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

在我们眼前正发生的,是一场红二代与富二代的巅峰对决,也是一场红色中国与世界工厂的存亡之战。 在看起来的一片混乱、朝令夕改中,川普和他的团队一定会做的事是什么? 是讨好选民,是倾听美国选民的呼声,不论这呼声的内容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压低物价提高就业率。 是在漫天要价着地还钱的过程里 ,和各国、各方反复协商,最终得出符合民主国家政客的政治利益,也就是国家利益、国民经济利益的折衷方案。 这场开打时面向全球的关税战,最终的税率会取决于各国的议价能力。 在“各国”中,既包括美国,也包括中共国。 白宫的“胡作非为”开启了一场会促成全球贸易格局加速调整的大谈判,而美国的议价能力在其中同样会经受考验。属于甲方的优势会显现,但美国的地位远没有达到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能“说一不二”的地步。 所以,面对现实,川普只能让步。 在挟全球第一强国之势雷霆出击之后,杠精如他也要面对现实。 习近平同样需要面对现实,中共政权同样需要面对现实。 但在面对现实时需要竭力保留自己“世界工厂”地位,在这方面拥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并不是习近平,并不是中共政权。 而是“改开中国”,是在利益层面和习近平代表的红色中国针锋相对的改开受益者。 在仍然进行着的这场关税战中,如果“改开中国”不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欧美甲方面前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对中共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力,它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因为盘整中的全球贸易格局对风险是敏感的,对把存在失控风险的部分排除出最终形成的新格局是乐见其成的。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供应商们没有能力对甲方们证明自己的可信可靠,全球各地的竞争者绝不会介意接手他们让出的份额。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企业经营环境维护者,也就是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向企业家们证明自己的维护能力,全球各地的竞争者们也绝不会介意“招商引资”,对所有被迫搬厂的经营者敞开大门,给所有必须随厂搬迁的技术人才发放签证、办理移民。 这世界是需要世界工厂的。 但世界并不是必须把世界工厂设在中华沦陷区内,设在红色中国治下。 现在仍在中华沦陷区经营的企业,也不是只有留在红色中国治下才能继续做世界工厂的一员。 打工人更不是。 如果习近平不死,如果中共国选择了继续做红色中国,为了继续做红色中国,它就只能放弃世界工厂。 或者说,被世界工厂放弃。 很多人会舍不得走,但随着邻国提供越来越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随着其他企业的搬迁,随着东南亚国家、南美国家因华商迁入逐渐形成以华裔为主的社区,形成对只懂使用中文的中老年人更便利更友好的生活条件,“走”这个选项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如果中华沦陷区面对历史抉择,选择了“红色中国”,它作为世界工厂的属性就一定会消失。 虽然不一定消失得轰轰烈烈。 改开受益者群体中有能力走的人,都会走,世界工厂的旧址会变成一个空洞。 这世界并不会失去它的工厂。即使制造业无法回流美国,即使在这场大调整、大搬迁的过程中,川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他和他的团队因后续施政失当被选民抛弃,没能得到好结局,由他开启的这一切便宜了别人、别国,新的世界工厂厂址落在北美之外的地区。 但红色中国会。 红色中国会失去它的工厂,失去它的工业,失去它的工人,失去它曾借以支撑现代化生活的一切资源。 这就是让习近平活着,选择“保政权”,选择红色中国的后果。 你们熟悉的那个“改开中国”会随风而逝。 让它消逝的不是风,是每个想活下去的人的选择。人们会象东北人在大下岗期间那样逃离故乡,会象先辈们在大逃港期间那样投奔怒海。 如果在抉择时刻他们没能选择反抗,在漫长的黑暗中他们就只能选择逃亡。 而所有的邻国都会向他们敞开怀抱,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工厂重新选址的时期,来自中华沦陷区的“老厂”的熟练工人会很受欢迎,会被新厂的雇主们当成技术骨干。 很多人会因逃亡,因选择“润”而活下来。 只是选择了“润”的人越多,留下来的人就越凄惨。 流失的精华越多,被抛弃的这片土地就会越贫瘠。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除非“改开中国”能奋起一搏。 除非至少有一部分改开受益者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世界工厂的原址留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这需要足够的清醒,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足够的实力。 对许多拥有大量中共国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人来说这才是值得做的事。因为企业可以走,打工人可以走,但你如果走了,你手中在中共国境内才有用的资源将大大贬值。 留下,你有机会割地称王,走,却大概率只能为一寓公终老异乡。 对绝大多数体制内中高层改开受益者来说,把习近平吊到煤山上,再在加强加固中华沦陷区世界工厂地位的过程中确立自己和家族的政治、经济地位,才是最优策略。 只是,也许他们自己是看不透的——对除习家之外的红色家族来说,同样如此。
