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

六四36年,畢生研究 #六四 事件和中國近代史的加拿大籍華裔歷史學者 #何曉清 (Rowena He),今年原本不計劃再接受訪問:「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新東西可以分享給大家……被流亡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 inspire 大家。」 自2010年起,何曉清在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北美高校開設「天安門記憶與歷史」課程。2019年,她從美國到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任教,2023年卻不獲香港批准其延期逗留簽證,並在幾天後被中大「即時解僱」。在過往的訪問中,她說:「可以話一夜之間失去咗自己最珍視嘅家園、同學、校園。呢個失去,係繼八九年之後,再一次從你手上,將你最珍視嗰啲嘢拎走。」 2021年平安夜,長駐中大校園入口的民主女神雕像被漏夜搬走,震驚香港。一周後,她赴一個早就計劃好的講座,卻在台上啞口無言。八九年電視上的天安門廣場,她已經見過一次民主女神像被解放軍碾碎帶走,如今歷史重演。台下師生耐心看著她,令她更緊張,原以為一些學生中途有事會走,但分秒過去,終於熬到講座結束,卻見所有同學走上來圍住她、寬慰她。 一個對香港未來失去信心的同學,回宿舍後向女友哭訴許久:「如果 Rowena 可以,我也可以。」回想和同學的故事,她琢磨:「我自己那種無力,那種軟弱,那麼差的處境,這些東西反而可能會 inspire 到大家。」 🕯️ 點擊連結,浮浮沉沉昨日人群雖不說一話,何曉清今年仍接受端傳媒專訪,不再似以往訪問般如臨大敵,漸明白到停頓有時也能給人希望:
1个月前
記者披露天安門感人故事: Sony 放棄數位相機技術曝光,協助紀錄真相 --陳瑞霖(科技新報) 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使整個北京風起雲湧。即使當時的獨裁政權想要掩蓋暴行,新聞工作者仍冒著生命危險躲過中國海關的嚴厲封鎖,傳出一張張影像紀錄,而其中幾張照片是透過當時還處於實驗性的數位攝影機拍 攝下來。 根據科技記者 Richard Doherty 的說法,為了不讓中國海關發現察覺新的數位攝影成像技術,當年 Sony 與包括 Canon 在內的幾間廠商工程師與人員做出決定,忍痛在 IEEE 展會期間放棄新技術發表帶來的媒體曝光,並且懇求媒體記者考慮中國人民的生命,先不要報導。 1989 年 6 月 3 日,解放軍已經執行天安門廣場的清場令,在北京不時會聽槍聲和人的尖叫聲。CNN 攝影師 Jonathan Schaer 跑到能俯瞰整個廣場的北京飯店,使用實驗性的攝影裝置 Sony BVU 330 攝影機拍攝。Jonathan 使用 Sony DIH 2000 截取影片的靜止影像,先透過電話線傳回 CNN。影片則透過要到香港的旅客小心翼翼送到 CNN 香港分部。 那年夏季的 IEEE 消費性電子展,各大廠紛紛展示新技術成果。儘管數位照相的技術早已經在學術期刊刊載,但在那個年頭可不是網路發達的時代,大部分人其實並不知道這項早已研發的技術。Sony 當時是數位攝影的領頭羊,他們的公關人員在技術演講之後,懇請在場記者不要寫關於數位拍攝技術的報導。 「各位先生,我們有項非常特別的請求。」Sony 媒體傳播業務副總裁 Rick Clancy 說,並且拿出 CNN 拍攝的坦克人照片,以及其他管道流出的數位照片。「我在這邊懇求大家,請不要報導這週在這邊看到的數位拍攝技術。其他競爭對手我已經請他們暫緩媒體曝光。發生在中國的危機,還有很多人仍有生命危險。」 對於通訊社來說,北京政府雖然已經關掉衛星通訊,且禁止旅客攜帶膠卷出境。但通訊社在北京的工作人員們,仍然使用數據機,透過電話線傳送照片回總部。Associated Press 由 Jeff Widener 拍攝的坦克人版本最為知名,成為全球各地報紙頭條照片,就是透過電話線傳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