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科研人员
关注
云中月
3周前
密西根法院的一份起诉书 第一部分|海关对背包的二次检查 2025年6月,密歇根联邦法院收到这份由FBI特别探员提交的刑事起诉书。这份厚达25页的文件,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这篇文章除了几个描写真菌的单词比较难,通篇用简明英文讲了一个故事,英语初学者可以把它作为阅读材料,以下是我的解读。 想看原文的可以看 刘尊勇与简云青,是科研路上的一对旅人,却在背包与滤纸之间,走进了美国联邦刑法的正中央。 2024年7月27日,底特律国际机场。 刘尊勇站在入境通道前,双手搭着背包带,脸上挂着轻微的旅途疲惫。他来自中国,持B2旅游签证。 他对海关官员说,自己是来探望在密歇根大学工作的女朋友。几周时间,很快就走。 海关官员点点头。他们每天会问上百遍这种问题。但这一次,他们把他带到了农业检查区(Agriculture Secondary)。 在那里,检疫人员打开了他的背包,发现了几样奇怪的东西:几团皱巴巴的纸巾、几片圆形的 filter paper(滤纸)、一个写着手绘圆圈与编号的便签纸,还有四个塑料袋,里面装着颜色暗红的植物组织样本。 “这是什么?” “我不清楚……可能有人放进去的。”刘答。 几分钟后,他改口了。 “是 Fusarium graminearum。”他说,“是种真菌,用于植物病理实验。” Fusarium graminearum,在学术界被称为禾谷镰刀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谷物中的 agricultural pathogen。它会导致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发生“穗腐病(head blight)”,严重时可以摧毁一个国家的粮食收成。更糟糕的是,它还能释放 mycotoxins(真菌毒素),引发人和动物的呕吐、肝损伤甚至不育。 这是一种能毁灭农田的沉默杀手 silent killer。而在美国,这样的生物材料如果没有事先取得 USDA(美国农业部)的特殊 permit,是绝对禁止私自入境的。 刘尊勇承认,他知道这一点。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趣啦,他承认,他把这些样本包在纸巾里,就是为了海关不容易查出来。 他说,他要在密歇根大学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 实验室,用这些样本继续实验——他女朋友可以让他进实验室,有时甚至直接开门给他。 可这不是电影。美国法律写得很清楚:Smuggl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is a federal offense. 他的女朋友叫简云青,也是一位植物病原体研究者。她来自浙江大学,研究方向正是 Fusarium 属真菌。她先是在德州一所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后转至密歇根大学,继续相关研究。 在FBI的调查中,简否认知道刘带了真菌入境。她说她什么都不知道,不参与,不知情,不负责。 但调查人员从刘的手机中恢复出的 WeChat 聊天记录显示:他们不仅讨论了样本运输,还讨论了实验设计、离心机的状态、种子是否收到、peptides(多肽)的快递有没有送达。他们甚至谈到用鞋子藏样品,用书本夹滤纸,把编号标在圆圈里邮寄。 他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知道这样做违法。只是他们没想到,会在底特律的一个海关检查台,被查个正着。 “我不是恐怖分子。”刘说。 没人说他是。但美国法律不只惩罚炸弹客,也惩罚没有申报的滤纸。
底特律机场生物走私案:中国科研人员再涉案· 15 条信息
#密西根法院
#刑事起诉书
#FBI调查
#科研人员
#美国联邦刑法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1个月前
请问:航天公司要不要后勤部、行政部、总裁办、对外联络部、采购部、医疗部、内保部、优生优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部……70万英雄的航天人,科研人员6000人,为他们提供服务的69万4000人,没毛病啊!
#航天
#后勤
#行政
#科研人员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人民日报客户端
1个月前
习语丨“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科技工作者,对肩负科技强国重任的他们寄予厚望。
#科研人员
#潜心钻研
#心无旁骛
分享
评论 0
0
人民网-人民网-人民日报
1个月前
"咄咄逼人"的陈振华和他的科研人生
陈振华在试验现场。 彭建辉摄 午夜时分,军事科学院某部一间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研究员陈振华聚精会神地修改一项科研设施的建设方案。 “我们要积极对接实战需求,为强军兴军贡献科研力量。”陈振华深
#陈振华
#科研人生
#科学研究
#科研人员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个月前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任善成课题组诚招博士、博士后及科研人员(长期有效) 每年每人40万元左右
#海军军医大学
#上海长征医院
#招聘
#博士后
#科研人员
分享
评论 0
0
JohnZhangSV - 蓝天同名
3个月前
《自然》杂志的抽样调查,75%的科研人员打算离开美国,去欧洲和加拿大! 《自然》的问卷收到了1600个回复,超过75%的研究人员考虑离开美国,前往欧洲和加拿大。还好,他们没有首选中共和俄罗斯! 二战前后,美国因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而获得了军事、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引领全球80多年。现在,一个短视的商人、重罪犯要把他们都赶走了,美国的堕落无法逆转! ——我来美国的头几年做研究,曾经拿到过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国的offer,最后还是选择留在美国。没预见到美国会变成现在这个鸟样子,现在有点后悔了。 消息来源,《自然》文章链接:
#科研人员
#美国移民
#欧洲加拿大
#问卷调查
#人才流失
#美国衰落
分享
评论 0
0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3个月前
中国前科研人员涉间谍案对外兜售涉密资料 被判死刑
#间谍案
#泄密
#死刑
#中国
#科研人员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4个月前
耶鲁大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副教授王思远(Siyuan Wang),曾获得2019-2024 年 NIH 主任新创新者奖,他在X上说: “我的华裔美国同事,在德克萨斯州的公立大学,比如整个德克萨斯大学系统,包括MD安德森癌症中心,现在被要求在前往中国探亲前提前报告,并在旅行结束后提交详细的行程汇报…” 他转述一位同事的话:“我们从去年12月开始在德克萨斯大学实行这个规定。我当时有一次个人旅行,并告知了我的部门。然后,根据行政命令,我还需要每天写一份报告,记录我的行程和见过的人。(第一天,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第二天,和哥哥去购物……)。”
#耶鲁大学
#王思远
#NIH奖项
#美国高校
#中美关系
#德克萨斯大学
#旅行限制
#华裔美国人
#科研人员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新京报
4个月前
被问DeepSeek 中方代表: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科研人员
据@CCTV国际时讯消息,中国是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当地时间2月3日中午,北京时间今天(2月4日)凌晨,中国常驻联..._新浪网
#DeepSeek
#中国科研
#中方代表
#科研人员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