只有中共国受伤的世界果然达成了。 真快啊! 这场白宫开启的关税战已经从“范围攻击”收缩成“定点攻击”,在对全球各国的关税普降至10%并暂停90天的同时,美国对中共国的税率飙到了125%——而股市的反应是,涨得跟中国人过年一样欢天喜地。 战场上现在只剩下了习近平。 红二代和富二代的巅峰对决即将开始。 谁胜谁负并没有什么悬念,在双方首脑都有点“想一出是一出”时,优势会归于团队总体实力更强的一方,而美方团队在资金、人力、专业支持和向上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上,当然都比中方团队优胜。 而川普,他会发现只盯着习近平一个人打,就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并且难度比同时跟全世界各国掐架要小很多很多。 因为真正“阻住个地球转”的人是谁? 是习近平。 在这个疯狂的时代,让我们试试做一些疯狂的设想: 如果在中共的军事威胁和美国的关税压力下,台湾总统赖清德突发奇想,提出让台湾成为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让台积电的产品直接成为“made in USA”从此不再有任何关税问题,而川普欣然接受,习近平能作何反应? 他什么也做不了。 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是困难的,近期有许多经济学家和网络大V都在向大家科普,告诉大家这件事有多么不可能。 但川普政府想通过征收高额关税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只是为了让美国工人得回那些已经流失到中共国血汗工厂多年的工作机会吗? 并不是。 虽然拿回工作机会是川普政府这么做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丧失制造能力对象美国这样的产业链国家,本身就意味着安全危机。 而这危机在疫情期间已经显现。 甲方,不作长远打算的话,确实可以一直做甲方,一直印钞花钱、借债消费。 但清楚知道自己在承担债务风险的甲方,是不能容忍被乙方拿捏的。 但中共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乙方,在面对全球最大的甲方时,是不是“想做、在做、做过”拿捏这种事呢? 是的。疫情期间中共国对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资的控制,已经证明了这个世界工厂会在生死存亡之际卡你脖子。它不可信任。 而且它的不可信任不止是对美国,对全球都一样。 这场关税战倏然而来,倏然而止。 事态过于戏剧性的发展可能是由川普的个性缺陷导致,但冲击过后,每个人都会深思。 在全球第一甲方美国挥舞起关税大棒,不分敌友的乱轰一气时,其他的乙方给了什么样的反应? 除了美国的亲兄弟加拿大、表兄弟欧洲这两个并非纯乙不甲的经济实体不肯买帐之外,除了中共,全球乙方都跪了。 跪得好。 证明了他们的值得信任,证明了他们作为乙方不会反过来拿捏甲方,证明你买他们的东西不是在“资敌”,不是在壮大一股暗中想要你死的力量。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甲方,但不是全球唯一的甲方。 美国站的是甲方立场,但不止美国,所有把订单交给中共国的甲方都有同样的立场,都一样不希望在生死存亡之际发现乙方是个不可信任的贸易伙伴,是会在危机中反过来拿捏你,并且能拿捏你的人。 而在接下来,属于红二代与富二代的巅峰对决中,我们会看到中共国作为一个准备和甲方硬杠到底的乙方,到底有多少本钱,到底有多强的决心,要秀出肌肉拿捏它的甲方,要怎样让世界第一强国最杠精的一任总统对它俯首低头。 我们会看到中共国作为乙方有多不可信任,有多可怕。 而其他的国家在同样给过中共国订单,同样做过中共国甲方的情况下,又会如何对美国作为甲方的困境感同身受,如何重新规划本国的安全战略,寻求自身的甲乙平衡或小圈子内的甲乙平衡? 这场大起大落的关税风波是一记警钟。 它会敲醒无数对旧日时光仍恋恋不舍的国家、企业和个人,会让这个世界提高对供应链风险控制的重视。 而中共国作为乙方的不可信任,将在与甲方的生死一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和甲方对打时,乙方肌肉越壮硕、态度越横暴,“赢”得越多,就会输得越惨。 在这场巅峰对决里,习近平赢得越多,“红色中国”赢得越多,众多改开派技术官僚心目中的理想国,那个“世界工厂”、“改开中国”,就会输得越惨。 全球的甲方都会不再有胆量让中共国做自己的乙方。 于是他们会纷纷发展本国制造业,或是打造可信任的经贸小圈子,让订单留在自己可信任可接受的伙伴手中,留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例如,美国和加拿大、欧洲重修旧好,组建互免关税的新经贸圈。 又例如,强化对供应链的风险控制,把一些关键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掌控。 把制造业从中共国搬迁回美国,听起来是天方夜谭。 但如果是只放弃低人权优势而不放弃员工,连厂带人整体搬迁到甘心接受美国控制的南美、东南亚国家,让它们划出地盘做“特区”,对愿搬迁的企业给出优惠政策,分步分阶段完成过渡呢? 如果是在“搬”不动芯片厂的情况下直接让台湾做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呢? 如果台湾人自己也愿意,也肯用全民公投背书呢? 美国不就有成熟的芯片制造业了吗? 让制造业回流到美国本土看似天方夜谭,但想让美国重获对供应链的控制权并非天方夜谭,不管是扩张美国领土还是扩张美国控制范围,办法有很多。 关键是,理由也很多。 而允许制造业留在中共国的理由则只有一个。 就是习近平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