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青年失业
关注
今日澳洲App
1个月前
中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城镇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5.8%,25-29岁为7.1%,30-59岁为4.0%。#中国新闻
#失业率
#青年失业
#中国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个月前
彭博报道,在线招聘平台之一的智联招聘,已连续两个季度没有发布其追踪全国38个主要城市新入职员工平均工资的报告。按往年惯例,该平台通常会在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公布相关数据。这项数据没有如期发布,反映出中国近年来在统计数据披露方面日益收紧的趋势。令分析师和投资者难以掌握一个日益敏感的现实:青年失业高、企业普遍降薪、裁员现象的持续蔓延。 此外,中国央行每季度对储户进行的调查,曾是另一项重要的家庭收入和消费信心数据来源。但自2023年年底以来,该调查的发布出现了显著延迟,官方并未给出具体解释。
#智联招聘
#数据披露
#青年失业
#企业降薪
#裁员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1个月前
转《中共为何不怕经济崩溃?一场建立在14亿人之上的制度性压榨》 很多人以为,中共面对经济困境应该感到焦虑。但你会发现,哪怕GDP下滑、外资撤离、青年失业率高涨、房地产爆雷,它却依然表现出某种“镇定”,甚至更强硬、更收紧。 为什么?答案很残酷——它不怕经济崩溃,因为它的统治逻辑根本就不是建立在经济繁荣之上,而是建立在系统性剥削和权力控制之上。 我们从最基础的数据开始: 一、中国社会的真实结构 中国总人口:14亿 中共党员:9700万左右 其中真正拥有实权、能分配资源的:约1000万(含县处级以上干部、军官、国企中高层等) 其他8700万党员,大多是基层公务员、教师、医生、国企职员、村干部等,并没有实际权力,但作为制度“螺丝钉”被牢牢捆在体制之中。 这意味着—— 真正掌控中国的是:顶层1000万 + 被动协作的8700万 + 沉默麻木的13亿。 但中共最依赖的是其中那3亿左右的“经济主力”人口: •稳定就业、城市居住、有技能、能被征税 •是经济活动的核心支撑者、消费主力、税收来源 这3亿人,是整个极权机器的“供血管道”。 二、剥削模型:每人1万 × 3亿 = 3万亿 中共并不依靠创造,而是依靠精密的制度设计,从这3亿人身上**“精准收割”**。方式包括: (1)明税与隐税双重机制: •工资扣税:个税+社保+公积金,扣掉25%–40% •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转嫁到物价里,你买什么都在“交税” (2)房产与土地财政: •房价远超收入,不是“居住权”,而是“财政割韭机” •70年土地使用权买成终身负债,实际为国家“融资” (3)消费与垄断: •油价、电价、水费背后都是垄断国企,年年盈利万亿 •医疗、教育、交通也是“慢性收税系统” (4)金融市场掠夺: •股市就是收割散户工具 •理财/P2P暴雷后,储户成替罪羊 •存款利率长期被压低,财富逐年贬值 只要这3亿人每人每年被榨取1万元,中共就能稳定吸走3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2023年中国中央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万亿,光这“韭菜税”就能贡献15%以上。 这不是国家治理,这是系统性掠夺。 三、这些钱用到哪去了? 它不是用于改善民生,而是进入了中共最优先的“政权机器”系统: (1)维稳系统: •公安、国安、武警、监控系统、天网工程 •支付宝刷脸、人脸识别、实名制、大数据建模,全民纳入“可预测风险” (2)宣传系统: •央视、人民网、新华社、新浪微博、抖音推荐算法 •每年财政直接补贴官媒系统超过3000亿元,外加网络水军+审查支出 (3)军工系统: •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航母、核潜艇 •解放军体制独立,预算不透明,但规模全球第二 (4)统战系统: •对港澳台的渗透、买通华侨商会、海外社群、大学、媒体 •在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大量资金用于输出“党国利益” (5)外交撒币系统: •援助非洲、南太平洋、拉美,换取国际话语权与联合国投票权 •一带一路每年投入数千亿,但亏空极大 维稳优先、民生靠边。只要能维护统治结构,经济发展从来不是第一目标。 四、他们不怕民众反抗吗? 这才是中共最“聪明”的地方——它从不指望所有人服从,它只要: •让顶层1000万人获利→忠诚维稳 •让3亿主力人口被困在生活压力中→疲于奔命 •让其余10亿人沉默原子化→互不信任、无法组织 整个社会就变成一个看似稳定但极度失能的巨型监狱: •没有大规模反抗,因为信息被审查、组织被瓦解、法律被操控 •没有真正的公共舆论,因为媒体全部被党控制 •没有有效的阶级联结,因为贫民互斗、各扫门前雪 这是一种动态稳定的极权结构,不是靠“全民支持”,而是靠“碎片化服从”。 五、为什么习近平敢“亲手毁掉经济”? 因为他知道: 只要政权机器、宣传系统、维稳资金源源不断,他就能稳住党国统治。 宁愿打压阿里、腾讯,也要防范权力失控 宁愿让失业率上升,也要扼杀言论自由 宁愿让经济倒退,也要保住体制安全 这不是误判,这是战略选择。 六、结语:这才是“中共不怕经济崩溃”的核心逻辑 中共的本质不是执政党,而是一个超大型、制度化的财富掠夺与舆论控制机器。 它不怕经济崩溃,因为它早已不靠经济赢得民心,它靠的是把人变成资源,把沉默变成力量,把对苦难的忍耐转化为统治的合法性。 这是一场建立在14亿人之上的静默剥削,代价是你的一生。
