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国的双标简直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还记得希拉里·克林顿的“电邮门”吗?川普当时说她应该坐牢。那时候,共和党人的联邦调查局局长,不得不立案调查,但最后在大选前几天宣布不予起诉。 后来轮到川普第一次上台,他内阁里的人也都用私人电邮地址处理公文,包括他在白宫担任高参的女儿和女婿。 而川普离任时,还把几箱最高等级的机密文件搬回家里。 这次更不得了:国防部长竟然用社交媒体发布作战方案,群里还有他的老婆和兄弟。要不是有记者被误拉进群聊,公众根本不可能知道。 最终连一句正式的道歉都没有! 再说这个周末德州南部的洪水,已经造成超过50人死亡,其中15人是儿童,还有27个小女孩下落不明。 听不到骂共和党的德州州长的任何声音。还记得他们当年是怎么骂民主党的加州州长的吗? 川普在刚通过的法案里,已经砍掉了大量气象研究和预报的经费,还计划取消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 以后美国不知道还要因为自然灾害死多少人? 说实话,加州的山火很难预测,但德州的洪水是可以预测的。那一带前两天降雨量那么大,而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低洼地区。 我去年底在那里坐过火车,也做过汽车。那里风景的确如画,有一个旅游胜地,叫做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河边的酒店和餐厅都非常漂亮,可能现在已经被淹了。 照片:当时在酒店大堂拍的照片
川普的选择性执法 这不仅违法,也违反道德。移民执法部门一直把目标对准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却对旁边同样拥有大量无证移民的德克萨斯州视而不见,弗罗里达州也同样有相当数量的无证移民。 加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州,单独拿出来,在全球都能排到第四或第五。想搞垮加州经济,难道这就是川普的真实用意?过去三次总统大选,川普在加州都输得裤子都没了,票差超过20%。 如果华人移民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以看看中国的“反腐倡廉”。反来反去,最后被抓的往往是政敌,而跟自己站在同一条线的哥们儿,从来都没事。 那边并不是真的想解决腐败问题,这里同样不是真的想解决移民问题。 如果川普真心想解决移民问题,目前掌控了白宫、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时候,理应通过立法途径彻底解决,而不是靠选择性执法。 我希望看到更多洛杉矶人站出来抗议。他们令我想到,当年的香港人、当年的北京人,是如何面对暴政的!面对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暴政,都别被那些冠冕堂皇、光鲜亮丽的理由给迷惑。 当年希特勒的纳粹政府在迫害德国犹太人时,也打着“拯救德国经济”和“抓捕共产主义间谍”的旗号,最后才暴露出真正的意图—— 针对一个族裔,实行所谓的“最终解决方案” — 赶尽杀绝。 图片:最近抓捕活动的跟踪记录
当年怎么会想到移民加拿大? 八十年代初,爆发了一场战争,就是英国和阿根廷在福克兰群岛之战。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在赢得那场战争后不久,就去了北京。 按照当年的《南京条约》,英国本来可以继续管治香港和九龙半岛,而香港的新界则是租借,租期一百年,期满必须归还。 当年,撒切尔夫人满怀信心,带着“所有权”和“管治权”分割的方案去北京谈判。民间曾形容:中国做董事长,英国做总经理。 结果没想到,撒切尔夫人一下飞机就在北京摔了一跤。小道消息更说,她在菜市场买葡萄时又摔了一跤,那时人们都说这场谈判凶多吉少。 据她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邓小平的原话是:“下午军队就可以过去。” 可是外交部新闻稿却改成了“以自己的方式收回香港”。 撒切尔夫人说,她没想到一个大国的领导人竟如此轻描淡写地谈论动用武力。后来才有了所谓的中英联合声明:“港人治港、五十年不变……” 那几年,移民手续办了很久,到埠的期限一拖再拖。一直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要走了,要向身边的人说再见。 我还记得那天是八号台风。我把车开到海滩边,任由海水拍打车身。风大到人站都站不稳,我含着眼泪,望着香港的夜景—— 真喜欢这个地方!真不想离开!
“你怎么看川普?” 上星期,一个加拿大朋友跟我说,现在过美国边境,不光可能会被查手机,甚至还可能被问政治立场,比如标题这句话。 他是法国裔加拿大人,家里一半人在美国,经常两边跑。他的社交圈子里就有人真的遇到这种怪事。 根据以前的资料,美国边境检查电子设备的比例是 0.01%,而被问政治立场的案例从来没听说过。 但就在今年三月,一位法国科学家去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手机里被查出批评川普和马斯克的内容,结果被拒绝入境、原机遣返(见图)。 让我突然想起一件老事。大概是二十年前,我在古巴度假村。一位当地员工问我,要不要带孩子去看野生鳄鱼,全家才收10美金,我欣然答应。 那时候度假村的电视没有英文频道,整天放的都是卡斯特罗的讲话,一讲就是好几个小时,西班牙语听不懂,只记得他穿着军装,不断对着镜头挠痒,看来是得了皮肤病。 开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我随口问这位临时导游:“你怎么看卡斯特罗?”他是退伍军人立刻站直身体,对着树林行了一个军礼,几乎是咆哮地喊道:“我永远站在卡斯特罗和人民的一边!” 多少年后我再去古巴,旅游巴士上的官方导游竟然对着麦克风开骂:“卡斯特罗是个疯子!”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真是山水轮流转。只不过 —— 美国这个圈,今天还没转完。
黑色、棕色和黄色 2020年那个夏天,“黑人的命也是命”(简称 BLM)席卷全美。当无数美国人与非裔群体站在一起,反对种族主义的时候,相当多的华人,却站到了对面。 五年后的今天,“没有君主”(No Kings)运动又在夏天爆发。成千上万美国人与拉丁裔肩并肩,抵抗川普的排外移民政策,而还是有不少华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其实,作为黄色人种的亚洲裔,在美国历史上所承受的痛苦和灾难,并不比黑色人种的非洲裔、棕色人种的拉丁裔少。 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以种族为标准的移民禁令法案,就是那部持续了 61 年的《排华法案》。它至今影响深远。 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无罪关押亚裔美国人,就是二战期间的日裔集中营。美国政府没有关押德国裔或意大利裔美国人,唯独针对日本血统。 多少华人为了“模范少数族裔”这个标签,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他们以为只要表现得足够“成功”,就能被接纳。 但现实是,无论在职场还是政界,亚裔的晋升机会都极其有限。 不论是企业高管,还是司法系统中的法官和检察官,亚裔的比例都远远低于白人和黑人,低于拉丁裔美国人。 如今,随着川普把“功夫病毒”“熊猫病毒”挂在嘴边,公然反对 DEI,美国的种族主义会从隐性变为显性,即使暂时“看不见”,也会更系统化,也更难对抗。 太多华人移民,无论已经生活了多少年,对美国历史依然一无所知。他们居然不知道,被针对的颜色,是会变的: 先是黑色, 然后是棕色, 下一站,就是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