,通過一個非常狹隘的視角來看待中國文化,而這個視角就是基於一個失去了對神的信仰的社會」。 他表示,演出中的展現出中國民眾無懼中共迫害,堅持對神的信仰讓他很是感動,「神韻讓人們看到了對神的信仰可以有多麼堅定,多麼強大。」 「但中共不想承認任何對神的信仰。這是一個極其專制的政府系統,絕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他們正處在一個專制獨裁政權的控制下。這著實是個悲劇。因為中國人本可以為全世界的發展帶來諸多潛力,可是相反,他們卻被打壓著。他們完全有能力做出的貢獻,在中共控制下卻不能實現。」 了解到神韻藝術家不僅在中國遭受迫害,在海外也接連遭遇中共干擾與破壞,弗林將軍表示,「我認為這太糟糕了。特別是《紐約時報》,作為美國的主流媒體,卻一直攻擊神韻這樣一個美好而富有創造力的團體,我想知道,為什麼?我們都要來思考,為什麼?為什麼一家美國大報要與中共合作,攻擊這門精美的藝術,攻擊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如此下去,中國將何去何從?」 弗林將軍欽佩神韻為全世界做的一切 然而弗林將軍對神韻藝術家的努力信心滿滿。他說:「我相信在未來幾年我們這個國家會發生一個變化:擁抱真正的中國文化。那些期待中國發生巨變的人,也會看到中國民眾的變化。我相信中國民眾有機會再次崛起,反抗中共暴政,然而這需要犧牲,我們都知道這一點。」 他接著說:「當然,美國民眾在我們的制度中也看到這一點,我們也面臨著來自共產主義的壓力。是的,美國也在面臨著共產主義的強大壓力,但我們在反抗,要求我們的領導人把我們當作平等的公民來對待。相信這也是中國民眾所期待的,他們所期待的,只是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家公民,得到應有的平等對待。」 弗林將軍非常讚賞神韻把中國民眾反中共迫害的真實故事搬上舞台,「他們的節目包含了反迫害和不同的故事,表現力非同凡響,並且以一種正面的、非常特別的方式詮釋了這場(中共對修煉人的)迫害,比如人們只是想過好自己的生活,卻無端遭受迫害,只是因為他們想自由的讀想讀的書,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建立自己的想要的關係。因此神韻在這一點上無出其右,我非常喜歡這部分。」 他表示,神韻藝術家全身心的奉獻和藝術團的迅速成長讓他很是敬佩,「我正是從演出中認識到,神韻所作的(努力和付出)不僅僅是為了美國民眾,更是為了全世界所有人。他們有八個團在全世界巡迴演出,真的很了不起。我很欽佩神韻為全世界所做的一切,他們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個真正的中國。」 圖片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報道來源:大紀元(鏈接在評論區)
專訪神韻藝術團主持人唐瑞:《紐時》歪曲真相。《紐約時報》近期對紐約神韻藝術團的攻擊升級,在不到五個月時間裡,炮製了至少九篇文章,抹黑、攻击神韻藝術團。近日,神韻藝術團主持人唐瑞接受本台專訪,揭示了真相。他還表示,這是中共系統打壓法輪功信仰團體計劃的一部分。 神韻藝術團主持人唐瑞:「這篇文章忽略了整個事實。」 唐瑞從2007年起隨神韻藝術團在全球巡迴演出,用中英雙語為觀眾報幕。他表示,法輪功學員創辦神韻藝術團的目的,是復興被中共破壞了的中國傳統文化。 唐瑞:「神韻藝術團主要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告訴全世界法輪功被迫害,不過這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目的是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幾十年來中共一直在打壓傳統文化。」 唐瑞指出,《紐約時報》文章的指控不屬實,嚴重歪曲了神韻藝術團的運作方式。 唐瑞:「因為我們有非常好的經營方法,找到了讓企業運作良好的方法,賣出了票。這些讓我們能盈利。事實上許多劇團、演出都依賴政府資金或大公司捐贈。我們沒有接受任何捐贈,我們全靠自己的努力。」 神韻官方網站12月30日發布聲明,澄清事實。聲明說:「《紐時》對我們公司現金儲備的報導也欠妥當,部分原因可能是其不了解神韻實際運作所需的條件。」 唐瑞表示,神韻依靠为观众带来高质量的演出來維持運作,還要把所得收入的一部分用於應對突發事件,比如疫情。 唐瑞:「許多非營利組織手上都有大量現金。為什麼呢?在疫情封城期間,我們體會到了這麼做的益處。沒人被解僱,我們沒有破產,能夠繼續下去。」 美國眾議院議員安迪·巴爾得知中共利用媒體打壓法輪功和神韻後,告訴大紀元,「將通過制裁,來應對中共在美國本土危害基本人權的行為。」 唐瑞認為,中共攻擊神韻和法輪功,是中共在美國的試探,它不會就此收手。 唐瑞:「我的預測是它不會僅限於我們。中共計畫將開始,已經開始了。它已經開始滲透到美國的其它領域。」 唐瑞:「一些政府官員,現在被曝光是中共間諜混入其中工作,這來自紐約州州長辦公室的報告。我們看到這些中共祕密警察站。」 儘管中共干擾不斷,神韻藝術團依舊開始了2025年的世界巡迴演出,場次和規模再創新高。 唐瑞:「我們的演出已經售罄十多年了,票賣得很快。所以即便他們對我們做了這樣的報導,即便他們說了這些話,據我觀察這也無法阻止觀眾的到來。」 #神韻 #神韵
6个月前
