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困境

【多名教师曝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近日,有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反映,四川岳池县师达实验学校存在长期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问题。据称,该校自2024年1月以来仅缴纳了1个月社保,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该学校舒老师(化名)告诉记者,学校为某房地产集团旗下私立学校,因集团房地产项目巨额亏损后靠借高利贷维持运转,竟将今秋新学期收取的数千万学费全部挪用填补贷款账目,导致教职工自去年起持续被拖欠工资、社保仅缴1个月且公积金欠缴。面对教师群体多次仲裁、起诉维权及四川省教育厅介入沟通,学校仍以“集团困难”为由拖延,从9月起先后承诺国庆、10月20日发放工资均未兑现,仅部分发放数百至2000元不等,七八月及上学期欠薪仍未结清。虽然,近日被当地教育局出面下达“最后通关文牒”,明确要求必须于11月10日前完成欠薪发放。但舒老师说:“就算如此也不会有结果的,发不发又是另外一回事。”记者注意到,岳池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于近日通过官方渠道作出回应:经核实,教师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岳池师达实验学校所属的四川冬石教育管理集团公司因周转资金困难,导致部分教职员工的工资及社保被拖欠。学校已向集团公司汇报此情况,并正积极筹措资金,将陆续补发拖欠工资并缴纳社保和公积金。记者也拨打了岳池县师达实验学校的电话,校方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现在没有得到授权,没法接受你的那个电话采访。”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全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49800886_253235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bOEhfjOM#搜狐新闻
网友投稿: 我与“亦庄大厂”的23场官司 两年时间,我和北京亦庄大厂打了23场官司。从海淀打到大兴,从区法院打到北京高院。其中,劳动争议案件20个,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3个。总共包含,10个一审、8个二审、5个再审,以及部分诉讼的前置仲裁程序5个。诉求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履行、工伤认定、支付欠薪(工资、绩效、年假工资、餐补)、支付拖欠奖金(年终奖)、支付拖欠社保公积金造成的损失、支付错期收入被申报个税造成的损失(税率被迫提高)。这是一个打工人冒死发出的心声。。 你是否相信,21世纪已过去四分之一的今天,首都还有500强企业一方面对着媒体宣称自己员工都是正式工且享有社保待遇,另一方面因为欠薪和拖欠社保曾被属地劳动监察部门和社保中心下达责令文书和稽核意见书。截止发稿,在本人通过行政和司法途径维权两年后,该亦庄大厂已多次支付欠薪、支付拖欠年终奖、补缴社保(基数差和漏月)、补缴公积金(基数差和漏月)2025年下半年仍拖欠2024年部分月份社保(社保中心已立案稽核)。 在异地维权过程中,我遭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险些付出生命代价。在不止一个区的法院立案庭、一审法院、二审法院、高院、劳动监察、仲裁院、社保中心、公积金中心、税务局间几乎跑断腿,我两年累计行程超3万公里(每跨省进京一次往返至少300公里,至少进京100次),律师费和食宿出行花费甚多,也承受了极大的身心压力。 事情起源于2023年该亦庄大厂违法解聘(已于2024年终审判决其违法),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彼时亦庄劳动监察的上级单位)安排本人和亦庄大厂HR代表在其办公地址商谈,谈判未果后当晚本人自驾离开路上刚驶出北京便撞到货车轮胎(对方全责),险些丧命(当晚公安、交警、消防、120均到场)。后经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再审,最终判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再经劳动监察、社保中心、公积金中心投诉后,被拖欠的待遇被部分支付。2024年该亦庄大厂在收到二审判决后向本人发送待岗通知,每月仅支付1694元工资并拖欠2023年年终奖。本人遂向亦庄劳动监察投诉,经立案和现场笔录问询。劳动监察下达责令文书,部分工资被支付后,该亦庄大厂第二次违法解聘了本人!没错,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内,两次违法解聘(于2025年二审判决违法)。 无奈本人只好重复新一轮的仲裁和起诉,并在2025年再次恢复劳动关系,同时追回了部分工资、社保、公积金、绩效以及2022年年终奖差额和2023、2024整年年终奖,并重新核定了2022年至2025年社保公积金基数。 截至发稿,尚有1个一审,1个二审和4个再审案件未结案。但本人已决意冒险向大众讲出真相。 为防不测,本人在四个平台(黑底白标短视频+粉底白字长视频+蓝底白字图文+蓝底白字职场类图文)同步更新以下稿件计划,并每天发布一条动态报平安,如果我断更了,大概率是被跨省甚至已经人间消失。
【 #预付费退费难乱象调查 :按原价高价倒扣 花十多万买美容卡中途仅退三千】 不想继续上培训课申请退费,商家一番计算后,消费者竟还需倒贴钱?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南京夏女士花24500元在一家马术学院为儿子购买了50节马术课包,用完后续购20节花费9800元。后来,孩子因多次坠马产生恐惧不愿继续学,夏女士申请退还剩余13节课费用。该机构表示,退费需按880元/节的正常价计算已上课时。按此算法,夏女士不仅无法退款,还需补交15860元。这种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的情况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在预付式消费退费纠纷中,“优惠价充值、退费按原价倒扣”是常见套路。北京市民刘女士去年10月起在某美容院消费10万多元购买149次护理项目。据她回忆,美容院仅口头告知“优惠价”,未展示价目表、未签合同,付款汇入私人账户。刘女士接受55次服务后,认为护理效果与承诺相差甚远,且在出现皮疹时,去三甲医院就诊,皮肤科医生建议暂停美容项目,而美容院仍建议继续做项目。这让刘女士认为美容院既不专业也不负责,于是要求退还剩余90余次费用,约7万元。美容院却称,每次服务均搭赠保养套盒,退费需按原价扣除已做项目和套盒费用,最终仅愿退3000余元,且态度强硬,表示“随便你去投诉”。还有一些商家通过设置消费时效、捆绑其他服务等“隐形门槛”变相加收费用,阻挠退费。江苏盐城的李女士表示,她于2022年5月在盐城市某健身房花6000元购买了30节私教课程。2023年4月原教练离职。次月,距年卡到期仅7天时,新教练提出必须续年卡才能继续上剩余23节私教课。“私教课和年卡不是一回事。”李女士当即提出异议,她多次到店沟通要求在不续卡的情况下上完私教课或退费,均被拒。投诉调解未果后,李女士决定起诉。庭审中,法官调解提出健身房八折退费被拒。最终法院判决李女士剩余23节课可在一年内上完,无需续年卡。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遭遇退费难的消费者多优先通过12315等渠道投诉。然而,消协或主管部门通常只能与商家协商,面对强硬商家往往无能为力。消费者想要进一步维权需诉诸法律,但起诉耗时费力、成本高昂,迫使不少消费者无奈“认栽”。从“按原价高价倒扣”到“强制转卡”“设置隐形门槛”,消费者退费之路步步是荆棘。“难道为了几千元起诉吗?难道只有起诉才能要回钱吗?”成为许多受访者的共同心声。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7010205_260616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yBtnL4i#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