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

【爱康国宾坚称无责 CEO:别指望几百块钱什么病都查出来】7月30日,爱康国宾就此前引发热议的“女律师张女士十年体检未查出癌症”一事召开媒体说明会。爱康国宾表示,张女士造谣令员工深受伤害,已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爱康集团董事长张黎刚表示,为了维护爱康员工的尊严,为了给行业正名,爱康不得不做出这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会上,爱康国宾公开回应张女士体检报告,并表示根据现有公开信息,北大医院病例报告明确标注是早期肾癌,而不是张女士所述的晚期。爱康国宾相关负责人李秀池在说明会称,张女士在爱康国宾的十年体检均为北京律师协会提供的福利基础套餐。除2017年外,张女士没有自费购买任何特色或升级项目。李秀池表示,张女士2023年10月9日在北京爱康国宾西内门诊部参加健康体检,体检结果显示有肾错构瘤可能。爱康国宾建议“首次发现者需要做CT,以除外其他肾脏占位性病变”,李秀池称,“除外其他肾脏占位性病变”即是提示癌症可能性。爱康国宾还公布了张女士2023年10月9日在北京爱康国宾西内门诊部参加体检的部分报告,其中专家建议与指导部分显示:肾钙化灶和肾错构瘤可能。会上,爱康国宾还回应了“体检到底有没有用”这一问题。爱康国宾方表示:体检的核心是发现风险信号,而不是做出最终诊断。体检的意义是通过检查项目发现警报信号,及时去做更深入的检查。中国每年新确诊的癌症患者超过480万,爱康体检发现的有15000个,也就是说,中国每320位确诊的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是爱康发现的。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称,“大家想一下,大多数企业给员工做个体检,少的几百块,钱多的也就几千块钱,大家去医院看个病,你要诊断某个病,你们问问自己,大概要花多少钱。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多花几千几万块钱的时候,你认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吗?至于这样的模糊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公众对于体检与看病,没有明确的边界,导致公众对体检有很多误解。”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9106186_120347736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v0MAsVc#搜狐新闻
【患者吃了几天后发现护士给错药 要求医院赔偿10万元未谈妥?】一名女子近日向记者报料称,4月12日其母亲于西昌市人民医院出院时,护士将同病房另一住院患者的“出院带药”,误发给了母亲,导致母亲服用四天后出现耳鸣、手麻等症状。5月19日,西昌市人民医院群工办相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班医护人员确实给患者发错了药,医院也愿意按照当地相关标准承担检查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合理费用,但目前患者要求医院公开道歉并赔偿10万元,双方暂时未能谈妥。报料人介绍,母亲本次住院治疗,是因腰椎体爆裂性骨折手术满一年后,来西昌市人民医院骨科进行取除固定装置手术。母亲4月12日准备出院时,护士将“出院带药”送到了病房床头柜上,共有三种药,每种药都粘贴有患者信息和药物名称。因母亲不识字,护士还特意交代了用药次数和剂量。母亲回忆,出院时护士还交代过“出院带药”是六天的剂量。4月12日至15日服药四天后,母亲发现还剩很多,感觉六天吃不完。4月16日,有亲戚来看望时,发现母亲服用的药物标签上,并非是她的名字等信息,而是一位83岁男性患者的名字。爆料者出示的母亲所用药物照片显示,每种药的包装标签上有患者姓名、床号、记账号、性别,以及药物名称、用法和开药时间等信息,还标明“出院带药”四个字。药物标签显示,三种药分别是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国45)、塞来昔布胶囊(国3)、利伐沙班片(国5),患者是一名83岁男性,床号是41。而她母亲的年龄55岁,住院床号为43,药物标签信息完全不对。家人经核对确认药物标签信息有误后,便给当时住院的主治医生打电话说明情况,医生让立即停止用药,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1629957?serialId=1838b881f0af56ee9a02080c1dc0712d&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sPbx7d5a#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