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的微笑
1天前
大雄的微笑
1天前
朱韵和
2天前
中共获悉顾顺章叛变后,决定处决顾顺章在上海的家属。5月,周恩来、康生(赵容)率领洪扬生、陈养山、王世德(王竹友/李龙章/老先生/老头子)等十余人,将顾顺章全家八口全部勒毙。顾顺章三岁的女儿顾利群和两岁的侄子顾益群因年幼,被送往乡下寄养。顾顺章十二岁的妻弟张长庚因读书住校,而躲过一劫 。 1931 年 11 月,张长庚在上海街头指认出了王世德,致其被捕。王世德被捕后被送往南京与顾顺章见面,在顾的劝说下叛变,供述出顾顺章家属已被处决以及四处埋尸地点。分别是: 上海法租界姚主教路爱棠村 33 号(今上海徐汇区余庆路 110 号) 上海法租界姚主教路爱棠村 37 号(今上海徐汇区余庆路 102 号) 武定路修德坊 6 号(今上海静安区武定路 930 弄 14 号,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 麦特赫斯脱路 383 弄椿寿里陈家巷 91 号(今上海静安区泰兴路 383 弄 91 号,已拆除) 经过一周左右的挖掘,在这四处共发现 16 具尸体: 在爱棠村 37 号发现的四具尸体分别是: 顾维桢——顾顺章胞兄 吴韶兰——顾维桢之妻 张阿桃——顾顺章岳父 张爱宝——顾顺章的妻妹 在爱棠村 33 号发现的三具尸体分别是: 叶小妹——顾顺章妻子的表妹 吴克昌之妻——顾顺章嫂子吴韶兰的弟媳 一名麻脸男佣 在修德坊 6 号发现的四具尸体分别是: 张杏华——顾顺章的原配妻子 张陆氏——顾顺章岳母 吴克昌——顾顺章嫂子吴韶兰之弟 斯励 在陈家巷 91 号发现的五具尸体分别是: 黄弟洪(男) 又名黄警魂,黄是黄埔一期六队学生,江苏扬州人,1930年和刘伯承一起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据说害怕国民党残酷镇压欲投奔敌方,曾发信给蒋介石,以看在也是黄埔学生这一点上,望蒋介石给予器重,发出的信被特科获取,杨登瀛(又名鲍君甫,广东人,1901-1969,卅年代为中共安插在敌方的情报人员,实为双面间谍,1949年后杨曾被中共方面关押,后来陈庚说情担保,被公安机关定为管制一年处理)设圈套引出黄第洪,说是请他与国民党方面的人士约见,黄不知有诈,上门请他外出者实际为特科行动组人员,经黄包车接送七拐八拐,后将黄弟洪秘密送入91号,即被特科行动人员勒毙处死。 邹志淑(女) 浙江嘉兴人,负责地下党交通和掩护工作,尸体被挖掘前一段时期,有不知详情的人发现邹志淑怎么神秘失踪,据当时熟悉中共内部情况人士称,邹志淑可能工作不力,有违背党纪事宜,在平时言语中流露出动摇倾向,中共特科认为假设她叛变会对中共组织极大破坏,故特科决定将邹志淑也勒死。 朱完白夫妇 朱是苏州工艺学校学生,二十余岁,长于词令熟悉英语,任党内翻译,在杭州工作是由党内某人介绍娶当地白相人之女为妻(其妻姓名不详,难以考证),婚后感情甚好,以至置党务工作不顾,至月末朱完白赴党部领薪金发生争执,特科人员恐其叛变泄密,将夫妇二人同时勒死。 王盘(男) 亦有称王培,曾留学苏联。 根据徐恩曾回忆录《我和共产党战斗的回忆》中记载,总计挖掘出三、四十具尸体,其余尸首身份已不可考。 ---爱棠村掘尸案和斯励之死 作者 Fournoas 图:1931年11月29日,顾顺章在《申报》刊登「悬赏缉拿杀人凶手周恩来等紧要启事」
朱韵和
1周前
朱韵和
2周前
谷风
2周前
左手墨迹
2周前
朱韵和
3周前
丁东:最高法院院长谢觉哉当年是如何给潘汉年定罪的? 1955年3月下旬中共代表大会期间,在谈到高饶问题时,毛泽东说,高级干部本人历史上如果有什么问题没有交代的,都应当主动向中央讲清楚,否则罪加三等。潘汉年于是在4月1日向陈毅讲了1943年奉党之命与李士群接触时,曾与汪精卫见面之事,并向中央 写了书面材料。 毛泽东看后提笔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第三天,潘汉年即被捕。一个半月后,其妻董慧被捕。 关押七年之后,中央于1962年决定对潘汉年案进行审判,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曾汉周、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组组长丁汾、助理审判员彭树华三人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 丁汾和彭树华到关押潘汉年的秦城监狱,用一个月时间查阅了全部案卷,发现对潘汉年的主要指控,如在国共谈判中投降国民党,投靠日本特务机关,与汪伪勾结,包庇反革命分子,向台湾提供情报……都站不住脚,于是提出了八点质疑,向曾汉周汇报。 丁、彭、曾三人达成共识后,向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德峰汇报。最后汇报到了谢觉哉院长那里。 谢觉哉听完汇报后说:“你们辛苦了。你们对潘汉年案卷材料看得很仔细,提出了你们的看法,很好。不过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最高人民法院是搞不清楚的。德峰同志跟你们说过了吧,潘汉年案是中央交办的案子,我们只是办理法律手续。” 谢见几位神情茫然,就问彭树华:你读过王勃的《滕王阁序》吗?