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专制社会
关注
Ignatius Lee
1个月前
在很多开放社会,欲望经济绝不仅仅是众多经济环节的一个部门,还是刺激跟推动其他产业繁荣兴盛的部门。这是自由经济体得以保持长期繁荣的秘密:它不压抑人性,还允许欲望经济给社会注入发展动力。 专制社会和半开放社会很少有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繁荣的先例,中国也不是什么例外。这种社会类型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繁荣的一部分原因就出在:一边严厉压抑人性、打压欲望经济,又一边希望经济保持长足发展动力。 包括中国在内,几乎没有专制社会和半开放社会具有充足的内需消费活力,这个活力不仅仅是因为贫困程度惊人——根据2023年中金报告,中国13亿人口(占总人口比92.62%)才拥有国家总财富6.98%——还因为政权成体系地压制人性和欲望经济,无法刺激消费动机和社会活力。 但是不要指望专制政权愿意解放人性和允许开放欲望经济,这与专制政权的道德禁欲主义取向自相矛盾,甚至可以说是挑战道德禁欲主义(尤其是极权国家特色)。用欲望经济挑战禁欲主义就是挑战极权国家。这就如同说要在极权国家实现消费需求旺盛和禁欲主义,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欲望经济指什么呢?它不仅指性萧条摧毁的相关产业(不只是性产业,还包括生育与婚恋可能带动相关消费产业),还包括允许人性得到合理表达的其他产业及相关渠道(比如文艺创作和社会上升渠道多样化,乃至不受政权过度干预、过度控制的市场经济本身也是对欲望经济的自由引导)。 不要只盯着性萧条,欲望经济才是极权国家的生存悖论。
#欲望经济
#开放社会
#自由经济
#专制社会
#中国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应该说在‘无为事件’中,张恺帆的决然一跳,也决非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匹夫之勇,更不是在揣测圣意,做一次仕途上的豪赌。无为人和其他人,至今说到张恺帆和‘无为事件’,依然对恺公充满敬意,就是知道那时张恺帆,是明知‘无为放粮’是忤逆了一言九鼎的毛泽东,与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方针背道而驰的。 尽管现实是中央农业政策已完全失败了,但在专制社会里,地方官员决无可能改变中央决策,弄的不好不但改变不了现实,反而可能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张恺帆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是知道这些规矩,有人称之为‘血酬定律’的。知道了为何还要逆‘龙鳞’而行?这或许是张恺帆和‘无为事件’,旧事重提原因之一。 迫使张恺帆奋力一搏的直接原因,是张恺帆面对无为饥民的苦苦哀求,和满乡戴孝的乡邻,尤其是因大批死人,乡人无力深埋,而处处散发出的尸臭。据《张恺帆回忆录》记载:“……我们进入无为,第一镇是石涧,路上行人没有一个不带拐棍的,村上的小孩子瘦得不成人形。到农户家里看看,大多数躺在床上,呻吟不绝。无为许多人认识我,都向我下跪:张省长,救命!我们还不如鸡,鸡一天还有两把米。听说上头规定每人每天二两原粮(稻、麦而非米、面),能发到我们手里也好。发给食堂,层层克扣,我们就一点见不到了。‘张省长,把自留地还给我们,我们也度度命。’我到石涧区沿河梢村,全村十几户人家就有九个孤儿!农民家里,第一个饿死的,家里人还给他弄几块板,钉个棺材。第二第三个饿死的,就只用竹床或门板抬出去。第四第五个就更惨了!惨不忍睹!病人抬死人,埋的不深,没有劲挖,天又热,沿途常闻到腐尸的臭味……”(回忆录346页)面对家乡父老如此凄惨的现实,如果你是张恺帆,手中还有一点权力,只要你的良知,还未泯灭,你还能无动于衷吗? 其实说什么‘张老k大闹无为’,全是批张时夸大之词。张恺帆出身农村,又是个务实之人,知道当务之急是什么。首先是解散人民公社食堂,把农民应分的口粮,发到农民手里;把非法‘平调’出去的房屋还给农民;把没收的自留地还给农民,抢种晚秋和胡萝卜等快熟农作物救命;把关闭的集贸市场重新开放,允许农民捉些小鱼小虾,活跃市场。就是著名的‘三还原’。条条都是活命政策,件件都在温暖农民的心。张恺帆两次在无为召开四级干部会,加速实行上述救命措施,也确实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使濒死的乡村,迅速恢复了生机,饿死人数快速减少,农民们有点像人一样活着了。‘张青天’的名字也被叫开了,那是众望所归! 然而,农民们欢呼了,推行极左路线的恶吏,无为县委书记姚奎甲犯愁了,他知道自己治下,饿死了这么多人,在古代是要下油锅烹了的。但他有恃无恐,他是紧跟毛泽东和曾希圣的,再死多少人,只要路线正确就没事。而张恺帆别看你做了多少好事,但路线错了一切都错了。于是一纸黑状,送给省长黄岩,黄岩急送给正在庐山上围攻彭德怀的曾希圣。曾也马上呈送正大发淫威的毛泽东。这才有了毛泽东关于张恺帆无为问题的凶狠批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中央委员会里有,……省级也有,例如安徽省委书记张恺帆。……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蓄意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分裂共产党,在党内组织派别,散布他们的影响,涣散无产阶级先锋队,另立他们的机会主义党。毛泽东8月10日(1959年)” 毛的批示当时即转发全国的,随即又扩大了反右倾斗争,加速了共产风肆虐,更多的百姓是在毛的批示后被饿死的。所以说‘无为事件’不是一件局部的伤害,而是全国性人祸大饥荒,重要的一环,有很重要的标本意义,永不过时! ---惨烈的安徽大饥荒 作者: 茆家升
#无为事件
#张恺帆
#大跃进
#毛泽东
#中央农业政策
#专制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