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李举刚
关注
统计数据
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41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李举刚
1周前
认可且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我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1)如果有人找我解决技术问题,以前我知无不达的、非常nice的解决,现在能够自如的拒绝,会让对方先付费; 2)合作的商单来了,如果缺乏诚意,白嫖的,我会语言进攻,毫无保留,获得语言上的权利优势。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很有很多元认知能获得交流对象关系深化、亦或是获得权力优势。
#技术问题付费
#拒绝白嫖
#语言进攻
#权力优势
#元认知
分享
评论 0
0
李举刚
1个月前
用一个月时间涨粉2000多,我想我做对了这么几件事儿, 并非事后总结,实际上在发帖时我已经有一套打法: 1)现象痛点+解决方案/可落地的实操 2)反常识,通过自己体验和观察,写出站得住脚的视角 其他火的内容没有预测到,不能用结果去倒推,我就不写了,可能有运气成分在。 这个做法,也是近期实践比较有效的增粉方式,其他推友也总结了很多,大家不妨综合起来看。
#涨粉经验
#内容创作
#社交媒体
#反常识视角
#经验分享
分享
评论 0
0
李举刚
1个月前
长期主义是最毒的鸡汤,没有之一。 一个衣不裹腹的人,你让他去考虑复利、考虑10年后,那简直是杀人。 长期主义的前提是什么?是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安全感。而这些恰恰来源于那些”短期”的努力:找到工作、解决温饱、积累第一桶金、建立人脉关系。 当一个人还在为下个月房租发愁时,跟他谈什么”延迟满足”?当一个人连基本技能都没掌握时,跟他说什么”复利效应”? 真正的长期主义,应该从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开始。先短期,后长期。先活下来,再谈理想。 我还记得某个大佬教育独立开发者:要坚持产品2-3年周期才能拿到结果,批评大家”目光短浅”,4个月赚点钱就开始”显摆”。 这种论调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恰恰是那些4个月的小成功、一点点的正反馈,才给了开发者继续下去的信心和资本。没有短期的验证和收益,哪来的长期坚持? 成功不是因为坚持了2-3年,而是因为在这2-3年里不断获得了正反馈的积累。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长期主义布道者,请先看看自己的银行账户,再看看别人的现实处境。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836 条信息
#长期主义
#短期利益
#生存
#正反馈
#独立开发者
分享
评论 0
0
李举刚
1个月前
一个爆论:要赚钱,做内容根本就不是“做内容”,而是抓注意力 很多人拿ai做内容,方向就是错的,绞尽脑汁的埋关键词。拿SEO那套来玩,纯粹是给平台打工。 现在不是内容缺乏的时代,是注意力稀缺的时代。 越是强调"保持初心"、"坚持内容纯粹",越是赚不到钱。 很多人天天发所谓有趣的内容,却没有钩子、没有引导、没有任何转化机制。发完就完了,没人记得你是谁。 真正的变现,从你写下那条内容的第一句就开始了。 有没有钩子?有没有引导?能不能带到私域?有没有下一步成交的设计? 如果你没这个意识,那你做的就不是内容,是自我表达。 自我表达可以,但别说你想靠它赚钱。
#内容变现
#注意力经济
#钩子设计
#私域流量
#自我表达
分享
评论 0
0
李举刚
1个月前
一个做内容的心法: 做内容=销售,是一个说服力的过程。 用户心智需要被引导,这才是做内容的精髓。 这样的内容才能带来转化,否则啊,只有热闹,没有转化。 所以要做观点性文章,否则用户看了没有任何触动,只当乱风过耳,没有任何记忆。 例如: 你卖的是某项服务,就必须反复打你的服务重要, 你定要把道理讲透, 而且要加上焦虑。 具体落地: 制造对比 - 有你的服务 vs 没有你的服务的差异,告诉用户不用会损失什么,用了能获得什么 植入场景 - 描绘用户使用后的理想状态,让用户能具体想象到自己成功后的样子 增强紧迫性 - 限时、限量、涨价,不立即行动就会失去机会的心理暗示 提供证据 - 数据、案例、用户反馈,让说服力有理有据,增加可信度 降低门槛 - 试用、退款保证、分期付款,消除用户的决策阻力 好的内容不是信息的堆砌,而是认知的改造。你要改变的不是用户的想法,而是用户的行为。
#内容营销
#销售转化
#用户引导
#观点输出
#焦虑营销
分享
评论 0
0
1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