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猛料】澳洲杨兰兰或靠认罪保命,不坐牢?结局要反转? 旅居悉尼的自媒体人司马库,8月14日在节目中从司法的角度分析了杨兰兰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 司马库认为,杨兰兰在8月15日的首次庭审中,最明智的选择是直接认罪,而不是坚持无罪辩护。 他强调,早期认罪不仅可以获得新州法律允许的最高25%量刑减免,还能让法官感受到她的悔罪态度,从而在量刑时给予更轻的处罚。按照他的推测,如果杨兰兰没有案底,积极赔偿受害者,并配合庭审,很可能只会被判缓刑,吊销驾照几年,外加罚款或社区服务。由于罚款在不入狱的刑罚中属于最高等级,他认为法庭倾向于选择罚款。同时,她还会被强制安装酒精连锁装置,防止再次酒驾,这样基本就能回归正常生活。 但司马库也提醒,如果选择无罪辩护,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几乎肯定会输,还会失去认罪减刑的机会。法官会认为她缺乏悔罪之心,从而判得更重,甚至可能被立即收监9到18个月。当然,除非出现重大程序错误、发现车辆机械故障、酒测仪器失灵,或者有新证人证明受害者也在酒驾,否则无罪辩护几乎没有胜算。 司马库自称,从高中起就义务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法律援助长达十年,与澳洲警察、检察官“斗争”,帮学生们“脱罪”。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然而,这一判断存在明显风险。首先,受害者George Plassaras的伤情极其严重——骨盆粉碎、脊柱重伤、多根肋骨断裂、脾脏破裂且可能截肢。这类“毁灭性伤害”在新南威尔士州司法惯例中,往往推动法院判处即时监禁,即便初犯也难逃实刑。其次,杨兰兰拒绝呼吸分析,根据NSW法律,该行为等同高浓度酒驾,不仅构成量刑加重情节,还会被法官解读为缺乏悔罪态度,与司马库设想的“积极配合”条件相矛盾。第三,案件已引发国际关注,涉案人身份与财富来源充满争议,在舆论和司法公信力双重压力下,法院轻判的操作空间将被压缩。 王笃然指出,此外,司马库的长期法律援助经验,主要集中在帮助中国留学生处理轻罪或初犯案件,与当前这种涉重罪、高曝光度案件的可比性有限。他自述的“帮人脱罪”经历,虽然显示出法律实务的操作技巧,但其立场天然偏向辩护策略,而非中立的法律风险预测。公众在参考时,应认识到该案存在不可控的政治、舆论及个案变量,仅依赖新州量刑惯例和辩护视角,可能低估实际情况。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 #妻子抑郁症发作伤夫被反杀 :丈夫被判无期 专家解读量刑】河南一名女子患双相情感障碍,因没有服用药物病情发作,在家中持水果刀将丈夫划伤。二人在屋内厮扯过程中,其丈夫老王恼怒之下将其反杀,随后报警自首。最终,法院判决老王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7月20日,针对这起案件,多位法律人士告诉记者,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正当防卫要因不法侵害存在而起,防卫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所采取的防卫行为其对象要针对不法侵害者,防卫是出于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防卫行为要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告诉记者,该案中,丈夫杀害妻子,被法院认定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无期徒刑。总体而言,案件的定罪量刑是合法合理的,需要分析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案件的定性问题:法院认定,丈夫将妻子绊倒后,多次砸击妻子头部致其不再动弹,妻子已没有再次侵害丈夫的行为能力。在此情况下,丈夫用耙子、锄头击打倒地后妻子的头部,可以认定为典型的故意杀人行为;丈夫供述其主观上具有杀害被害人的故意,因而定性故意杀人罪是准确的。二是关于防卫的认定问题。专家表示,本案的起因系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病情发作,持水果刀将丈夫头部划伤,并持续追赶,虽然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但面对其持刀伤害的行为,丈夫是有权利实施防卫行为的。但是,由于妻子是精神疾病患者,而且丈夫与妻子之间系夫妻关系(近亲属),因而丈夫的防卫行为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应遵循“退避—防御性防卫—进攻性防卫”的基本顺位。事实上,在丈夫将妻子绊倒后,妻子可能已经丧失了继续侵害能力,即便没有,以木凳将其击晕,已经属于最大限度内的防卫行为。如果像案件事实显示的那样,丈夫随后产生了杀人故意,并以耙子、锄头击打妻子头部,完全超出防卫可能涵盖的范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犯罪。法院基于被害人过错和自首情节,判处其无期,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要求。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5813954_121284943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5GU6ABm#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