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

1个月前
这个人叫何桂蓝。今年34岁。 前香港《立场新闻》记者,曾参与采访「反修例运动」,于「元朗袭击事件」中被袭击。 2020年,她参选香港立法会议员,后被裁定「非真诚拥护《基本法》」而遭取消参选资格;次年,因参加民主派初选而遭起诉「颠覆国家政权罪」,至2024年被判罪名成立而判监7年。从拘押迄今已经超过4年。 2021年1月6日,何桂蓝因2020年参与民主派初选,而与其他50多名民主派初选参与者一同遭到香港警察以港版国安法中「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罪名大规模搜捕。2月28日,香港警察以港版国安法中「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起诉何桂蓝等47名被捕人士并即时还柙。翌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开庭前何桂蓝于内庭表示自己未能与律师会面。马拉松式审讯进行至3月4日,上午近11点开庭,何桂蓝选择自辩陈词,表明不会接受任何限制言论自由的保释条件。她表现硬朗,自辩完毕后,没有绕过众多被告回到自己座位,反而单手按着后方栏杆,跳起跨过后方的椅子,返回自己的位置就座,主审庭内亦传出掌声。审讯期间,她看捡来的报纸。最终总裁判官苏惠德未批准何桂蓝等32人保释,将案件押后再讯。 2024年5月30日,她被裁定「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成,法官在裁决中指其最为激进,试图变更香港现有政治制度,反对「一国两制」。她未妥协。11月19日,被判囚七年。
1个月前
🔥 北京闪电通过红色恐怖法案 公民自由与财产灰飞烟灭! 中美对立背景下,香港当局5月12日突然宣布为《基本法》23条立法订立附属法例,13日就在宪报刊登并立即生效,15日立法会仅用5个多小时便“闪电通过”,完全无视社会舆论和正常法律程序,引发巨大争议。 南华早报17日报道,北京早已设下5月中旬的“死线”,要求港府趁中美贸易战暂缓、全球聚焦外部议题时加速立法,力求把所有程序在48小时内一锤定音。 这次补充的附属法例内容,核心是明确将北京驻港国安公署等“履职场所”列为禁地,并细化国安案件“送中”操作流程。只要国安公署认定案件涉“境外势力”或“香港管辖有困难”,就可援引国安法第55条,直接将案件及嫌疑人移交中国大陆处理。所有香港政府部门、机关、人员必须无条件配合公署要求,不得对外公开调查内容,彻底打破本地法律防线。法例生效后,外界普遍认为这形同一纸空文:香港居民可能随时被跨境移交,失去公开审讯和独立辩护的权利。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这类强推立法不仅践踏了香港社会的法治和程序正义,更彻底违背了“一国两制”国际承诺,让港人权利被肆意剥夺,社会陷入红色恐怖和集体焦虑。 附属法例还规定,只要国安公署“需要”,任何香港部门和个人都必须立即配合,包括不准公开任何调查资料。评论指出,此举为未来随意“送中”提供法律外衣,变相让所有人都处于极大不确定和恐惧中。实际效果是让异见、新闻、民间社会全线噤声,也极大动摇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此次程序的粗暴更引发社会愤怒——5月12日官宣,5月13日宪报生效,5月15日立法会只用5小时草草通过。整个流程缺乏公开咨询,仓促敲定,体现出当局对法律正义与公众意见的彻底漠视。多家港媒和国际观察者批评,港府这次的立法风格比以往更为激进与专断,彻底暴露了法治虚化、权力独大、社会空间急剧收缩的现实。 王笃然总结,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23条恶法”彻底升级,香港法治与自治已荡然无存。未来,任何“国安”借口都能让公民自由与财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港人以及全球都必须警惕,这不是普通的法例修改,而是政权彻底整肃香港、打击反对力量、消灭异见声音的标志性一步。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