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女性主义
关注
dontbesilent
3周前
当我试图用女性主义的理论,去分析小红书上的女性成长文案,发现根本无法分析 😂 因为你仔细一看,发现文案里面的每一条观点都是反女性主义的,都是浓浓中年老登味儿 😂 原文:"永远不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 凯特·米利特提出"个人的即政治的",核心就是揭露个人遭遇背后的权力结构。贝尔·胡克斯明确指出,承认自己是受害者不是软弱,而是认清压迫结构的第一步。 原文:"你遇人不淑,不要抱怨我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这样对我,而是要想着我又学到了一些识人的经验" 凯瑟琳·麦金农在反性骚扰法律理论中明确:当女性遭受伤害时,责任在施害者,而非受害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批判的正是这种要求女性不断自我审查、自我限制的逻辑。 原文:"你在工作里升职失败,不要怪自己能力太差,也不要嫉妒其他同事,而是想着我终于找到了我薄弱的地方" 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中指出:当女性在职场遭遇不公时,问题往往不在于能力不足,而在于系统性的性别歧视——玻璃天花板、同工不同酬、性别刻板印象。 原文:"一定不要去看这个事情里面你不能改变的那一部分,比如说已经发生的结果,比如说无法改变的原生家庭"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反复强调:女性的处境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必须通过集体行动改变社会结构,而非仅仅调整个人心态。 原文:"把希望寄托在外界,你只会掉在负面情绪里" 苏珊·B·安东尼和艾米琳·潘克赫斯特通过集体运动争取选举权,她们的成功证明:改变外部制度比调整个人心态重要得多。奥德丽·洛德说过:"主人的工具永远无法拆毁主人的房子。" 原文:"当下就是最好的状态,我的状态就是我的风水" 艾米琳·潘克赫斯特领导的妇女参政运动,正是因为拒绝接受"当下的状态"。女性主义的核心是通过集体行动拆毁压迫结构,而非让被压迫者调整心态来适应压迫系统。
#小红书
#女性主义
#反女权
#个人心态
#社会结构
分享
评论 0
0
Sagêr Gyaebo ♂⚖️ 萨格杰布
3个月前
(接投稿)女性主义者的沉默。
#女性主义
#沉默
#社会观点
分享
评论 0
0
Yunchao Wen 💙💛
7个月前
黄石系列实在太强了。其说是保守主义的颂扬,不如说是女性主义的赞歌。
#黄石系列
#保守主义
#女性主义
#赞歌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
8个月前
国际妇女节:海外中国女性主义者藉“另类脱口秀”反抗父权
十年前,中国女权行动人士在“五姐妹事件”中遭到打击,几乎销声匿迹;十年后,一些出走海外的女权主义者和年轻一代发起“女权开放麦”找寻自己的声音——这种“另类脱口秀”成爲她们手中自我赋权、自由表达的武器。
#国际妇女节
#女性主义
#中国
#脱口秀
#父权反抗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0个月前
但是男人贡献了肌肉和阴茎。 这不就够了吗?
#性别角色
#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
#男性特权
#社会刻板印象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王月眉
11个月前
女性主义电影《好东西》为何能在中国大获成功
《好东西》已连续三周占据中国票房榜首,甚至赢得了中共喉舌的赞扬。该片的大受欢迎反映了中国审查制度的不可预测性,以及观众对以女性为主的故事日益增长的兴趣。
#女性主义
#电影
#好东西
#中国
#成功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艾莎
1年前
在由男性统治的中国,“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
中国官方提倡传统的女性角色,削弱女性在职场上和政府中的作用,但中国各地的女性群体正在不动声色地找回自己的身份认同。她们在沙龙和书店中勇敢表达,探索女性力量。
#女性主义
#性别平等
#中国
#社会变革
#文化
#女性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