《紐時》證實了神韻的成功,但仍罔顧事實。針對《紐約時報》最新的不實報導,神韻官方網站12月30日發布英文聲明,以下是《大紀元時報》的翻譯版本: 我們的確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每年為五大洲超過100萬人演出。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觀眾在觀看了我們的演出後,都給予我們由衷的讚美。我們確實靠自己的能力,打造了美國歷史上發展最快的表演藝術公司。 然而,《紐約時報》(以下簡稱《紐時》)完全不懂我們取得成就的真實原因。 《紐時》在這方面的報導尤其令人不安,事實上,「神韻」演員和員工追求成功的動力非常明顯,而且簡單。 我們是一個修煉群體,我們修煉的法輪功(也稱法輪大法)基於傳統的佛家思想,曾在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廣受歡迎,因其健康益處和精神教義而獲得廣泛讚譽,甚至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認可。然而,由於參加修煉的民眾日漸擴大,中共政權感到受到了威脅,因此發動了一場全國性的迫害、鎮壓運動。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裡,數百萬人被拘留、折磨或殺害。與此同時,為了揭露迫害、講述受害者經歷、幫助拯救國內親友的生命,以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免受共產政權的破壞,世界各地的法輪功志願者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時間和資源,創建了各種項目、組織和公司。「神韻」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正是我們的動力所在。 然而,《紐時》卻誤導讀者,無視上述激勵因素,也罔顧人類遭受的可怕苦難,貶低了中國、美國乃至全世界數千萬人真誠而堅定的信仰。 事實上,《紐時》對「神韻」的諷刺忽略了真實故事中的點點滴滴——勇敢的男男女女們為了逃離中共的迫害而流下的血、汗和淚,他們創建了「神韻」,並在一片新土地上創建了一家新的表演藝術公司,旨在幫助人們重新獲得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質,放射出他們內心神聖的光芒。 像許多初創企業一樣,我們一開始也曾依靠個人英雄主義。我們組建了一個全志願者團隊,大多在晚上和週末工作,以實現我們的夢想。隨著我們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我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才開始為一些員工支付微薄的薪水。隨著我們不斷發展,我們提高了員工的工資和待遇。然而,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全靠自己,沒有得到政府或企業贊助商的支持,這在表演藝術界是聞所未聞的。 但是,《紐時》沒有提及這些故事。他們的報導似乎故意從少數不滿的前員工那裡挑選負面經歷,專挑一些不能代表「神韻」或「神韻」不認可的個人行為。此外,他們還簡單地依靠不準確的信息來扭曲實際情況。 例如,《紐時》聲稱,「神韻」規避政府有關補助的規定,這是嚴重的誤導。還有關於印第安納州某劇場2018年演出虧損,幾年後用政府補助彌補虧損的說法,這是完全錯誤的報導。在報導發表前,記者已經得到了相關事實。 然而,《紐時》報導中最惡劣的誣衊之一是關於梁的母親的悲慘故事。《紐時》再次歪曲了一些事實,誤導讀者,讓他們無法了解事情的真相。事實上,「神韻」的同事曾在許多場合敦促梁的母親控制不必要的、有時是奢侈的支出,多關心自己的健康。儘管她多次拒絕治療,一位「神韻」工作人員仍堅持並親自送她去了醫院。 這件事令人心碎,我們非常同情她的孩子們,我們理解他們所承受的痛苦,然而,梁的母親的行為和決定是她自己做的。儘管「神韻」工作人員一再勸告她改變生活方式,有時甚至態度激烈,但她仍然我行我素。任何試圖將她的個人決定歸咎於「神韻」所謂「掠奪」她的說法都是毫無根據的。 此外,《紐時》對我們公司現金儲備的報導也欠妥當,這也許部分源於對「神韻」這樣的組織實際運營所需條件的無知。與世界上絕大多數表演藝術公司不同,我們沒有企業贊助,沒有定期的政府支持,也沒有活躍的會員捐贈計劃。我們以傳統的方式生存:通過我們的產品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依靠為觀眾帶來高質量的表演而生存。 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把賺到的每一分錢都用於推進公司運營,以進一步實現我們的使命。鑒於我們要為員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這是一項相當大的責任。我們為許多員工提供免費食宿,並提供一系列免費設施,豐富園區內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我們還資助了與我們共享園區的飛天學校,為所有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包括食宿,每人每年價值約5萬美元。 此外,我們正在採取措施,確保在發生類似新冠疫情或其它嚴重緊急情況時做好充分的財務準備。事實上,我們成功度過了新冠疫情大流行,即使有一年半沒有演出,我們仍能夠養活所有員工,並且我們完全有信心在未來需要時能再次做到這一點。 然而,《紐時》文章的主旨令人擔憂,且令人反感。它貶低我們的信仰和社區,歪曲善良的人們數十年的理想和行動,無視「神韻」的藝術成就和貢獻,並將我們的所有努力歸結為受利潤驅動。這種報導實在是大錯特錯。 尤為令人不安的是,《紐時》文章中的一些主題與中共針對「神韻」和法輪功的誣衊宣傳驚人地相似。25年前,北京當局通過這種宣傳剝奪我們的自由,殘酷迫害我們,讓我們噤若寒蟬,並煽動人們反對我們,配合中共在全中國範圍內對我們實施暴力和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