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燕京大学
关注
雪柔
2个月前
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第一次去东北见张作霖,张作霖说,你办的教育事业,本来是应该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现在你做了,我十分感谢。当场捐款5000大洋,以后只要司徒雷登开口,大帅总是毫不推脱,慷慨出手,还把儿子送进了燕京。为了筹款,司徒雷登又去拜访孙传芳,孙好奇的问,为什么你们外国人要到中国来教育中国人呢?司徒雷登答,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把世界各族文明融合为一体,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同古老的中国文化合作,以帮助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孙传芳听完,当场把随身带的100美元捐给了司徒雷登,随后又慷慨的捐了2万美元,并把儿子送进了燕京读书。斯徒雷登就是这样周旋于中国政要和美国的富人之间,在14年里凭借一己之力累计筹集450万美元,给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顶尖人才。遗憾的是,这个1876年出生于杭州,1919年任燕京大学校长,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的斯徒雷登,于1949年8月被迫离开了中国。 中共土匪来了,所有好人都要走。
#教育
#历史
#燕京大学
#司徒雷登
#张作霖
#孙传芳
#中外交流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余英时教授的“小儿麻疹” 余英时出版回忆录,讲述他年轻时进入燕京大学,一度受左倾思想短暂洗脑影响。 时代的瘟疫席卷全球,由19世纪末的无政府主义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的共产主义。巴金的“家春秋”小说三部曲,反抗封建礼教,加上鲁迅的“狂人日记”,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一概定性为吃人的恶魔,有足够 的空间,输入那时欧洲兴起的政治虚无极端思想。 余英时忆述,在北京的时候,一个牧师刚由安徽回来,探访他堂兄。牧师在讲述目睹乡间的教堂和信徒被共产党干部迫害之种种,年轻的余英时突然大为愤慨,觉得这是国民党造谣,以严厉的语调,直斥这位长辈。但长大后想当年,他为当时的失态感到内疚。 幸好此一状态为时甚短,余英时一度北上迎接新中国,火车到石龙,故障停车。就在那一刻,余英时反复思考,及时回头,回来香港,进入新亚书院跟随钱穆之后,很快就回复正常。 到底这种激进左倾意识形态,为何能在短时期席卷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的大脑? 余英时认为:因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早有“天下为公”的诉求。而“天下为公”也是礼记的第一句理想:“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然后中国早年的知识分子就以为共产主义等同中国遥远的儒家理想:人人有饭吃、财富分配平均、公平公义,万事大吉。 但中文的缺陷,就在这里:你可以说老子的一句“上善若水”,用字比英文精炼,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哲理,但也可以说太简单的四个字,还有大量空间,缺乏细节,须要进一步的诠释。 中国文化由中医到烹饪,都只讲“意会”。“意”,是一种主观的臆想和感受,不可以定义言传。厨师炒菜油盐糖放多少,有如庄子里的庖丁解牛,用刀讲心法,凭感觉就知道牛的筋骨在何处。中医把脉,片刻就认为病人有了“虚寒”,并无体温数字,也没有 MRI之类的扫描报告佐证。 “天下为公”是一个粗浅的大概念,实在缺乏内容。在西方学术角度,这四个字不足以成一部理论,需要不断的论证和诠释。 但2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凭这句古训的感觉,就认为马克思列宁那套可以解决中国社会千百年贫富不均的问题,实在幼稚。 这一切,又以中国语文的象形结构决定。中国文字长于感性,理性的词汇不足。感性先行,对于理想和理念,即容易被一人掌控了话语权,成为教主,知识分子率先,即走入魔道。 什么叫“天下为公”?北欧的瑞典芬兰挪威,用养老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加以重税,早已实践了此一理想。其中不必流血的探索,也不必内战和暴乱。 这一切,当年的知识分子如果去一次北欧,去一次英国和美国考察,包括余英时,回来中国,或可以想通很多,就能避免一段血腥的弯路和歪路。 余英时是今日华人世界,仅存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最透彻之人。唯智者如此,年轻时也难免中招,何况庸人满街的今日。 ---陶杰:余英时 今日华人世界仅存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最透彻之人
#余英时
#回忆录
#左倾思想
#燕京大学
#共产主义
#无政府主义
#文学
#巴金
#鲁迅
#封建礼教
#传统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