#中国经济
#制度性压榨
#权力控制
#GDP下滑
#外资撤离
#青年失业
#房地产危机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个月前
彭博报道指出,中国政府的生育政策未能奏效,不断下降的结婚率加剧了中国的人口危机,并危及到了经济。在北京开婚庆公司的高雅说:她在北京的婚庆公司去年只接了大约100单婚礼业务,而2012年高峰期时接近2000单。 “结婚率下降在中国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彭博情报分析师艾达·李表示。“越来越多适婚年龄的年轻人选择放弃结婚,原因包括高昂的成本、高企的青年失业率、疲软的经济,以及对传统关系日益增强的怀疑” 总部位于上海的博圣轩咨询公司自2018年开始追踪婚庆行业数据。数据显示,中国婚庆行业的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峰值的5240亿美元缩减至不到4000亿美元。若加上蜜月旅行、婚前健身等相关支出,整体市场规模在去年已降至2万亿美元,甚至低于疫情封控期间不能举行大型聚会和活动时的水平。 《柳叶刀》医学期刊预测,中国将在2035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由于人口下降抑制增长,到2098年将失去这一地位。
#中国生育政策
#结婚率下降
#人口危机
#经济影响
#青年失业
#传统关系
#婚礼市场
分享
评论 0
0
易富贤Yi Fuxian《大国空巢》
2个月前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最大损失不是经济,而是人口】去年中国结婚暴跌20.5%,意味着出生将从2024年954万降到今年730-780万。今年一季度结婚再降8.1%,如果同比下降,全年结婚数将只561万对(意味着明年将只出生700万左右)。如果中美不能尽快停止贸易战,中国青年失业率将攀升,2-4季度结婚数降幅更大。
#中美贸易战
#中国人口
#结婚率下降
#出生率下降
#青年失业
#经济损失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个月前
根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冻结对外援助并计划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众多监测中国人权状况的非政府组织面临严重困境,其中就包括像中国劳工观察组织等机构,以及自由之家的"中国异议监测"等项目。 中国异议监测项目由台北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负责维护中国抗议活动的公共数据库。其异议数据库追踪了自 2022 年以来的 7,000 多起抗议活动,随着政府采取行动控制因经济放缓和青年失业率急剧上升而引发的抗议活动,该数据库已成为记者和中国研究人员的重要工具。 美国在2024年承诺为中国问题提供1070万美元的对外援助,其中约520万美元用于民主、人权和治理相关项目。由于中国法律限制国内非政府组织接受外国资助,且其他资金来源有限,这些组织长期以来严重依赖美国的资金支持。此次为期90天的援助冻结不仅影响到数十个关注中国的组织,还可能导致一些持临时工作签证的工作人员面临被驱逐风险。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这是美国机构的内部事务,同时中方一直指责美国试图通过这些资助在中国煽动"颜色革命"。
#特朗普
#美国国际开发署
#非政府组织
#中国劳工观察
#自由之家
#中国异议监测
#台北
#抗议活动
#经济放缓
#青年失业
分享
评论 0
0
多伦多方脸
5个月前
华尔街日报消息 2024年美国gdp增长了2.5% GDP增长2.5%,通胀严重,经济需要降温 GDP增长5%的中国,消费降级,青年大失业,刺激政策频出 😊
#美国GDP增长
#经济降温
#中国GDP增长
#消费降级
#青年失业
#刺激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腾讯新闻-界面新闻
5个月前
国家统计局:12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5.7%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12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5.7%,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6%,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9%。...
