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靡生活

悉尼豪车车祸,揭露了真正“华裔官/富二代”的奢靡生活,这个群体被澳洲媒体称为“神秘华裔官/富二代”,低调到查无此人,没有任何社交账号,也不参与公开的活动,消费都去最高端的场所,图的就是隐私性,买东西更是大手一挥,全部拿下。 如此豪横且低调的做派,如果不是7月27日凌晨的发生的车祸,根本不可能爆出来,担有主责的Lanlan Yang(23岁)开着700多万的劳斯莱斯,夜场醉酒后逆行撞车,交警赶到后,闻着酒味,对其进行了现场酒精测试(只能区分喝没喝,不能进行准确的酒精含量测试),可能当时有点懵,当警局要求血液检测时,清醒了过来,直接拒绝。 被撞的司机,多处骨折,而Lanlan Yang毫发无伤。 接下来就是见证“钞能力”奇迹的时刻。 Lanlan Yang请来了澳洲最顶级的律师团介入,自己不回答任何问题,很快律师发力,在支付了大笔的保释金后,Lanlan Yang回家了。 当然,事还没完,她需要8月15日出庭,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是“平事”的空窗期。 澳媒以往对这个群体也有只言片语的报道,但很快钞能力发动,就撤下了报道。 这一次,也是撞到了硬茬子,受伤的这位,是澳洲知名媒体人的司机,人家要为司机讨回公道。 圈子里的同行也帮忙,很快挖出了猛料,Lanlan Yang居住地址是千万级别的豪宅,是全款拿下,车库里还有一辆700多万的劳斯莱斯定制版,同发生车祸的那辆一样,都是全款拿下。 为什么平时看不到这群人,因为人家白天出行都带着司机、保镖,去也只去高端场所,是和普通人隔离的。 澳洲媒体越挖越兴奋,这是绝对的大瓜,根据她的生活轨迹,她这样身份的,居然有一群人,都是生活奢靡,但“查无此人”的状态,透露着诡异。 他们的财富哪来的?正常的富二代,参考思聪哥,最起码也要开个公司嘚瑟,出出风头。 但这一批人,一点财富都不敢漏,说明他们的财富是见光死的。 所以,一定不是正常经商的孩子,而是有实力、有能力、有权力的那一批的孩子(二代),父辈们通过“台下的手段”把隐形的资源兑换了,孩子们在外国逍遥快活。 总有人说钱难挣,那是你难挣;总有人问钱去哪儿了?买了劳斯莱斯,买了大house了,只不过和你没关系❗️ ——网络热点(转)
朱韵和
7个月前
王洪文先是得到康平路的一套四室公寓,后来又得到一幢三层洋楼,再后来又得到东湖路七号的一个大别墅,里面包含游泳池、网球场,甚至他对这些都不满意,想让上海市革委会把东湖路电影院划拨给他,作为私家影院(徐景贤:我所接触的王洪文)。来到北京后,中央为他安排了钓鱼台16号楼,他嫌弃住的地 方不够宽敞,又让人在郊区建了两个别墅,光建筑面积就分别达700平米和1700平米。 王洪文对吃喝也很讲究。1975年他带家人回上海小住,所用食材都要从各地运来最新鲜的,有南通的蛤蜊,宁波的青蟹,苏州的石榴,还从广州空运过来新鲜的菠萝、香蕉等水果。王洪文还颇爱西餐,到北京后曾经专门从锦江饭店调去一名厨师做西餐,他最喜欢的有牛尾汤、焗牡蛎等菜。此外,王洪文非常喜欢茅台酒,甚至早餐都喝茅台(徐景贤:我所接触的王洪文)。粉碎“四人帮”后,查抄王洪文办公室的时候,中央警卫局工作人员发现里面最显眼是一个大酒柜,柜子里放满茅台酒和中华烟(陈守信:回忆当年清查钓鱼台王洪文住地),他的这些爱好跟当今查处的那些贪污犯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洪文把上海轻工业局当做自己的私家供给站,不断地派秘书从那里提取高档手表、家具、家电等东西,仅1975年、1976年两年,他取走的东西共达13多万元。掌权已久后,贫苦出身的王洪文也讲究起来,渐渐看不上国货,上海外贸部门又成为他的供给站,先后派人从那里取走的进口电视、手表、烟酒、日用生活用品达50多万元,就连钓鱼竿和汽车喇叭也都非进口不用(《彻底揭发批判“四人帮”》李海文)。这些东西按照现在的购买力达数千万元,还不算是极度腐败吗? 马天水不断让上海市革委会财务部门给予王洪文等生活补助费,甚至还给王秀珍等专门拨发“妇女营养费”,王洪文1974年一年获得的特别补助就有4364元,大概相当于毛泽东11个月的工资。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警卫局查抄王洪文办公室,发现保险柜里有很多信封里装着现金,都是上海一些机关偷偷给他的“生活补贴”,就连王洪文的警卫员也被周到的“照顾”,每月有15元(陈守信:回忆当年清查钓鱼台王洪文住地)。 ---阜成门六号院:文革新贵的奢靡腐化生活:文革真的没有腐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