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Yachen Liu
关注
统计数据
332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89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Yachen Liu
9个月前
遇到了复杂度可以和日本轨道交通费用体系一拼的目的地:瑞士。 先说说日本的车票,一般最多可能需要三张票:乘车券,特急券,指定席券。 乘车券用于支付从 A 到 B 点间的基础费用,不管在这两个站间使用了怎样的轨道,都需要支付,使用 IC 卡进出站就是付的这个费用。 但是如果乘坐了一些特殊的线路(一般叫特急线),则需要额外购买这个线路的特急券。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干线自助购票机会问是需要买乘车券+特急券还是单特急券。如果有 IC 卡就可以只购买特急券即可。也可以不预先购买,上车后再向乘务员补票,价格会贵一点。 但这样只能坐自由席,热门线路有时可能会没座,如果希望坐预留座位的指定席,则还需要再购买指定席券。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三种东西的叠加,由于乘车券票价不会改变,所以除了热门线路没有什么需要提前预定的。 瑞士这边就更复杂了,首先作为国际游客,可以买 Swiss Travel Pass 通票,可以免费乘坐大部分公共交通,但是价格比较贵,3 天二等座需要 2000 人民币。还可以买 BoP Pass,针对特定地区的通票,便宜一点。也还可以买 Swiss Half Fare Card 半价卡,享受所有公共交通半价优惠。 然后,每辆车都分一等与二等座,持有通票是可以直接乘坐的,或者单独购票,而购票又分不同费率,提前买可以买到很便宜的 supersaver 票,这种票指定了只能乘坐具体几点几分的哪班车,类似中国火车票。也可以买正价票(Point to Point),这种票一般乘车日有效,从 A 到 B 间可以随意乘坐,类似日本乘车券。都可以再叠加半价卡优惠。 有意思的是,由于半价卡和车票是分别购买的,所以购买车票时并不会验证半价卡,需要自己选择折扣类型,车上检票时会检查是否有半价卡,如果买错了可能会被罚款。 另外如果持有的是二等座的通票,也可以单独购买某条线的升舱券,非常灵活。 对于一些特别的线路,则还需要提前购买 Seat Reservation,如 GoldenPass Express 的 Prestige 席位。到时候查票要同时出示半价卡、一等座车票、预约票三个 PDF😂,堪比日本。
#瑞士
#日本
#轨道交通
#票务系统
#旅游
分享
评论 0
0
Yachen Liu
9个月前
前两周就预定了南航飞欧洲的机票,看完新闻确认了下航线图瑟瑟发抖
#南航
#飞欧洲机票
#航线图
#新闻
分享
评论 0
0
Yachen Liu
10个月前
MSI/ROG/技嘉/外星人/三星 几家今年的旗舰 QD-OLED,由于面板都一样,屏幕表现也几乎都一样,rtings 给出的各项评测指标结果几乎一致。 区别在于 : - 技嘉是唯一提供了 DP 2.1 接口的,可以战未来(等 RTX 50xx),但是我对这种领先于时代的产品早就退烧了,买的这类产品基本上等真能用上的时候,才会发现早期产品有各种各样的坑 - 技嘉与 MSI 提供了 KVM,可以在 USB-B 和 USB-C 两路上自动切换,非常适合我的场景(Gaming PC/Mac Mini) - 技嘉与 MSI 提供了 USB-C 一线通,可以提供 90W 供电和 USB Hub,临时接个 MBP 用也很方便 - 我查了下 MSI 的固件更新频率还不错,一般新出的显示器多多少少会有些小问题,需要靠固件更新解决 - ROG 和 外星人有 Dolby Vision 支持,我一直不喜欢 Dolby Vision 的表现,也不会在这个显示器上看电影,无视 - 三星的显示器集成了“智能”系统,据说极其难用,我也本身就很讨厌这种功能,巴不得电视机都没有智能系统,没想到三星反而把显示器给加上了 而且,MSI 的价格远低于其他家的几款,除了外观找不到买其他家产品的理由。 另外,使用新的 HDR True Black 400 标准,终于可以在 Windows 桌面上长期开启 HDR 了,先前的各种显示器开启后均有严重的偏色偏暗问题。
#QD-OLED
#MSI
#ROG
#技嘉
#外星人
#三星
#DP 2.1
#RTX 50xx
#KVM
#屏幕评测
#面板技术
#显示器
分享
评论 0
0
Yachen Liu
1年前
