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全球变暖
关注
Yaxue Cao
2周前
世界在燃燒,我在後院看西紅柿。和辣椒。
#世界危机
#自给自足
#园艺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新华网
3周前
新研究:气候变化速度远超珊瑚礁迁移能力
新西兰和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珊瑚礁向高纬度海域迁移的速度远不及气候变暖的破坏速度,很多珊瑚礁的生存窗口期可能不足80年。
#气候变化
#珊瑚礁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Jess 今月定将照后人
3周前
午餐时,吃素的瑞典同学谈起了动物打嗝如何加剧全球变暖。 苏丹同学听完,说:“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理解。”他的家乡正在经历战乱与饥荒,连水都成了奢侈品。 那一刻,我看见了“位置”与“共情”之间的鸿沟。 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个中国人站在国际舞台上谈“共同的未来”时,有人听见了希望,有人只觉得刺耳。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余裕谈论“未来”。 ——— 在资源富足、社会稳定的语境中,人们更容易发展出普世主义的想象——谈理想、谈地球、谈命运的联结。 但在另一些生活语境中,食物、生存、迁徙,甚至一个身份证件的合法性,才是无法回避的焦虑。 我们能谈多远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现在。 所以,当共情从特权位置流出时,它的方向就是错位的,也一定是会被拒绝的。 很多精英、留学生、中产阶层,在国际化环境中受益匪浅,能快速与普世语言建立情感连接。但他们也容易误以为,这些理念对所有人都天然合理。 他们说:“我能理解,为什么你不能理解?” 但,“能不能理解”从来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生存权限问题。 ——— 很多人正在用这种“特权式共情”规训网友,他们不去理解网友的愤怒,而是要求网友安静、配合、温柔、感恩。 这不是真的在共情,而是在抹平差异、掩盖不公。 为什么说这是规训? 因为当特权者试图将自己的理念推广为“全人类应该接受的共识”,就从“共情”滑向了“道德强加”。 就像一个能自由选择食物的人,认真告诉另一个正在饿肚子的人:“你应该吃得更环保一些。” 在这种语境下,“共情”失去了理解的基础,变成了一种带有隐性压迫感的叙事——你不仅不理解他们的困境,反而用你的标准评判他们“不够文明”“不够理想化”。 它在以温和的面容施展暴力——以“我为你好”的姿态,掩盖了“我不愿看见你真正需要什么”的事实。 ——— 在苏丹同学说完之后,瑞典同学回复道: “这其实是我们瑞典的特权。能选择吃素,意味着我们有充沛的资源。 而我在你面前谈这个,是不太体面的。”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理念高尚而自我拔高,而是退了一步——让出了叙事的主导权。 这是一种边界意识,也是真正的共情:不急于传播理念,而先识别结构; 不强调我“站在你这边”,而是承认我“从没真正站过你那边”。 所以你看,想要建立真实的对话,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放下自我感动、承认差异、倾听诉求。 还有,别光说理念,如果可以,就做点什么。 至少的至少,也请不要站的高高在上的教育别人。 ——— 共情的力量,不在于说出多么高尚的理念,而在于理解对方的处境,尊重对方的需求; 也不是让所有人都“统一语言”,而是先承认——我们不是从同一个起点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开始谈论“共同的未来”,而不是把它当作特权者自我感动的投影,或是由少数人命名、由多数人承担代价的明天。
#全球变暖
#战乱
#饥荒
#共情
#中国
#国际舞台
#资源富足
#社会稳定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网
1个月前
世界气象组织:五年内大概率再迎“最暖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五年内大概率再迎“最暖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
#最暖年份
#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搜狐新闻(镜像)
1个月前
【地球“发烧”或成常态 气温上升超1.5℃的年份将变得司空见惯】据红星新闻报道,英国气象局的亚当•斯凯夫表示,该机构收集了全球、区域和国家的数据集,作出的预测“令人震惊”。预测结果表明,气温上升超过1.5℃的年份(首次发生于2024年)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据科技日报报道,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平均水平高出约1.55℃,首次突破了2015年《巴黎协定》所设的“1.5℃”温控目标。英国气象局气候影响研究负责人、埃克塞特大学教授理查德•贝茨称,“未来五年,将有更多的人面临严重热浪的风险”。此外,随着气温升高,大地干燥,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野火,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罗姆表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使世界每变暖0.1℃,人们将经历更频繁和更极端的气候灾害:除了热浪,还有干旱、洪水、火灾、飓风和台风。气温升高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还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将暴露在极端高温下。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3968152?serialId=49cb80cf7c177667e5c0efc268942db4&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tWEOpGCk#搜狐新闻
#地球变暖
#气温上升
#巴黎协定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网
1个月前
研究:全球变暖将使粮食主产区气候风险升级
研究:全球变暖将使粮食主产区气候风险升级-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主产区
#气候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新闻
1个月前
40℃以上!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防暑指南已备好→
今天(21日),受高空暖脊影响,山西省临汾市高温天气持续,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7℃以上,其中多个县市区的最高温度将达到40℃以上。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台已经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大宁县、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洪洞县、曲沃县、霍州市,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高温预警
#防暑指南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央广网-新华网
2个月前
2024年极地气温较常年略高 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
中国气象局28日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
#2024年
#气候变暖
#极地气温
#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新华社
2个月前
欧盟气候机构:3月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创历史同期新低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8日发布报告说,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今年3月降至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平,3月也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气温第二高的3月。
