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清楚这件事——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与美国合作显然比与中共合作更能为自己带来利益,我们就会明白,在“二选一”时,那些潜在的合作者在中美之间会作何选择。
海外华人,会选择和美国合作。
全球各国各族,会选择和美国合作。
中共体制内的官僚,只要接到了美国伸来的橄榄枝,也会选择和美国合作。
过去人们会选择与中共合作,只是因为局势还没有走到让美国要求大家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这一步,只是因为,当时的美国
当我们看清楚这件事——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与美国合作显然比与中共合作更能为自己带来利益,我们就会明白,在“二选一”时,那些潜在的合作者在中美之间会作何选择。
海外华人,会选择和美国合作。
全球各国各族,会选择和美国合作。
中共体制内的官僚,只要接到了美国伸来的橄榄枝,也会选择和美国合作。
过去人们会选择与中共合作,只是因为局势还没有走到让美国要求大家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这一步,只是因为,当时的美国自己也仍在试图与中共合作,试图在合作中改变中国,把中国变成一个更擅长合作的国家,试图传播美国的“种族炼金术”,让存在于这世界上的各族各国,包括中共国在内,都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
但中共拒绝了美国。
中共坚持了对伤害链逻辑的信仰,坚持了即使夫妻父子之间也要互不信任彼此伤害的行为模式,坚持不肯把政府与民众的合作模式从“被迫合作”调整向“自愿合作”。
中共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拒绝放弃对“输出伤害获得奖赏”游戏规则的维护。
而中共这份坚持,中共在国际社会上对“输出伤害获得奖赏”游戏规则的维护,对大大小小伤害者的支持,对伤害行为的鼓励,是美国无法容忍的。
美国的根本利益,在于维护合作,在于以内耗最低的方式不断优化合作关系,令所有与美国合作的国家、族群,凝聚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让这个利益共同体内部的各方,共同利益永远大于彼此的分歧,于是会选择守望相助,互惠互利,会选择让和平持续下去,保障生产秩序。
但中共的诉求恰好相反。
始终被困在匮乏心态里的中共,对国际社会游戏规则的理解,始终限于存量博弈思维模式。
它关注的不是未来,不是与别国合作互惠互利能创造出多少诱人的增量。
它关注的只是霸权,只是自己在国际社会里能否构建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关系。它关注的只是能否让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害怕自己,能否逼迫别国称臣纳贡。
它想做的,只是在国际社会里输出伤害,并因此在国际社会里获得奖赏。
它要改变美国辛苦维护的和平共处、自愿合作的游戏规则。
它想让美国耗费数百年时光打造的利益共同体一朝崩散,想让各国各族都成为它输出伤害的对象,攫取奖赏的目标。
在底层逻辑上的截然相反,令中共和美国,在追求战略利益时只能针锋相对。
所以,事情总归要走到这一步的。
美国将只能放弃在“把中共变成合作者”这个方向上的努力。
当中共拒绝成为美国的朋友,成为美国的伙伴,当中共决心与美国“争霸”,不想称霸的美国,不希望国际社会的秩序被塑造成中共理想中的“国吃国”、“族吃族”状态的美国,只能奋起应战。
而美国应战的方式,仍然会“很美国”。
美国会想方设法在与中共作战时团结能团结的对象,用利益诱惑那些愿意选择美国的潜在盟友,美国会把自己一直经营打磨着的利益关联,把自己“粘合”出的利益共同体,调整成一个更擅长应敌的利益共同体,一个能从中共的失败乃至覆灭中获益的利益共同体。
美国会用自己最擅长的合作,击败中共的争霸。
因为这是最省力的做法,也是美国最熟悉,最顺手的战术。
所以,接下来,美国会与一切愿意站到美国一边,愿意在中美之争时与美国合作的人,展开合作,缔结盟约。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但美国最强的不是“威逼”,而是“利诱”。
更强的,则是“威逼”与“利诱”的结合。
是以地表最强军力为后盾的,以全球最富裕国家的友谊为诱惑的,向全球各国各族发出的,组建以对付中共政权为作战目标的超级战队的邀约。
你能想象到有多少人会应邀而来。
南美诸国,亚太诸国,欧洲,印度,谁会拒绝美国的邀请?
在那个“满朝文武藏绿卡”的中共政权内部,又有多少人能抵御得住这份诱惑?
每个人都知道中共是必败的。
当它的对手是美国。
美国也知道这一点,但狮子搏兔,亦出全力,美国不会轻忽自己的对手。
美国更不会因为中共可能没有自己预计中强悍,就不把经营与潜在盟友的合作关系当一回事。
如果你能理解象美国这样的国家的行事逻辑,能理解在战略谋算中最核心的是利益盘算,你就会发现,对美国来说最划算的做法,是向合作者承诺哪些利益。
当然不能是从美国自己身上割肉,出让美国人的利益。
当然是向合作者承诺,你们可以取得中共覆灭后会出现的各种利益、各种机遇。
这就意味着,当你把海外华人、全球各国各族、中共体制内都看成潜在的美国合作伙伴时,你并不难想到,美国会向他们承诺哪些利益,这些利益又会对他们有多强的诱惑。
利益,会驱使逐利的人类步步前行。
那些能从中共的覆灭中获利的国家、族群、个人,会自动自发为美国之前驱。
中美之争的结局早已注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之争的过程中,会形成怎样的新利益格局。
而什么人能抓住机遇,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