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贾谊这样有本事的人,又处于圣主汉文帝时代,也遭遇这样不公的待遇,这说明什么?无非是说天下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好人也常受冤屈。 谢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梁鸿博学多才,路过洛阳时,见宫室侈丽,作了一首《五噫歌》,被奸臣诋毁,只好改名换姓,逃到边陲,为人舂米为生。在东汉初期这个所谓政治清明的时代,梁鸿这样有才华的人却遭遇这等不平之事,失志如此,又可奈何? 谢接着谈到宋代的岳飞,说他积极主张抗金,但却被诬蓄意谋反,被宋高宗杀害了。谢自问自答:难道当时没有人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吗?当然有人知道。但在当时,宋高宗一意要与金人议和的情况下,试想谁人救得了岳飞? 谢进一步向三位下属解释:明朝书画家文征明很有见识,他为秦桧翻案。岳飞冤死风波亭后,当时及后人都一致痛骂秦桧奸贼,指斥他是谋害忠良的罪魁祸首。而他说秦桧的能耐,只是善于迎合宋高宗一己私欲而已。岳飞被害,秦桧罪在不赦,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宋高宗赵构。 谢继续启发下属:岳飞的功过,后人已有评说,也无须再议宋高宗和秦桧谁是罪魁祸首。我只想说明一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生的事情,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特殊原因,不是无缘无故的。 最后,谢觉哉明示三位下属:“潘汉年案是很复杂的,涉及中央许多重大机密,直接领导潘汉年的是周总理和康生,许多事情毛主席也是知道的,对潘汉年的处理,是党中央定的。毛主席早有指示不判死刑。人不杀,就好办了,是非功过,总有一天会弄清白的。” 司法不独立,首席大法官面对钦定的冤案也无可奈何。这就是谢觉哉内心深处的痛苦。 1963年1月9日,潘汉年被判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77年4月14日,潘汉年含冤去世,终年71岁。1979年2月24日,董慧病逝,终年61岁。 图1:谢觉哉 1941年拍摄于延安 图2:潘汉年
朱韵和
3周前
没有被发表的“毛语录” 如果要问,哪一条堪称“第一毛主席语录”,一般人都认为是: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一条语录概括了伟大领袖一生,不畏天地,勇敢奋斗,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近年,笔者看到早在1921年上半年,中共一大之前,毛泽东28岁时所说的: “压迫是政治真正的本质。如果你压迫得法,表示你为政不差。最后分析起来,政治的影响力十分简单,不过是经常保持压迫罢了。” 这条语录的来源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第一好友萧子升的回忆。 1920年冬,留法勤工俭学的萧子升由巴黎回到北京。1921年3月,毛萧二人在长沙见面。此时的毛是第一师范附小的校长,大多数活动是秘密指挥共青团的组织。 从1921年3月起直至7月,两人不断讨论社会主义革命,这段语录就是毛泽东在批驳萧子升的无政府主义观点时说的话。 笔者认为,这一条没有发表,甚至没有被发现的“毛主席语录”才是真正的“第一毛主席语录”。他概括了毛泽东的一生的全部所作所为,全部政治艺术,尤其是我们深切感受的毛泽东在建政后的执政表现。 在他28年的执政中,他搞了5、60次运动。固然是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更是一个运动未完,另一个运动已始;大运动套小运动;小运动演变为大运动。 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之中。 运动给所有的人,所有的家庭带来的全都是恐惧与灾难,即使是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即使是整人者,运动也并不给他们带来什么欢乐。他们战颤着去积极、恐惧地去整人。 说毛时代的中国是绞肉机,是角斗场,每一个觉悟过来的过来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什么虚妄之语,而是真真切切的实际。 毛泽东为什么要这样无休止地搞运动,这一段语录就揭示了其真谛。也就是所说的“经常保持压迫”,只要“压迫得法”,也就是“为政不差”了。“为政不差”也即是“独裁无虞”了。 也许,毛泽东早就忘了他28岁时说的这段话,但是这段话所表达的理念早已深深地浸染了他的灵魂与血肉,他的压迫之法是入了“化境”的,化纸笔于刀枪,变腐朽为神奇。 啊,这“第一毛主席语录”,竟是在毛主席还远没有当主席时说的话。 ---作者: 三月云淡风清
朱韵和
4周前
摩西煮酒MosesTalking
4周前
朱韵和
1个月前
朱韵和
1个月前
朱韵和
1个月前
朱韵和
1个月前
摩西煮酒MosesTalking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