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基层政府
关注
海外爆料
1周前
🔥 其实四川人民从来不缺乏古道热肠!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我是八零后,九十年代经常听到有人炸派出所,炸乡政府,真的用雷管炸。那时候人太多没事做,窝在乡里,整个社会都像挤满了鱼的小鱼缸,每个人都很烦躁,暗流涌动,到处都是丐版黑社会。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的?沿海工厂大量招人,年轻人全都外出打工了,鱼缸里的鱼少了,大家不用拥挤,又开始安定下来了。 而今年,大规模返乡潮早就开始了,沿海很多厂裁员,很多人失业就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回家也没事做,大家看视频会发现怎么那么多中年人。这就是失业回去的人。 基层政府没有预见性,没有敏感度,一颗火星就能燃起来。 基层政府这十多年充满了二代婆罗门,这些人没能力没经验,全是天价耳环这群二代。以往中西部都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被他们随便揉捏,今年不一样,以前经历过社会动荡见识过流血的中年人回来了,所以故事开始了! 江油人民是有血性的,上万人站出来力挺一个不相识的家庭。 相比之下,杭州人民就有点力度不够了,喝了几个月的粪水,事关这么多人的切身利益,还是没有站出来。 看看视频吧,历史上导致大清倒台的保路运动,就是在四川发动的。 大家还是多交点四川的朋友‼️
#四川
#返乡潮
#基层政府
#社会矛盾
#江油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周前
其实四川人民从来不缺乏古道热肠。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我是八零后,九十年代经常听到有人炸派出所,炸乡政府,真的用雷管炸。那时候人太多没事做,窝在乡里,整个社会都像挤满了鱼的小鱼缸,每个人都很烦躁,暗流涌动,到处都是丐版黑社会。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的?沿海工厂大量招人,年轻人全都外出打工了,鱼缸里的鱼少了,大家不用拥挤,又开始安定下来了。 而今年,大规模返乡潮早就开始了,沿海很多厂裁员,很多人失业就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回家也没事做,大家看视频会发现怎么那么多中年人。这就是失业回去的人。 基层政府没有预见性,没有敏感度,一颗火星就能燃起来。 基层政府这十多年充满了二代婆罗门,这些人没能力没经验,全是天价耳环这群二代。以往中西部都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被他们随便揉捏,今年不一样,以前经历过社会动荡见识过流血的中年人回来了,所以故事开始了! 江油人民是有血性的,上万人站出来力挺一个不相识的家庭。 相比之下,杭州人民就有点力度不够了,喝了几个月的粪水,事关这么多人的切身利益,还是没有站出来。 看看视频吧,历史上导致大清倒台的保路运动,就是在四川发动的。 大家还是多交点四川的朋友!
#四川
#返乡潮
#基层政府
#社会矛盾
#江油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周前
知乎网友评价江油事件 “四川人民从来不缺乏古道热肠。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我是八零后,九十年代经常听到有人炸派出所,炸乡政府,真的用雷管炸。那时候人太多没事做,窝在乡里,整个社会都像挤满了鱼的小鱼缸,每个人都很烦躁,暗流涌动,到处都是丐版黑社会。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的?沿海工厂大量招人,年轻人全都外出打工了,鱼缸里的鱼少了,大家不用拥挤,又开始安定下来了。 而今年,大规模返乡潮早就开始了,沿海很多厂裁员,很多人失业就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回家也没事做,大家看视频会发现怎么那么多中年人。这就是失业回去的人。 基层政府没有预见性,没有敏感度,一颗火星就能燃起来。 基层政府这十多年充满了二代婆罗门,这些人没能力没经验,全是天价耳环这群二代。以往中西部都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被他们随便揉捏,今年不一样,以前经历过社会动荡见识过流血的中年人回来了,”
江油霸凌事件:从轻罚到抗议镇压,民愤难平· 276 条信息
#江油事件
#返乡潮
#基层政府
#社会矛盾
#中年失业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3周前
请读《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要不是几天前一位网友在推特上无意中提起,我还不知道《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这本书在国内早就成了禁书。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本来是一部学术著作,属于“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由北京的三联书店于2002年出版,印数只有7000册。殊不知发行时正赶上三峡工程建设的问题不断暴露,当局一看到“水库”、“电站”、“移民”、“上访”这些词就神经过敏,于是内部下令限制发行,于是不到半年,这本书在市面上就看不到了。不过这倒从反面提醒我们,这本学术著作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由于征地而引起的冲突和群体事件成倍增长,官民矛盾日益加深。在今天,《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这本书非但没有过时,反而获得了更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一书,讲述的是中国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长达20多年的集体上访的故事。本书中所说的大河电站建于1970年,属于直接由地区主管的中型水电站,库区移民方式主要为“就地后靠”,地区根据测量对库区淹没进行了零星补偿。但由于测量没考虑到淤泥、电站蓄水造成河床增高所增加的淹没面积,大坝建成蓄水后,上游严重超淹,下游更是发生了工程设计时根本未曾预料到的大规模土地冲刷,毁坏耕地很多,库区移民生活相当困难,要求得到追加的补偿。