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能力

3个月前
中国国务院、中央发布《促进消费行动方案》以刺激国内需求 行动方案重点:提高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升级服务质量、优化消费环境 🔸第一项举措: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主要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以工代赈项目、打击中小企业拖欠工资问题 •财产性收入:稳定股市、放宽长期资本市场准入、加强国企市值管理 •农业收入提升:实施粮农补贴机制,推广“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 🔸第二项举措:增强消费能力 •核心措施:推出育儿补贴、扩充教育与医疗资源、2025年提高养老金 •医疗改革: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第三项举措:升级服务消费 •重点领域:推广适老化基础设施、社区托育服务、家庭服务业标准化 •旅游业振兴:延长景区营业时间、简化全国巡演审批流程、推出冰雪旅游推广计划 🔸第四项举措:升级大宗消费 •鼓励换新:实施全国性汽车、家电、智能设备“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支持二手商品市场发展 •住房政策:加快城中村改造,允许政府专项债用于购房,扩大住房公积金在租房和购房中的使用范围 🔸第五项举措:提升消费质量 •推动品牌发展:“中国服务”品牌建设,推广文化IP产品,加速“AI+消费”在自动驾驶和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低空经济支持:推动无人机旅游消费,简化游艇注册流程,丰富邮轮航线 🔸第六项举措:优化消费环境 •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带薪休假制度,启动三年消费者保护行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公平定价 •城乡物流改善:建设县级物流枢纽,升级夜间消费基础设施,发展沉浸式零售空间 🔸最终举措:减少消费限制 •放宽政策:禁止“一刀切”限制措施,放松长期摇号购车者的购车限制,支持传统节庆消费活动 该方案强调跨部门协同和地方政府执行,以推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
5个月前
跟体制内朋友曾经谈到官员的政绩。官員政绩优劣,衡量标准就是老百姓的钱袋子有没有逐渐多起来。还有大家敢不敢说话想不想说话。老百姓不敢消费,除了医疗养老等保障没有跟上之外,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老百姓手上缺钱。所以老百姓在拉动内需上抵触情绪很大。为官一任其实就是帮老百姓搞钱。老百姓手上有钱了,任何人再喊老百姓造反,老百姓都不会响应的。但是如果老百姓穷了,就会出乱子。古人言:“穷则思变”。你看,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爆发在老百姓最穷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个更严峻的现实,就是俗话说:“不怕穷,就怕曾经富过”。过去富起来了,现在又穷下去了,这样的人比一直穷着的人更危险。 怎么才能让人民富裕。根据社会契约理论,人民选举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幸福。人民是不可能选举一个政府来迫害自己的。所以,迫害人民的政府一定不是人民选的。因此,政府的职责,就是让人民更幸福。人民幸福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有足够多的金钱。 那么,政府怎么让百姓有钱呢?无非两种途径:一种是闭关锁国,让一部分人去赚另一部分人的钱,这样会让部分人富起来,但是会导致阶级矛盾,爆发阶级斗争。另一种是对外开放,国家带领全体国民去赚外国人的钱,这就是“对外贸易”。这种方式可以让全体国民有钱。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和富人做朋友做生意,才能发财致富。国与国做生意也是一样,那么我们应该选择跟哪些国家做朋友做生意呢?小平当年说的好,“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凡是反美的国家,都穷下去了。” 改开40多年,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美关系好,中国人民就有钱有幸福;中美关系不好,中国人民就没钱没幸福。 这些年大量外资撤出中国,别怪这些外资,先找找自己的原因吧。美国这些年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来劝说中国改弦易轍,请求中国融入世界,不然朋友都做不成。中国不仅不回头,还用战狼外交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阵狂吠,吓得外企撒腿就跑。 外企撤走了,老百姓挣不到外国人的钱了,于是就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即国内一部分人开始疯狂“抢劫盗窃”另一部分人的钱,例如各地政府主导的“远洋捕捞”,还有企业之间的低价倾销,也导致“内卷”愈加严重。 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认为,“内卷”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在中国,如果对外贸易发生重大挫折,中国经济退回到,只能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内卷化”严重,并且不加以解决,必将最终形成对立的社会阶级,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继而引发暴力革命。 当务之急是阻遏习近平开历史倒车,抛弃马列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重新调整中美关系,确立以美國为首的西方國家做朋友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