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前
中国自来水跟日本自来水的区别,ChatGPT这样说:“中国自来水和日本自来水在水源保护、净化处理、输送系统、标准体系和用户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做个对比: ⸻ 一、是否可以直接饮用 •日本: 自来水几乎全国范围都可以直接生饮。政府明确鼓励生饮,学校、餐馆、家庭、公共场所普遍使用自来水直接饮用,水龙头处无需再烧开或安装净水器。 •中国: 虽然自来水出厂时符合国家标准,但由于管网老化、二次供水不规范,绝大多数地方仍不建议直接生饮,普遍需要烧开后饮用。部分高标准小区或试点区域除外。 ⸻ 二、水质标准和监管机制 •日本: •自来水标准比世界卫生组织(WHO)还要严格,包括51项核心指标和106项附加指标。 •水务公司多为地方政府运营,高度自治,严格监管。 •日本厚生劳动省定期抽查,各地自来水公司定期公开水质检测报告,公众可随时查阅。 •中国: •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涵盖106项指标,近年已逐渐接近国际标准。 •实际执行中存在地方执行力差异、监管盲区和信息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很多地方用户无法查到实时水质信息。 ⸻ 三、管网与二次供水 •日本: •城市管网普遍使用不锈钢或防腐材料,几十年如新。 •绝大多数地区没有“二次供水”(即中转水箱),自来水从净水厂直接通过管道供至用户家中。 •即使有水箱,也依法定期清洗并接受政府监管。 •中国: •很多城市仍使用老旧铁管或塑料管,存在锈蚀、沉淀、渗漏风险。 •大多数高层住宅、小区都有“二次供水”,水箱清洗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成为水质变差的重要环节。 ⸻ 四、用户习惯与文化差异 •日本人: •从小习惯喝冷水、生水。 •对水质信任度高,自来水被看作“可以直接喝的资源”。 •即使是洗米、冲茶,也直接用自来水。 •中国人: •习惯“喝热水”,且根深蒂固地认为自来水必须烧开才安全。 •自来水多用于洗菜、做饭,日常饮水则更信赖瓶装水、桶装水或净水器。 ⸻ 五、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 •日本: •水厂采用先进的多重过滤、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等工艺,确保口感与安全性。 •水压稳定、服务周到,用户几乎察觉不到水质问题。 •中国: •一线城市水厂逐步升级,但二三线城市仍存在设施陈旧、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某些地区停水、爆管、混浊等问题仍较常见。”
2/6/25: 回家探亲有感 整个春节期间,我都在中国陪伴家人。通过VPN每天都能看到特朗普闹出的笑话。作为一个美国公民,除了觉得羞耻,我已经无力再批评或嘲弄他了,真可谓悲哀莫过于心死。 先说一些好的方面。我的家乡在一个内陆的地级市。跟5年前相比,我看到了国内的基础建设的进步。城市道路整洁、宽敞,绿化也不错。农村的道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与村之间有双向柏油路,水泥路面和自来水通到每一户人家。政府之所以这么做,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通过基建拉抬GDP吧。 农村的合作医疗让农民看得起病了。我的一个表姐因心血管疾病住院,大部分得到了报销。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了,由于每家都有人在外打工,他们的生活都还过得下去。真正的农民到了60、70岁有一点点聊胜于无的补贴。曾经当过一点公职的人补贴高一些,比如曾经的赤脚医生每个月能得到600元人民币的补助,而70年代开始担任民办教师的人被纳入退休公务员的行列,每个月的退休金也5000多元了。 不好的方面是人民看不到希望,怨言很多,特别是知识分子和官员们。他们普遍反映政府部门都在躺平,每一个人都不敢做事,得过且过。官员们给习近平起了个外号叫“村长”,大家都在装模作样听他发号施令,其实他不知所云,官员们也不知所措。从仍然在体制内的亲戚和同学处得到的消息是人口在萎缩,房地产难以起死回生,县和下级单位的公务员们发工资困难越来越大。政府筹集资金的办法仍然是卖地:把土地卖给城投公司(仍然是政府的),而城投公司从银行贷款,也就是变相地从银行贷款维持政府部门的运转。一个从银行资深官员的位置退休的同学说:她很担心再过几年,中国的退休金就会断流。 还有一位同学的亲家是总参的退休高级将领,据说军队内部遭到整肃的高级军事将领的人数之多远超外界所知。 另一位朋友是副市级官员。他说拜登老辣,团结欧亚盟友让中国腹背受敌,很难受。现在中共对特朗普已经很了解,认定他不过是个鼠目寸光、贪图小利的商人,没什么理想,也不在乎盟友。中国唯一要提防他的是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其它的不足为虑。他认为特朗普的这四年是中国通过欧洲和日韩向外发展的机会。 真没想到,美国的好日子就这样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