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地缘政治博弈
关注
何頻
6天前
突發!普京提议乌克兰重大领土让步换停火,华尔街日报爆料内幕 大家好,欢迎来到《想点就点·深刻外交》。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堪称“冷战式外交大片”的剧情:据《华尔街日报》独家披露,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向川普政府提出了一份“全面停火提案”,作为交换,他要求基辅做出重大领土让步,并推动国际社会承认俄罗斯对相关地区的主权。 听上去有点像电影里的场景,对吧?让我们拿爆米花,一起来拆解这场权力与土地的博弈。 ⸻ 一、这份提案到底说了什么?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普京这次的提案逻辑很直接:“给我土地,我就停火。”这包含三个核心条件: 1.乌克兰必须作出重大领土让步,让俄罗斯保留或“正式控制”某些地区,包括已占领的顿巴斯四州,以及克里米亚; 2.乌克兰需放弃加入北约的愿望,并承诺中立; 3.国际社会必须承认俄对该地区的主权地位,以“合法化”长期占领。 换句话说,普京给出的是一个“割地求和”的外交盘算。这种提案显然带有极强的占有意味,但在他眼中,这是结束战争、恢复秩序的“最终解决方案”。他甚至强调,这不是停火,而是“冲突的最终解决”。 ⸻ 二、历史前情:这类提案来得并不稀罕 回顾过去,普京在 2024 年就曾多次释放类似信息: •提出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承认“新领土”,换取停火; •曾回应美国提议30天停火,但强调“停火要与解决危机根源同步进行” ; •早在 2022 至 2024 年,战争爆发后,多轮谈判也提及不加入北约、中立状态、领土“冻结”等要素,但均被拒绝或搁置 。 这回的提案或许是普京“成熟版”,更具现实投机意味。 ⸻ 三、川普你怎么接了招? 川普政府表态迅速,有人称他正酝酿召见普京,还有可能同时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参加会谈 。这明摆着成了川普“外交大戏”的高光时刻。 与此同时,欧洲明确不买账。英国、法国等不愿在战火持续、乌克兰主权未获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展开谈判。欧盟发言人警告:“不要让普京把和平当作拖延战斗的伎俩。” ⸻ 四、泽连斯基阵营起火了——这是交易还是交易陷阱? 乌克兰方面态度坚决,他们拒绝以领土割让换和平,认定这是“不对等和平”的典型,呼吁“停火优先、对话其次”。以牺牲国家主权换和平,在他们看来无异于自断未来。 事实上,在2025年初,乌克兰与欧洲共同提出了以停火为基础的多边“和平保障机制”,并成立了“愿意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准备在停火后派遣维和部队,以确保协议不被单方面撕毁 。 ⸻ 五、地缘角力与公众舆论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普京显然想借此削弱西方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与其说这是停火提案,不如说是他押注实现战线合法化的手段——让世界接受“新现实”。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分裂明显。川普偏向谈判,制造冲突“破局英雄”标签;但国会与盟友反对让步,认为这会给俄罗斯一个“非法侵略的合法外衣”。 国外民调显示,大多数乌克兰人拒绝任何形式的领土割让,宁愿继续战斗也不接受现在的“和平”。 ⸻ 六、结语:这波操作,到底是外交突破,还是历史陷阱? 这场戏绝不单纯是个人秀,也不是“一次访谈能解决战争问题”。它更像是一场多主角、多维度的外交博弈: •普京出价换停火,是为了稳定战线合法化、赢得国际舆论或者拖延战争消耗。 •川普则借此积累谈判实绩,强化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关键角色。 •乌克兰与欧洲坚定坚持原则,强调“停火让步不应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国际社会需权衡和平现实与价值底线的关系:弱势国家尊严能否置于战略妥协之前? “想点就点·深刻外交”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今晚你可以入睡,想着“俄国提出止战,究竟是抓住机会还是放弃赢家筹码?”如果你喜欢带大家看外交内部的圆周运动,欢迎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深聊。
俄乌僵局:停火难,美俄角力持续?· 1182 条信息
俄乌冲突:特朗普或调整对乌政策· 1646 条信息
川普与普京阿拉斯加会晤,乌克兰领土让步引发争议· 22 条信息
#普京停火提案
#乌克兰领土让步
#川普外交斡旋
#俄乌冲突僵局
#地缘政治博弈
分享
评论 0
0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1周前
许多印度专家认为,特朗普拿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个问题大做文章,是为了暂时在与印度的贸易谈判中获得筹码,并且一旦签署协议,他就会放弃追究。 近年来,尽管偶尔会提出抗议,但美国不情愿地接受了印度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因为印度被视为制衡中国日益增长影响力的一个关键伙伴。
莫迪访美,贸易博弈升级事件· 23 条信息
#印度-俄罗斯关系
#特朗普贸易策略
#地缘政治博弈
#美国对印度态度
#制衡中国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1个月前
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升级,中国在打什么小算盘? 近期北京当局对以伊冲突明确表态较之去年提高了声调,还通过上合组织谴责以色列,但北京方面除此之外很难再有进一步行动支持伊朗。 中国占伊朗石油出口90%,这项出口占到伊朗经济总量的20%,而该国石油贸易又直接受到伊斯兰革命卫队操控。这让外界怀疑北京与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复杂的利益关联。 这次以伊冲突升级发生在最近一次印巴冲突之后,在印巴冲突期间,中国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将印巴战损情况拿来大肆炒作,其中中国出口武器还成了最大舆论热点。这一次以伊冲突中,中国社会再次掀起了有关伊朗武器系统的热烈讨论。 去年以伊冲突后,伊朗空军司令Hamid Vahedi准将还专门到珠海参加航展,被认为有意咨询歼-10C战机采购事宜。伊朗新闻媒体“伊朗观察家”还曾发文暗示:伊朗当局有意考虑从中国采购100架歼-10战机,其总价值或将高达40億美元。但是中伊两国媒体都未报道事件跟进情况,也没有信息显示两国就战机采购事宜展开谈判。 北京方面很可能利用印巴战争和以伊冲突向中东加强武器出口,此前舆论炒作中国战机在印巴战争中的“优异表现”也向中东地区释放了北京方面的意向。但也有媒体称北京当局也存在犹豫不决的情况,可能跟担心美国制裁有关。 2021年有报道显示,伊朗曾经一度考虑用石油和天然气换36架歼-10战机,但北京当局更希望伊朗用现金支付。这件事情后来也不了了之。 另外,北京方面很担心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鉴于中国有将近一半石油需从海湾国家进口,封锁海峡不仅对伊朗自己的石油贸易造成严重打击(其主要油气资源均需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向外运输),也会对中国能源进口造成较严重威胁。 北京方面在以伊战争中拔高声调表态反而被认为是在刻意掩盖自己地缘政治影响力虚弱以及其真实动机:北京既想干预,又难以有效干预,还希望尽最大可能从中牟利。
以伊冲突升级:美军抵以增援,伊朗或将采取行动· 287 条信息
以伊暗战升级:冲突持续,谈判僵局· 1525 条信息
#中伊军售
#中国能源安全
#以伊冲突
#地缘政治博弈
#中国军售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