Apple Intelligence 的架构设计非常优雅,通过 On-device/Private Cloud/ChatGPT 三层设计,很好的平衡了隐私与便利性,而且由于前两层并不携带知识,所以进入中国的话只需要将第三层替换为中国的供应商即可,非常聪明。 但依然存在两个问题: 1. 前两层的表现到底怎么样?目前只有官方提供的一些数据报告可供参考,具体效果仍需要等待发布后才可以确认。模型质量将极大的影响最终体验,甚至直接差到根本没用。 2. Personal data 的来源,从 demo 看主要是 iOS 系统自带的应用,对于不怎么使用内置应用的用户来说,iOS AI 可能会严重缺乏数据(如 Gmail 和微信),目前看来的解决方案是沿用 App Intents framework 由 app 主动喂数据给系统,但问题来了,开发者有什么动力将这些数据主动上缴呢?特别是 Google,我几乎肯定他们不会去适配。 另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是系统主动抓取应用的数据,但目前并没有信息表明 iOS 会这样做,这也存在性能和隐私问题。
#苹果与阿里巴巴合作引入AI功能,内容审查机制引发关注· 17 条信息
#Apple intelligence
#隐私
#ChatGPT
#数据来源
#开发者动力不足
分享
评论 0
0
Yachen Liu
1年前
最近 Apple 做了一系列动作,先是砍掉了汽车,又终于宣布开始发力 AI,在与监管的对抗中耍各种小聪明(如要求外部支付渠道提供财报并收取27%佣金),罕见的公开发文批评其他厂商(上一次可能还是 2010 年乔布斯的 Thoughts on Flash,这篇文章同样引起了广泛争议)。 这突然的一系列操作让我怀疑,是不是这些年 Apple 高层一直在做着 Vision Pro 会大卖的美梦,认为这是下一个 iPhone,最差也是下一个 Apple Watch,等到上市后看到真实的数据才如梦初醒,开始慌乱的行动起来。 Vision Pro 确实有它优秀的地方,但是它现在就是一个有钱人的玩具,这和 iPhone、iPad、Apple Watch 的一代产品有本质的不同,这三个东西我也都是一代产品的拥有者,虽然一代产品是有很多不完善,但我依然爱不释手(Well,Apple Watch 可能也没有很爱)。而我的 Vision Pro 已经两周没动过了。 这些产品是早就在一代就奠定了成功,后续产品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能一步步的在市场中取胜。而 Vision Pro 是否能解决它的舒适度等严重问题,是未知的。 我本人从感情上,非常支持这种有魄力的创造性行为,这比在成熟产品上与友商去拼那些细节差距有意义的多。但是商业是残酷的,创新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现在看来 Apple 已经被分神太多,Mac 产品线自 M1 后基本就是常规更新,iPhone 的竞争力日益衰退,iPad 产品线更是已经一年多没有更新。 所以中短期来看,Apple 的财报可能不容乐观。但是 Apple 仍然拥有最优秀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最好的软件生态,与忠诚的用户群体。这些根本因素尚未发生改变,所以 Apple 依然有的是机会,比方说 privacy + AI 就是很好的故事。等出现合适的机会我依然会抄底。
#Apple
#AI
#监管对抗
#苹果汽车
#Vision Pro
#外部支付渠道
#厂商批评
分享
评论 0
0
Yachen Liu
2年前
常年被一个问题困扰,每年总有那么几周精神状态非常差,一到下午就困死,印象最深的是高三会考时,考英语全程脸贴在桌子上答的题,阅读题读完文章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记得刚刚读了什么,只能带着问题去重新再读一遍。(好在会考实在太简单…) 这些年尝试了各种方式解决,比如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加强运动,还包括戒除咖啡等可疑因素排除,都没啥效果,而且一般折腾两三周后就好了,每次也都没继续深究。 这次一周前又开始困了,终于意识到,每次出现症状都是三四月,那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季节性过敏,虽然我一直有过敏性鼻炎但是由于症状不太明显所以没怎么吃药,而且晚上睡眠自己并没有觉得有被影响。尝试睡前吃一片开瑞坦后,终于白天不再困了。 这大概就是春困的走进科学吧…
分享
评论 0
0
Yachen Liu
2年前
大家觉得 ChatGPT 会革了语言教育产业的命,我觉得要再想大一点,要不了多久学习外语都不再是必要的了,科幻电影中那种准确度极高的自动翻译设备已经离我们非常近(大概5年?)。 这之后,学习外语将变为类似学一门乐器的个人爱好或专业特长,大量非英语母语学生的精力将从学习英语中解放出来。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573 条信息
#ChatGPT
#语言教育产业
#自动翻译
#外语学习
#技术革命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