《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库区移民如何为了“讨个说法”而展开多种方式的抗争,讲述了基层政府如何为了“摆平理顺”而采取了各种手段的应对,以及民众和政府之间复杂多变的互动。 作者应星现在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助理研究员。1997年7月,作者被派到平县,担任协助分管移民工作的挂职副县长。作者的学者身份,使他能够得到很多上访移民的信任和尊重,做了大量的访谈;作者的副县长身份,又使他能够接触到有关移民问题的重要文件和了解到基层政府的实际运作情况。再加上作者扎实的学术根柢和独立的治学态度,使得这本书既有可靠性,又有可读性,而且还很有启发性。 读《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到在现有的制度下,村民的处境是多么可悲,多么无奈。他们没有选票,没有媒体,没有和政府进行平等对话的机制,又不准成立自己的组织。当他们受到来自政府的不公正对待时,不能挑战政府的权力,不能挑战政府的决策,只能就下级官员的具体做法表示某种反对意见,就赔偿的具体数目争执一番。就算他们的抗争取得某种胜利,带头的人也常常免不了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惩罚,很难全身而退。在基层政府方面,按说他们也并非都是坏人,也不都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侵占村民的利益。问题是,一旦他们在工作上出了问题,有了差错,为了维护政府的不容挑战的权威,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拖延,是不理睬,然后就是压制。就算到后来他们不得不进行某种纠正,由于他们害怕引起连锁反应,这种纠正也总是不完整的,而且总是大棒与胡罗卜并举,在纠正之余还必须要打击带头的村民,以免其他村民仿效。 例如书中讲到这样一件事。白杨16组的村民要求重新丈量土地,这本来是很正当、很合理的,但是却遭到工作组的坚决拒绝。工作组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工作组在报告里写的很清楚:“如果16组这39亩地需重新丈量,其余的108个村民组也将要求重新丈量。1982年以前的征地,有的是丈量的,有的是按习惯亩计算的,田地中的荒石板、道路、河沟等没有斗硬。因此,全县、全省、全国绝大多数单位1982年以前的征地,现在如果重新丈量,都将出现盈余。如果我们在白杨16组退让,不但公然违背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而且将引起天下大乱。因此,工作组对这项要求坚决予以拒绝。” 这个报告清楚地告诉我们,基层政府分明知道原先他们对村民土地的计算是不准确的,村民是吃亏的,但是正因为这种错误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而是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害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干脆拒绝改正。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这种蛮不讲理的做法不可能让村民心悦诚服,于是他们就不得不举起大棒,就算他们到后来不得不对村民的正当要求做出一点很有限的让步,再多少给村民一点物质补偿,但与此同时,他们一定还要罗织罪名打击村民领袖,以震慑其他广大村民。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不只是大河移民的故事,也是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故事。如果说八年前这本书出版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今天,这种事更普遍更恶劣更严重。关心维权运动的人们,请读读《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2010年6月26日
#大河移民上访
#三峡工程问题
#征地冲突
#官民矛盾
#基层政府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个月前
内蒙古某地基层政府 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人员投稿: 疫情后,上级公然要求单位销毁全部疫情相关资料。人口普查间接强制要求虚报近两万人口。在明知将来社保医保无法领取的情况下,催促要求 辖区居民缴纳社保医保,近三年已完全不顾及执政党的颜面了,各种赤裸裸的短视政令层出不穷。
#内蒙古
#基层政府
#疫情
#销毁资料
#人口普查
#虚报人口
#社保缴纳
#短视政令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6个月前
广东惠州沙田镇,一村民在网上发视频反映自己种的水果作物以及大棚等农业设施被政府强制铲除。村民称,自己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已经打赢了,但是赔偿金却非常少,目前还在上诉。他感慨道:官不压民,民自安。
#广东惠州
#村民维权
#强制拆除
#农业设施
#行政诉讼
#赔偿上诉
#基层政府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7个月前
【千万公务员大规模加薪 能否拯救中国经济?】 近日中国政府为公务员加薪的传闻获得多方证实。根据路透社消息,在此次薪资调涨之后,中国公务员的月工资平均增加了约500元人民币,整体涨幅约5%。其中,一些基层政府雇员表示,其月薪增加了约300元人民币。 中国社群媒体传出“公务员普调500”传闻,彭博社本周二(12月31日)报导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披露,称中国政府近期已向多地公务员实施了多年来的首次显着加薪,目的是为了提升士气并刺激消费。报导指出,加薪还覆盖了教师、警察和政府官员。 网上不乏对于公务员涨薪的质疑,一位微博用户写道:“针对一小部分公务员的涨薪如何刺激整体消费?”在推特上,有人戏称这是“救民先救官理论”。 有网民猜测:“公务员加薪这么静悄悄,是不是官方不想刺激其他人?” 详细报道👉
#中国公务员加薪500元引发消费刺激争议· 8 条信息
#公务员加薪
#中国经济
#政策调整
#基层政府
#工资增长
#社会影响
#经济刺激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