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性工作

Y11
1个月前
寻找AI Agent创业机会,关键不在于使用何种大模型,而在于能否精准捕捉用户的真实痛点。 以下10个实用视角,或许能帮你找到破局点。 一、数据流转的“断点” 当用户频繁将数据从一个系统导出到另一个(如从销售软件导出报表到Excel,从银行流水导出到财务系统),这背后是重复的人工操作。 AI Agent可以嵌入源系统,自动完成数据清洗、分析和格式转换,让“导出-导入”流程消失。 比如,帮电商卖家自动同步订单到ERP系统,省去手动搬运的时间。 二、窗口切换的“噪音” 营销人员在广告后台、数据分析工具、设计软件间频繁Alt+Tab,房贷顾问在客户资料、利率表、合同模板间反复跳转——这些“窗口漂流”的背后,是系统间缺乏联动。 构建能打通数据的Agent,让信息自动流转,比如当广告投放数据异常时,Agent能自动调取竞品数据并生成分析报告,无需人工切换操作。 三、复制粘贴的“无奈” 用户在A软件复制内容、到B软件粘贴的动作,本质是系统间的“沟通障碍”。 Fyxer正是通过智能粘贴和邮件处理,帮用户自动化数据转移,实现了千万级年收入。 类似的机会还有:从会议纪要中提取待办事项并同步到日历,从邮件中抓取关键信息并生成客户跟进记录。 四、“花钱买时间”的信号 当有人愿意花500美元请虚拟助手处理邮件,或200美元外包社媒内容发布时,这传递了两个信号:问题真实存在,且用户愿意付费解决。 AI Agent的机会在于“性价比”——用更低成本(如工具订阅)实现80%的效果,比如帮小团队自动回复客户邮件,成本仅为人工的1/10,同时支持多语言和智能话术。 五、“家庭临时工”的困境 小企业主让家人管社媒、做客服,或兼职记账时,往往是因为专业工具太贵、操作复杂,或找不到合适的人。 针对这类“非专业但必需”的场景,开发简单易用的Agent很有价值:比如“社媒发帖小助手”能根据热点自动生成文案并配图,“客服问答机器人”能处理常见问题并转接人工,让家庭“临时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 六、“试错后的痛点” 如果一个人换了3个项目管理工具、5个虚拟助手都不满意,说明现有方案存在“死角”。 AI Agent可以聚焦某个细分场景,比如解决“跨部门协作时任务分配不清晰”的问题,或“客服回复效率低”的痛点,用更专注的功能打动用户。 七、“想做但拖延”的任务 内容创作、财务核对、竞品研究这类“知道重要却总拖”的任务,是Agent的天然战场。 比如,帮写作者自动生成选题库和初稿,或帮运营者定时抓取全网竞品动态并生成简报,用“不完美但能用”的初稿降低启动门槛,让用户“先动起来”。 八、外包平台的“需求清单” Upwork、Fiverr等平台上的高频任务,是市场需求的“晴雨表”。 比如,“帮我整理会议纪要”“帮我做亚马逊产品调研”这类被反复雇佣的任务,说明用户愿意为效率付费。 AI Agent可以将这些任务标准化:自动生成结构化会议纪要,或根据关键词快速筛选竞品信息,直接嵌入用户工作流。 九、“无效会议”的浪费 80%的“对齐会”本质是信息同步——“我做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这些内容其实已存在于项目管理工具、Git文档或Slack聊天记录中。 AI Agent可以自动抓取这些信息,生成周报或状态看板,让会议时间“省下来做更重要的事”。 十、“专家的重复劳动” 每个团队都有一个“知识守门人”:技术大牛每周回答50遍“环境配置问题”,HR反复解释考勤规则,运营老兵重复整理用户反馈。 Agent可以“复制”专家的经验:抓取专家的对话、文档,训练成问答机器人,甚至进阶到自动执行任务(如帮用户更新FAQ文档、修复简单bug),让专家从重复劳动中抽身。 最后,创业的核心不是“用大模型做噱头”,而是找到“重复、枯燥、有价格信号、用户已在手动解决”的任务。 留意身边人抱怨的“做事麻烦”——他们绕开的痛点,正是AI Agent能接住的“人肉自动化”市场。
NanYi
2个月前
最近思考什么样的Agent是好的Agent,有点自己的感悟: 一个好的 AI Agent,不是无所不能的,而是能在常量明确的前提下,高效完成那些重复性高、可替代人类的任务。 如果一个 Agent 的任务链路中,需要人类做出判断的地方很少,而执行性、机械性的操作又很多,那么这个 Agent 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在人类自己处理时,操作往往更快、更直接。 举个例子,在美团点外卖:人只需要浏览、下单、支付,整个流程很快。如果餐品是确定的常量,那么人类点击几下就能完成,AI 反而因为执行链路长、操作慢,效率不如人。 但如果在这个场景里再加入一个新的常量,比如“每个工作日的上午 11 点下单”,那么 AI 就能接手——因为它可以自动化地执行这个固定任务,省去人类的重复操作。 再看一个典型的好 Agent 的场景:筛选简历。面对海量候选人简历,这是一项高度重复的工作。招聘条件本身就是一组明确的常量,比如学历、行业经验、技能要求。AI 如果能基于这些常量高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选,就能极大解放人类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一个优秀 Agent 的体现。 一个好的 AI Agent,本质上就是善于利用常量,接管重复性高的工作。它替人类节省的,不是“思考”,而是那些可预见、可替代的动作链条。有时候给自己的Agent多增加2-3个常量,可能就会大大提升影响范围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