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

颗粒归仓? ——从公义到公共 中国人为何总是建不起真正的公共机构,两千年来一直匍匐于强权之下?因为中国人没有公义精神。 中国人自古讲勤劳,讲节俭,但几乎不讲公义慈善,不讲对人的慷慨大度,优良制度文化因此缺了一角立不起来。 比如收割粮食,中国人一向讲“颗粒归仓”,知道欧洲人讲什么吗?他们讲“边角的庄稼不要割,留给穷人”,这条原则出自圣经(《利未记》23:22)原话全文是: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圣经里有大量的鼓励人慷慨行善的经句: •申命记 15:10-11 “你总要给他,给他的时候心里不可愁烦;因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一切所行的,并你手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伸手。” •箴言 11:25 “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 · 使徒行传20:35 “我凡事以身作则,教导你们勤奋工作,帮助软弱的人,并牢记主耶稣的话,‘施比受更有福。’” 中国古代智慧要么是诡诈,要么是世故,几乎没有讲公义慈善的,不讲公义,怎么会有公共呢? 我们的古人跟基督徒相比,真是一帮土鳖啊! •箴言 19:17 “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 •约翰一书 3:17-18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悯的心,神的爱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哥林多后书 9:6-7 “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 •哥林多后书 8:9 “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 •路加福音 6:38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朱韵和
6个月前
上世纪二十年代,广东一位曾被卖作童养媳的贫苦农家女萧月华为追求妇女解放,投身当时席卷中国南方的大革命高潮,参加了中共革命。1933年在中共的红色根据地江西瑞金,这位正当23岁花样年华的革命女子与33岁的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结为夫妻。 萧月华不愿嫁给这个陌生的西方男子。她在中国土生土长,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不懂外语,是个土包子,与李德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教养格格不入,在精神情感方面,甚至日常生活都无法沟通。但正值壮年的单身日耳曼男子李德雄性荷尔蒙旺盛,他需要一个性伴侣,因此萧月华的领导告诉她,这是革命的需要,她必须配合,结果这位革命女子只得含泪接受“组织下达的革命任务”,白天与其他女同志一样干革命,晚上则到李德窑洞为他提供性服务。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让她饱受屈辱和痛苦,直到洋人丈夫找到新欢,才离婚解脱。 而这样被组织安排为国际友人充当性伴侣的革命慰安妇并非萧月华一个孤案。此外已知的,尚有为1940年抵达延安的日本共产党头子野坂参三充当临时夫人中国革命女青年庄涛的故事。野坂参三到延安已年近半百,他有性需求,但妻子留在共产国际红都莫斯科,中共因此为他安排了在中联部工作的庄涛与他同居。时年庄涛仅24岁,年轻貌美。在庄涛服务野坂参三6年后,这个日共头子丢下了她,乘坐专机飞莫斯科,打道回国,两人从此永别。 在延安时候有两个苏联专家向中共当局要求提供“临时夫人”,还说回苏联不会带走,而中共当局竟然也答应了,为专家挑选了两个女子,, 派驻中国的苏联外交官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在他的《延安日记》写道,毛泽东很关心他,问“看上哪个姑娘没有?”然后就派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到他的窑洞为他迭被铺床。 在传统意识中,卖淫这类性交易一直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只要是双方自愿,出于自由意志,一方愿卖一方愿买,银货两讫,其实无可谴责。但在中共这种慰安妇模式中,并非完全自愿,而且强势的一方能够获得免费的干净的性,另一方则往往是无偿付出,比妓女还不如。 “比妓女还不如”这句话,不是我发明的,是毛泽东的一位性伴陈惠敏自道被毛性剥削经历所说的。陈惠敏(又名陈露文)是中共解放军空政文工团的舞蹈演员,一位文艺兵,常和孟锦云、刘素媛、邵锦辉等空政的女文工团员到中南海伴舞,最后都成了毛泽东的床伴。文革后,陈惠敏和孟锦云曾一度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失去自由,原来两人曾私下发牢骚,指责毛性剥削她们,因而被刘素媛告发。 文革开始后,陈惠敏这些毛的性伴侣,白天参加文革,晚上还要去为伟大领袖免费服务,心中顿感不平。陈惠敏和几个女友私下发牢骚,提到为毛免费服务时说:“我和孟锦云一起议论毛主席,说毛像皇帝,三宫六院,我们算什么?是妃子要册封,是妓女要收钱,是舞女要好玩,我们什么都没有。刘素媛听到后,连夜去向毛报告,毛听后只说了两个字:造谣!就把孟锦云和我抓起来,打成现行反革命,遭到毒打,我被送去东北。说我们反对毛主席。”(见金钟文《毛泽东的情人自白录》) ---用革命外衣装饰的包办婚姻 ——几个红色慰安妇的故事 作者: 蔡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