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计算方法
关注
勃勃OC
1个月前
自然对数底e的发明,其实来自于人类对计算无止尽的追求 为了计算2的任意次方,比如说2^x(其中x是任意非整数且大于0),聪明数学家们想到了一个方法: 首先,把x变得非常小——比如把它除以1万,计算出2^(x/10000)的结果;随后,只需要把这个结果连乘10000次,就能重新得到2^x的值。 也就是说,2^x = (2^(x/10000))^10000,这从定义上说是显然的 为什么要先缩小,再放大呢?因为数学家们发现,当x特别小时,2^x随着x的增长几乎是线性的。也就是说,y=2^x的函数曲线,x=0 附近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条直线。 而那条直线的系数,经过大量重复的仔细计算,是0.693..... 也就是说,当x特别小时,2^x 约等于 1 + 0.693 * x;把这个数算出来后,再连乘1万次,就能得到原值。这就把原本不可能计算出来的指数(特别是当指数是小数时)给算出来。这其实是计算机发明之前,所有高精度近似计算的秘诀。 现实中,你当然不需要真的乘1万次;毕竟乘一次就是2次方,把两次方的结果自己连乘一次就是四次方,以此类推。最多只需要Log(10000),约等于13次而已 因此,数学家们对2的任意x次方创造出了一种非常神奇的算法: 2^x ~ (1 + 0.693 * x/N)^N ,只要N是一个非常大的数 但是,0.693这个系数放在前面,令每次计算确实大不方便,精度也有问题。不够“自然”。为了让上面这个式子看起来更自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元: 令 x = x' / 0.693 这样,就得到: 2^(1/0.693 * x') = (1 + x'/N)^N 将 2^(1/0.693) 提取出来,记为e,并把x'上面的小标去掉 就得到 e^x = (1 + x/N)^N,更严谨的: e^x = lim N->infinity {(1 + x/N)^N}。 这里的e就是所谓的“自然对数”的底,因为他让指数的计算近似公式看起来更自然 经过计算,不难得出 e = 2.718.... 由上可知:自然对数描述的是2^x在原点附近的斜率,是一个数学实体,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而不是一个人造之物 聪明的你学会了吗?
#自然对数
#数学史
#计算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个月前
自然对数e的发明实在是来自于人类对计算无止尽的追求 为了计算2的任意次方,比如说2^x,其中x是任意非整数且大于0,数学家们想到一个方法: 首先,把x变得非常小,比如把它除以1万,计算出2^(x/10000)的结果,最后,只需要把这个结果连乘10000次,就能得到2^x的值。 也就是说,2^x = (2^(x/10000))^10000,这从定义上说是显然的 是因为数学家发现,当x特别小时,2^x随着x的增长几乎是线性的,也就是说,y=2^x的函数曲线,x=0 附近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条直线。 而那条直线的系数,经过计算是0.693..... 也就是说,当x特别小时,2^x 约等于 1 + 0.693 * x;算完之后,再连乘1万次,就能得到原值 现实中,你当然不需要真的乘1万次;毕竟乘一次就是2次方,把两次方的结果自己连乘一次就是四次方,以此类推。最多只需要Log(10000),约等于13次而已 因此,数学家们对2的任意x次方创造出了一种非常神奇的算法: 2^x = (1 + 0.693 * x/N)^N ,N是一个非常大的数 但是呢,0.693这个系数每次计算确实又不方便,不够“自然”。为了让上面这个式子看起来更自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元法: 令 x = x' / 0.693 这样,就得到: 2^(1/0.693 * x') = (1 + x'/N)^N 将 2^(1/0.693) 提取出来,记为e,并把x'上面的小标去掉 就得到 e^x = (1 + x/N)^N,更严谨的: e^x = lim N->infinity {(1 + x/N)^N},更严谨的: e就是所谓的“自然对数”,因为他让指数的计算近似公式看起来更自然 经过计算,不难得出 e = 2.718.... 由上可知:自然对数描述的是2^x在原点附近的斜率,是一个数学实体,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而不是一个人造之物 聪明的你学会了吗?
#自然对数
#数学
#指数运算
#计算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Weiping Qin 秦偉平
4个月前
美国联邦政府精简机构裁员,遣散费一般如何计算? ChatGPT:在美国联邦政府中,遣散费(Severance Pay) 的计算基于雇员的基本工资和工龄,具体规则由人事管理办公室(OPM, Office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规定。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公式 遣散费的基本计算方式如下: •第一年工龄(每满一年):2 周基本工资 •第二年及以后(每满一年):1 周基本工资 •40岁及以上的雇员:每满一年工龄的遣散费增加 10% •最高赔偿限额:遣散费总额不得超过 52 周(即一年)工资 2. 示例计算 假设某联邦雇员: •基本年薪:$80,000 •工龄:15年 •年龄:45岁 计算步骤: 1.前 10 年工龄(每年 1 周工资)= 10 × $1,538(周薪) = $15,380 2.后 5 年工龄(每年 1 周工资)= 5 × $1,538 = $7,690 3.因年满 40 岁,每年工龄加 10%: •额外 10% = $2,307($23,070 × 10%) 4.总遣散费 = $15,380 + $7,690 + $2,307 = $25,377 如果计算结果超过 52 周工资上限,则按最高上限支付。 3. 其他影响因素 •工龄计算:仅限于连续的联邦雇员服务年限,不包括临时职位或合同工。 •基本工资:不包括奖金、加班费或特殊津贴。 •优先再就业(Priority Placement):如果雇员在领取遣散费期间接受了另一个联邦职位,遣散费可能被停止。 •不符合领取遣散费的情况: •如果雇员有资格退休,则通常不能领取遣散费。 •如果雇员因绩效或纪律原因被解雇,通常不符合资格。 4. 遣散费 vs. 退休金 •如果雇员有资格领取FERS 或 CSRS 退休金,通常需要在遣散费和退休金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雇员领取了遣散费,但在同一年度内被重新聘用为联邦雇员,通常需要退还遣散费。 总结 •遣散费基于工龄和基本工资计算,40岁以上的雇员可额外增加 10%。 •最长支付 52 周工资,但如果雇员符合退休条件或被重新聘用,可能无法领取或需要退还。 •遣散费与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续保等福利可以结合使用,但与联邦退休金不可同时领取。
#美国联邦政府
#精简机构
#裁员
#遣散费
#计算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