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潜在大雷 Timeline里依然看不到 我简单说一说 根据当前(2025年11月6日)的最高法院审理情况,该案主要涉及特朗普使用《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进口商品。这些关税已被下级法院部分裁定为非法,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炉。如果最高法院确认这些关税违法,将引发多重连锁反应。 ———— 1️⃣经济后果 1. 经济冲击 政府损失790亿关税收入 2. 赤字升至GDP 7-8% 3. 国债信用评级风险上升 4. 每户家庭省1304美元税负 若被裁定非法,政府需退还约790亿美元,这将直接加剧联邦预算赤字。目前赤字约为GDP的6%,退款后可能升至7%-8%,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债券市场波动,并可能影响美国信用评级。 2️⃣企业与消费者 1. 进口商获退款,成本下降 2. 短期刺激经济2000亿 3. 供应链短期混乱 4. 消费者可追讨转嫁成本 3️⃣政治后果 1. 特朗普“美国优先”受挫 2. 总统紧急权力被限 3. 国会或推新贸易法 4. 美加墨协议或重谈 4️⃣国际影响 1. 贸易伙伴质疑美稳定性 2. 对华/欧谈判受阻 3. 地缘政治连锁反应 ———— 谁拿到退款,退款规模 1. 已付IEEPA关税的进口商 2. 含12州原告+全国企业 3. 需提供支付证明 退款金额:总规模达数百亿美元(2025年IEEPA部分约790亿美元),具体取决于支付证明(如进口日期、金额)。历史先例如2006年美加软木关税案,退还10亿美元。 ———— 最重要的 钱从哪来? 1. 财政部已收关税储备 2. 不足→发国债补赤字 3. 流程:数月至数年 —————— 而以上的一切,市场目前是忽视的 最高院的判决 或将成为 压倒Trump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天是注定悲痛的一天。 我给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山寨币会暴跌。也给从业者,交易所,散户一些掏心掏肺的话。 结论放在开头,这次完全是主动做市商的问题,他们无法充分Hedge的典型。这也会写进金融史,给所有金融从业者警醒。 ———— 首先我们明确,做市商手里的资金是 有限 的,而有限的资金便会对各个项目有区分 有Tier0 Tier1 Tier2 Tier3 Tier4的 给予的流动性供给是不同的。给予Tier0 Tier1项目最多的资金,而其他Tier2 Tier3的项目,则是顺带着做一做。 而在Jump倒台之后,大量的项目流落到主动MM手里,讲白了,就是很野的做市商,他们缺乏充分对冲的意识,对于尾部对冲可能几乎是没有充分思考的,只考虑寻常行情不考虑极端行情。 所以在Trump确定重搞关税的这一刻,资金不够给所有项目托底了。那么只能保证大项目不出问题。原本给小项目托底的资金,甚至会挪用资金给更大的Tier0 Tier1的项目。 这便会导致,当市场出现庞大卖盘/抛压的时候,做市商根本没有足额的资金摆单,这也就导致没有对手盘,价格便一路清算,如iotx一样,直近归零。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之前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 当前的加密市场 主动做市商垫资的部分趋向于饱和,大量的资金压在大项目上,而今年以来Launch的项目过多,早已超负荷,早已无法充分Hedge,市场也缺乏足够多的衍生品进行流动性补充,以对冲。 ———— 对市场上各类参与者的话 对于Tier1级别交易所来说,需要制定一些风控体系,来防止主动MM出现这类问题,即使风险转移了,但用户是真实受伤的,对交易所声誉依然有相当的负面影响 对于其他需要和用户做对手盘的其他交易所来说,如何有效尾部对冲,将会是一门必修课,而市场上能做好尾部对冲的二级交易员,屈指可数,这并不流通,这也是巨大的挑战。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多次我说过的全仓合约不能碰,需要有足够清醒的认知,需要对安全边际有额外的考量。今天这一天,也会对所有全仓高杠杆用户进行全面的清算,这是一次对于无知的惩罚,这也必将让更多人意识到,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全仓合约,全仓合约的风险到低有多高 对于从业者来说,如果你的产品是一个交易类产品,必须考虑到极端行情,如同今天的行情,你该怎么办?否则来一次你的产品就宣告死亡了,是保用户,还是保交易所,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两难 对于MM来说,并不是说,你会画线,你会搞200个账号规避风控,你会看oi看费率爆对手盘,你就牛逼,你的风控体系应当是更重要的事情,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 甚至有一个暴论,除了目前市场上头部的几家MM,如Wintermute DWF GSR之流,其他的所谓主动MM,将会被清算,只是多和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