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粮食问题
关注
朱韵和
4个月前
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粮食工作,“他为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运筹帷幄……从1960年6月到1962年9月,这两年零四个月里,他对有关粮食问题的谈话就达115次之多。他亲自一张一张地审阅粮食计划表,仅从1965年12月总理值班室退给粮食部办公厅的1960年到1963年的32张粮食 计划表看,每张表上都有总理的手迹,共994处。其中用红蓝铅笔作标记639处,调整和修改计划数字207处,在表格边上进行计算50处,批注文字和数字91处,修改表式7处。 例如《1962——1963年度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一张表,周恩来用红蓝铅笔作标记145处,调整和修改数字40处,在表格边上进行计算6处,批注数字70处,批注文字7处,整个表格密密麻麻地留下了总理的手迹,可见周恩来对粮食购、销、调、存计划是多么关心。 据当时中共粮食部党组书记陈国栋回忆说:“三年困难时期,我一个礼拜要去总理那里好几次,主要是谈粮食问题。他一般都是晚上找我们去,地点经常是在他的办公室,有时是晚上九、十点钟或深夜十一、二点钟去,谈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有时是凌晨两三点钟才去。”当时任粮食部副部长的杨少桥说:“在三年困难时期,我曾经同陈国栋同志一起去向周总理汇报粮食情况,周总理叫我给他打算盘,算细帐,总理亲自安排粮食。” 实际上,这几年是周恩来亲自安排粮食分配工作,是当时解决粮食困难的“总指挥”——国内1000万斤以上的粮食调拨,最后由国务院总理亲自定案。各大区的调剂粮、出口粮、储备粮、全国机动粮、全国救灾粮等,统归中央统筹调度,实际是周恩来统筹调度。基于此,不难发现,三年饿死人至少有3000多万,周恩来这个“粮食困难总指挥”“功不可没”。 ---把饿死人的真相告诉人民,才是时代的进步 作者: 和信价值
#周恩来
#粮食问题
#国务院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周林,贵州仁怀人,1950年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1950年6月任贵州省委常委,1956年7月任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周林在“大跃进”年代,高举“三面红旗”,在全省掀起了共产风、虚报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 据杨继绳先生的专著记载:周林“创造了两项影响全国的经验。一个是关于粮食 方面的经验。”当时贵州一些地方出现大量浮肿病人和饿死人的情况,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时候,“中共贵州省委在1959年8月27日,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了一份粉饰太平的简报。 简报主要内容是: 1.粮食问题,说粮食紧张情况,已经彻底得到解决”,“目前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抓紧粮食生产,确保秋收作物丰收”,“把粮食征购列为党委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2.市场问题:“上半年全省市场情况,总的讲是稳定的,日用工业品的品种,数量有了显著增加”,“商业工作还在进一步贯彻中央指示,反对右倾保守,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抓紧收购和销售……力争市场进一步好转,迎接国庆十周年”。 这一简报“毛泽东十分重视”,在1959年8月30日,以中共中央名义向全国转发《贵州省委关于粮食和市场情况的简报》,毛泽东作了长篇批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及反党分子完全看不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流是什么,他们抓起几片鸡毛蒜皮作为旗帜,就向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事业猖狂进攻,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近日我们收到很多省、市、区的报告,都是邪气下降,正气上升,捷报飞传,声势大振,如同贵州一样。” 当时正值庐山会议之后,毛泽东这个批示,与反右倾斗争和粮食问题联系起来,谁要说粮食困难,谁就被扣上“猖狂进攻”的政治帽子,从而加剧了人民的饥饿和死亡。 “另一个是,有大批农民在饥饿线上挣扎,贵州省委于1960年2月16日至18日,召开地、州、市委第一书记会议,主要讨论农村公共食堂问题。这个会不是解决食堂缺粮的问题,而是闭眼不看现实,向中共中央报告了《关于目前农村公共食堂情况的报告》,” 报告称:“我省农村公共食堂现有13万多个。是固定的或基本固定的,占80%左右”。接着总结了5个特点:“巩固地树立了贫农、下中农的领导优势;基层干部和党团员一律参加了食堂,和群众打成一片……以人定量,节约归己……食堂有了自己的生产,有了家底……有的已成为生产小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形成一个大家庭。这些地方,人民公社得到巩固……显示了食堂的优越性和重要性,确是巩固人民公社制度的主要阵地……为建设新村创造了前提条件。” 贵州省委这一报告,毛泽东极为欣赏,他在1960年3月6日批示,以中共中央名义再一次下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他在批语中说:“贵州省委关于目前农村公共食堂情况报告,写得很好,现发给你们研究,一律仿照执行,不应有例外。”毛泽东还说“贵州这一篇食堂报告,是一个科学总结”。 1960年是大饥荒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贵州饿死人最多的一年。当农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时候,贵州省却送上这样一份报告。这一批示,不仅害了贵州农民,也害了全国农民。 ---贵州的大饥荒年代 作者: 晏乐斌
#周林
#贵州
#大跃进
#三面红旗
#共产风
#粮食问题
#浮肿病
#饿死人
#杨继绳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