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总统赖清德说,台湾不必然在美国与中国大陆之间做选择,而是在民主宪政与专制独裁之间做价值选择。若中台发生战争那必定是中国挑起的。 赖清德日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台湾和日本并不必然要在陆美之间选边站。台湾要选择的是:要走向民主宪政体制,还是倒退回专制独裁政体。 谈及两岸关系时,赖清德表示,台湾社会始终对中国大陆抱持善意。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最大的外资来源就是台湾,每年有上百万人前往大陆创业、投资;每逢大陆发生重大天灾,台湾人民都会捐款援助。 赖清德强调,台湾期盼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理解台湾人民希望继续享有民主、自由与人权的生活。“我们没有放弃,只要对等、尊严、交流、合作,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的善意一直都存在”。 赖清德警告,台海若爆发全面战争,问题不在台湾,更可能是大陆借“擦枪走火”之名刻意引发。当前中国大陆的“灰色地带”军事行动已不限于台湾周边,还延伸至南中国海、东海,甚至波及日本海和韩国邻近海域。台湾、菲律宾、日本乃至美国都应严肃看待此事,团结应对,避免大陆“由演转战”,将军演变成战争。如果现在不行动,局势恐怕会持续恶化。 赖清德强调,台湾作为被侵略和威胁的一方,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及最好的准备。台湾将强化国防力量和经济韧性,并与日本、美国等民主阵营肩并肩,发挥吓阻力量。
最近,“认干妈,为你养老送终”之类的帖子在社交平台频繁刷屏。颠覆传统认知的背后,是老龄化社会下的情感供需错配。独居老人(无子女、丁克或空巢)精神孤独渴望陪伴,而年轻人则因房价、职场压力、异地漂泊等因素渴望情感支持与资源互助。如今,“资源置换型认亲”正在都市年轻人中形成新的生存策略,并且得到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接纳和认可。 这些发帖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年轻人,他们“认干亲”的理由很明确:有的本身就是孤儿,从未体会过父爱、母爱;有的因原生家庭破碎,父母离异或长期冷漠,渴望被关心;还有的则是出于现实考量,想找个有经济能力的“干爹干妈”分担生活压力,“不想承担房租水电”。 这些帖子通常附带详细的条件:年轻人希望对方“有房有退休金,性格好”,老年人则要求对方“靠谱,愿意长期相处”。 一些帖子下方甚至晒出了“协议模板”,约定每周探望次数、节日陪伴义务,以及财产分配意向。 “契约式亲情” 的兴起,与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密不可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比例突破21%,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花甲老人。意味着中国已跨过国际通行标准线,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独居高龄老人常年患病,三分之一患有心理问题甚至抑郁症。在此情况下,“付费陪伴”应运而生。 心理咨询师张岚分析,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代偿”需求:“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脱离原生家庭,独自面对高压生活。当现实社交难以满足情感需求时,他们会尝试构建替代性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