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辉

1942年,与蒋介石早有嫌隙的刘文辉于重庆秘密会见周恩来,并悄然开始了与共产党的合作(刘文辉在自传《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中说,当时合作的动机并非为了革命,“而是基于个人的政治野心”)。刘小飞的叔父刘元富告诉他,会见周恩来后不久,刘文辉借一次回乡之机将此次会见的事和自己联共反蒋的立 场告诉了刘文彩。刘小飞也从祖父的亲随、现已去世的刘泽高处得知,正是这次兄弟见面之后,刘文彩开始为当地的地下党提供帮助。 刘小飞说,据刘元富和刘泽高所说,刘文彩在安仁出资建立了一支约50人的地下党游击队,为他们提供武器和粮食,并允许其司令部设于自己的庄园内,还让游击队员在附近的族侄家中操练队伍、学习共产党文件。 1990年版的官方历史《大邑县志》虽然承认了这支游击队的武器来自刘文彩,但解释说是地下党利用刘文彩与他在当地一位宿敌的矛盾,从他那里弄到了武器,成立了这支游击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文彩在当月因肺病而死。同年12月,刘文辉“起义”,率部与共产党军队合力反蒋。蒋介石不久后即赴台。 那时,刘家也像当时的许多有产阶层家庭一样,因惧怕共产党上台后会没收他们的财产,正计划逃往香港。刘小飞说,当时是刘文辉劝刘家人稍安勿躁,留在大陆,只因他坚信,刘家作为共产党长久以来的朋友,会被善待。 但整个刘家却在共产党夺权后的数十年里,在一系列政治运动中饱经风雨。刘氏家族的房产被悉数没收,刘家人也频频成为挨整的对象。刘小飞说,有近四分之一的家族成员在这些运动中被迫害致死。 ---为祖父正名:大地主刘文彩之孙的孤军奋战
朱韵和
7个月前
一个起义军官的遭遇 讲述人:刘福田 1913年生 采访时间:2008年6月8日 地点:大邑县安仁镇五星村 我最初在刘湘部队里当兵,跟着他出川去打过日本人,还随国军解放了香港,抗战后回到家乡。1949年时我是24军刘文辉手下的一个连长,当年随刘文辉起义,投奔了共产党。 我是本地人,对刘文辉、刘文彩很熟 悉,他们怎么一步步走出来的我十分清楚,他们的为人我当然也相当了解。 也许是太了解了,他们对我不放心。1964年他们找个理由,说我是刘文辉的伪军官,把我抓进了监狱。 那时的政策是:凡是国民党部队里连长以上的军官,都是反革命。但我是起义的军官,不应当算是反革命。可是他们不由分说,硬说我是伪军官,是反革命。 他们把我捆起来,到各种会上去批斗,然后宣布逮捕法办。 把我抓走后,我的家人也被从民安队赶走。我大儿子刘德均已经与我分家,他妻子马上就要生产(生小孩)了。因安置地连床都没有,他们哀求宽限了几天。生了孩子不到十天,他们就被赶出了家门。 我入狱后,我老婆拖着另外三个孩子,生活很艰难,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只得送给了人家。 1979年后,平反冤假错案,他们觉得对我量刑过重(无期徒刑),于是把我放了,这时我已经劳改了十五年。 量刑过重不等于没有罪,现在都没给我平反。不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都军区发给我一张起义证书,民政局据此每月发给我几百元的津贴。原因嘛,是因为我曾经是起义军官。 采访后记 从汶川地震灾区采访完后,我匆匆赶到安仁镇,听说刘福田已经95岁高龄,便立马赶去,路上,真担心他已经老得无法接受采访。 没料到他虽然耳朵有些聋,但视力仍佳,身体仍健,每天,还能骑着电动三轮摩托在乡间的路上穿来穿去。他说,当年整他的那些人,一个个都先他而去了,而他还健健康康地活着,每月,还在领取几百元生活费,享受“起义军官”的待遇。 只是,他和他的家人,从1964年起,再也没能回到他们以前的家园。 ---对大地主刘文彩庄园的采访 作者: 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