#国家统计局
#城镇失业率
#青年失业
#劳动力市场
分享
评论 0
0
王丹
5个月前
根據台灣《自由時報》轉述BBC的報導, 中國碩博士生畢業後的就業率僅達三成, 大部分人畢業即失業. 以下是報導詳情: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很多年輕人擁有知名大學的博碩士學位,卻從事學非所用的低薪工作,引發望子成龍鳳的父母親友不滿。《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多名中國學非所用的大學畢業生,直言中國就業市場環境不佳,已被迫改變對「好工作」的看法,語氣中透露諸多無奈。 現年25歲,剛取得金融碩士學位的孫展,原本希望能在投資銀行找到一份「賺很多錢」的高薪工作,但一直無法如願,如今將去南京一家火鍋店當服務員。 在當前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下,高學歷人才從事低技能工作的現象愈加普遍。物理碩士做了中學的工友,哲學研究生成了外賣員,甚至北京清華大學博士申請了輔警職位。 由於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不少大學畢業生無法找到學以致用的工作,面對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低薪行業或重新調整職業期望。 在得知名校畢業的兒子將去火鍋店當服務員後,孫展的父母感到不滿,這讓他倍感壓力。孫展說:「畢竟,我讀書讀了很多年,上了一所相當不錯的學校。家人為我選擇這樣的工作感到尷尬,他們原本希望我成為公務員或當官。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暨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張珺表示:「目前中國的就業形勢確實非常艱難,所以我估計很多年輕人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期望。」她說,許多中國大學畢業生為了擁有更好的前景而選擇工讀更高的學位,但現實的就業環境卻打擊了他們。 擁有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碩士學位、現年29歲的吳丹,原本期望能在上海的金融業找到合適的職位,但因企業開出的條件和令她不滿意,最後沒有接受這些工作,最終不顧家人反對,選擇了從事運動按摩行業。 吳丹說:「就業市場真的很艱難。對於我的許多碩士同學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找工作,但找到工作的人卻很少。」 吳丹開始接受運動醫學培訓, 目前是上海一家運動傷害按摩診所的實習生,但這個決定讓家人難以接受。她說:「他們覺得我曾經擁有一個很好的工作,學歷背景也很有競爭力,不理解我為什麼會選擇這麼低門檻,需要做體力勞動的工作,薪水還那麼少。」 中國智聯招聘網發布的《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碩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3.2%,較2023年下降17%,也低於大學畢業生的43.9%。 近年來,中國大學畢業生面臨前所未有的就業挑戰。2024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1179萬,較2023年增加21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但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許多畢業生發現自己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張珺表示,中國的大學畢業生被迫改變對「好工作」的看法,很多中國公司,包括許多科技公司,已經解僱了大量員工,曾經吸納大學畢業生的經濟領域,如今提供低標準的工作條件,這些領域中的工作機會也在逐漸消失。
#中国就业
#青年失业
#经济低迷
#学非所用
#就業市場環境
#中國畢業生
#知名大學
#低薪工作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