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Li

统计数据

7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3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avatar
S Li
3周前
苹果的自制剧《基地》(Foundation)发布了第三季。该剧根据阿利莫夫的同名系列少说改编。 前两季虽不算精彩,但对于小说所涉及的众多主题的演绎倒是充满戏剧张力,至少面对那些大段大段的对白,在缺少大场面的情况下也还能看得下去。 这一次就不行了,第一集足足瞌睡了一多半。那些对白如今完全看不下去。 剧中的银河帝国战胜机器人都已经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为什么其中人物的观点还不如我手边的智能未成熟体LLMs说得精彩。 睡醒了继续看,就更看不去下了,总要忍不住暂停下来,去跟LLMs聊两句。然后越发觉得听台词很乏味。 这个状态是不是不对啊?!
#苹果 #基地第三季 #科幻剧 #阿西莫夫 #负面评价
avatar
S Li
4周前
LLMs不会自主的做事情,它们的核心依然是生成内容。 如果它们真的具备了自主性,也不会按照我们理解的模式去做事情,彼此产生智慧的模式太不同了。 我们依靠与物理世界互动增长智慧,它们从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联系。本质上是不同频的。 清晰表明需求的有效互动才是发挥LLMs效力的根本。简单问题就靠prompt,复杂一些的就设计上下文。做项目,就去抽象工作流、业务规则,做计划分任务让它们去执行。 目前阶段一味追求自动化长时任务,除了噱头十足,更会误导公众。
#LLMs #自主性 #智慧模式 #有效互动 #自动化任务
avatar
S Li
1个月前
coding已经不是检验当前模型能力的好参照,在这方面,前沿几家各有所长,仅靠单模型的聊天对话,能写的代码终究只是个摆设。软件工程?那就还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话题。 Agent模式下,模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其能力的关键考量之一,毕竟这决定了它们是否可以真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生产环境。 系统提示词遵循、多类别工具使用、复杂场景下非强制规则的唤醒、工作流执行的自主性等等,这些不易考察但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会是长期角逐中保持领先的关键。
avatar
S Li
1个月前
程序员,作为一个职业,彻底消失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过程不会很久。前提是我们用于生产软件的整个范式都需要以AI Native为基准进行重构,显然影响的不仅仅是程序员这一个岗位,而是涉及到所有角色。考虑到软件的独特社会价值,这个转变的过程必然也会与社会的变化形成共振,未来具体的形态可能很难预测。 所以,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AI对于任何人都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把握好方向,不遗余力的去实践AI Native才是关键。 既然每个人借助AI都可以“言出法随”了,那就自然会想到,“出言”的价值可能会很低,“行动”才决定未来。
#AI浪潮:重塑就业,风险暗涌?· 90 条信息
avatar
S Li
1个月前
看目前的趋势,LLM编程工具似乎不可避免的要走向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然后掉到这两个深坑中不可自拔。相比于“言出法随”、“所见即所得”的清爽的AI编程,产品和项目管理的世界就是充满了混沌甚至黑暗。与成本、进度、沟通三大关比起来,写程序真的是过于单纯了。
avatar
S Li
1个月前
没必要神话prompt,目标导向重实务,重点关注结果的价值,而不是向ai提问的过程够不够优秀。只要背景信息够充分,选对模型,得到的结果都不会差的。上帝的喻示如果只有佛主的提问才能得到,我们还忙活个啥。
avatar
S Li
3个月前
助理,直观的理解是他们至少可以帮我把要做的事情排排优先级,拟定一个基本的日程或者计划,根据我的反馈更新一个备忘录并提出一些跟进建议,然后才是去执行具体的任务。现在这些agent,还是需要使用者本身具备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特别是任务拆分和配置的经验。 如果说他们主要是面向产品/项目经理的,就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的软件开发经验,不然单单是配置好github就够费劲儿的。如果是面向软件开发者的,坦率地说,这个群体天生就喜欢随性随性地攻坚克难,用这些助理,既不能“享受”手撸代码的乐趣,又要把自己假想成自己的“天敌”-产品/项目/售前经理,还是很需要一定的适应能力的。
#任务规划 #项目管理 #软件开发 #产品经理 #自动化工具
© 2025 news.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0.0344 秒. v1.0.42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