#欧盟
#气候变化
#北极海冰
#历史新低
#环境保护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3个月前
研究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至80万年来最高水平
#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
#二氧化碳
#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环球时报
3个月前
美媒:研究称全球变暖削弱太空自净力
多年以来有关全球变暖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算得上是世人皆知,但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变暖还深深影响着太空安全——大自然清理环绕地球轨道高速飞行的太空碎片的速度会越来越慢,让运行在这些轨道上的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安全受到威胁。
#全球变暖
#太空
#自净能力
#环境研究
#气候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Kiran
4个月前
如果你不理解碳排放的实际意义的话。 近20年上海的夏天平均气温上升了1.5度,巴黎1.4度,纽约1.8度。 全球变暖也不是温带气候的德国人先难受。 大家一起再烧二十年天然气,等着6月份海南人润回东北了。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碳排放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4个月前
新研究显示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
英国《自然》杂志19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相当于每秒钟有大约3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冰融化。
#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
#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
分享
评论 0
0
猫神
4个月前
川普老头这个观点我是同意✅并且支持⬆️的:“这些傻瓜谈论全球变暖……到355年后,海平面可能会升高1/8英寸……而在这期间,我们正在把财富花在这些愚蠢的事情上。” “风能不起作用。它非常昂贵,杀死鸟类,摧毁周围的一切……它是最昂贵的能源。然后每九年,你就得更换一次涡轮机。” 👍
#川普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风能
#能源消费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网
5个月前
美航天局: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地球正持续变暖
美航天局: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地球正持续变暖-
#美航天局
#2024年
#最热年份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徐思远 | God wills it
5个月前
这是气候变化吗?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环境保护
分享
评论 0
0
End Wokeness
5个月前
Hey look, it's Señor 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
#环境
#全球变暖
#气候危机
#生态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Johnny Midnight ⚡️
5个月前
Arson is not global warming!
#纵火
#全球变暖
#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犯罪
分享
评论 0
0
Inty热点新闻
5个月前
联合国报告称,2024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温已超过1.5摄氏度的升温阈值。
#联合国报告
#气温升高
#最热年度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只配抬杠
5个月前
我们吃烤地瓜,这几位要吃烤地球。
#环境保护
#全球变暖
#生态危机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新华网
5个月前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10日确认,2024年成为自1850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
#欧盟
#气候变化
#2024年
#高温记录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新华社
5个月前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2024年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新华社快讯: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10日说,2024年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多项关键气候指..._新浪网
#欧盟
#气候监测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记录年
分享
评论 0
0
蕭茗
5个月前
川普为什么要格林兰岛? 1月7号,川普在海湖庄园宣布了他的主要外交政策计划,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其中一条是他要让丹麦把格林兰岛卖给美国。我认为,这个举动意义重大。他主要针对的是中国。 首先在商业上,格林兰岛在北极圈内,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冰层正在融化,格陵兰岛的地理位置对控制北极航线至关重要。未来,这些航线可能成为连接亚欧与北美的重要通道。 另外,在军事上,美国在格陵兰岛有一个军事基地,是北约最北端军事基地,具有战略监视和导弹预警功能。如果完全掌控格陵兰岛,美国可以进一步巩固在北极的军事主导地位,震慑俄国。 最重要的是,格陵兰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稀土矿床之一,稀土对于芯片和电动车电池制造至关重要。现在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全世界90%。全美国只有一家稀土生产厂。 因此,如果中国和美国交恶,中国实行稀土断供,那么美国就会陷入拿不到芯片的困境。这是重大的国家安全隐患,是美国头上的悬剑。因此,川普一定要把格林兰拿下来,对这个问题来一个彻底的解决。 川普的方式很粗暴,而丹麦和格林兰都表示不会卖给美国。川普说,不卖就加关税。可以看出,他保护或争取美国利益的决心一点不隐藏。川普的第二个任期看起来要让世界坐上过山车了。
#川普
#格林兰岛
#北极航线
#中美关系
#地缘政治
#军事战略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阿橡
5个月前
中国气象局:2024年平均气温再创历史新高 较常年偏高超1℃
#中国气象局
#2024年
#平均气温
#历史新高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分享
评论 0
0
Luke de Pulford
6个月前
China has caused more global warming than the 27 EU states combined. Tired of hearing politicians say how important it is to "cooperate with China on climate change". It's like asking the arsonist to help you put out a fire.
#中国
#欧盟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政治合作
#气候责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