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周总理
关注
朱韵和
1个月前
康生是在1975年12月16日去世的,当时,周总理正住在医院里,他的医生和秘书就决定不让他知道这个消息。 不过,周总理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即使自己看不了,也要让秘书给他读,确保不遗漏重要的消息。 而康生去世无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消息,肯定会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发布,这怎么能瞒得 过周总理呢? 他的医生和秘书还真是大胆,竟然专门印制了一张假的《人民日报》头版,用其他新闻代替了康生去世的消息。 那么,周总理如果知道了康生去世的消息,为什么会情绪激动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康生和周总理得的是一样的病,都是膀胱癌,治疗手段也都差不多,如果康生没能治好,那周总理也多半无法幸免。 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康生在去世前的举动很异常。 1975年12月14日,也就是康生去世的前两天,突然要求去见周总理,说自己有很重要的事要对他说,任凭医生和秘书如何劝阻,康生都不听。 医生和秘书只好把他放到担架上,用担架抬着他去了周总理住的医院。 当时,周总理的病情也已经很严重了,经常陷入昏迷,康生去的时候,他刚刚从昏迷中醒过来,本来医生严禁他再接见客人,但康生毕竟不是一般的客人,就只好让他进去了。 据周总理的秘书回忆,康生进去后,把所有人都赶出去了,只留下他和周总理两个人,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康生才让人进去,把他抬走了。 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康生对周总理到底说了什么?在已经披露的资料中,我们只知道康生向周总理揭发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时期有过变节的行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其实,这个消息已经不是秘密了,至少在周总理那里不是秘密,要知道,周总理当年就是中央特科的负责人,掌握的情报比康生还要多,实在没必要让康生来告诉他那三个人的历史问题。 所以,康生来的重点应该不是已经披露的这点资料,肯定还有更加重要、更加机密的东西。 可惜,康生说完这些后,刚过了两天就去世了,如果让周总理知道了这个消息,难免会在心里想很多,影响他的病情。 因此,医生和秘书为了他的身体考虑,就对他进行了“消息封锁”,甚至伪造了一张《人民日报》头版,来蒙混过关。 不过,据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介绍,周总理那天一直在昏睡,根本没有看那天的《人民日报》,让大家白忙了一场。 可惜,即使是这样,也没能让周总理多活几天,康生去世后23天,也就是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也与世长辞,享年78岁。 (参考资料:《我的伯父周恩来》《周恩来的最后十年》) ---康生去世后,有人对周总理进行封锁,不让他知道这个消息 --【历史客栈】
#康生去世
#周总理
#人民日报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Franklin 🇵🇸🇺🇦🇷🇺🇮🇱🇹🇼 🇨🇳
1个月前
毛主席隐瞒周总理的膀胱癌病情 奥主席隐瞒拜书记的前列腺癌病情 都是革命需要
#毛主席
#周总理
#膀胱癌
#奥主席
#拜书记
#前列腺癌
#革命需要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即使大陆过气共产党明星赵丹逝世,其妻黄宗英被中共官方传媒问:你认为赵丹生前哪一出戏最好?黄宗英答:他的死。 民国过来的小生赵丹,经过“文革”的监禁殴打迫害,获得所谓第二次解放之后,辛苦盼得一角色,饰演“敬爱的周总理”却又被党官否决。赵丹临死,这样乞求:“对具体文艺创作,党究竟要不要领 导?党到底怎样领导?党领导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党领导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但是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四人帮’管文艺最具体,连演员身上一根腰带、一个补钉都管,管得八亿人民只剩下八个戏,难道还不能从反面引起我们警觉吗?” “党”对这一行,由表达正能量到领多少片酬,由不准美化民国到爱情戏不得过分甜蜜,还管到今日呢。 ---陶杰:毕竟太年轻
#赵丹
#黄宗英
#文革
#周总理
#中共
#文艺创作
#党领导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当时,开群众大会也好,接见红卫兵也好,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人员,在天安门城楼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时间长了,站累了,就到大厅里休息。天安门城楼中间有个大厅,大厅两边都有小房间,放着几个小沙发。毛主席一般都坐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他的周围都没有人,没有人走到毛主席身边去,更没有人跟他 说话。人们在大厅里出出进进,但是谁也不到主席身边来。总理要是出来进去,就有很多人围着他问话。可是,毛主席在沙发上休息的时候,不管时间长短,都没有人过去跟他说话。每一次都这样。我鼓足了劲想去问他,可是一旦到了毛主席身边,就又打退堂鼓了。那时候,把毛主席说成了神,我自己也对他产生了很大的敬畏。 ——《聂元梓回忆录》
#毛主席
#周总理
#红卫兵
#群众大会
#天安门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杜月笙是个有乡土情结的人,他有着“落叶归根”的观念,在外地漂泊几年后,身体越来越差,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回到内地。 然而,杜月笙此后,终其一生,也没有回到内地。 接近杜月笙的人说,曾经,杜月笙本来是有机会回到内地的。 据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回忆:“父亲病重时,周总理托人来传话,请他回大陆 。不过后来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回到内地。” 原因固然有很多种,但是最关键的一个,却是因为杜月笙看到了黄金荣的一张照片,让他打消了回内地的想法。 1951年,当时内地刮起了一场运动,黄金荣手下的不少门生,相继被抓。此外,有关单位在黄金荣家里搜出了不少违禁物品,比如烟土等。为了不被处罚,黄金荣只好在当时上海的知名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篇《悔过书》,这件事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还没完,没过几天,又一张照片爆出,引发舆论哗然!在那张照片上,黄金荣手持扫帚,在昔日他的娱乐场所“大世界”门口,扫大街(图2)。 曾经威风凛凛的黄金荣,如今居然沦落到如此境地,不免让人唏嘘。当时,黄金荣也在自我感慨:“我的一生,都风扫落叶去了,唯有留下这个‘大世界’。不过,断气瞑目后,‘大世界’不可能再属于我的了。” 杜月笙虽然人在海外,但是他仍然每天看报纸,关注着上海的一举一动。当时,杜月笙正是重病缠身,家人害怕他看到报纸后受刺激,就把黄金荣扫大街的那张报纸藏起来了。后来,杜月笙觉察出了不对劲,报纸怎么少了一张? 聪明的杜月笙,马上意识到,家人有事瞒着自己。在杜月笙的强烈要求下,家人只好把那张照片拿了出来。 看到这张照片,“80多岁的黄金荣扫大街”,杜月笙顿时感慨万千,幸亏自己当时跑出来了,没有呆在上海。 据记载,当时杜月笙看到这张报纸,是这样的场景:“杜月笙表情始则惊骇,继而切齿,然后便是深切的痛苦与悲哀。他脸色灰白,身子摇摇晃晃,勉强地将那一段新闻读完,自此便坐在沙发喘个不停。” ---杜月笙晚年周恩来曾邀请他回内地,不料他看到一张照片后拒绝了 作者: 当年一木 图3:1935年,国民政府授予张啸林、黄金荣、杜月笙“采玉大勋章”,这一荣誉成为了他们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也是民国时期最高的勋章之一。
#杜月笙
#落叶归根
#身体状况
#内地
#周总理
#杜美如
#回忆
#黄金荣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6个月前
陈永贵说:叶剑英早就想动手了。叶剑英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这样讲过:“抓四人帮是顺从民心和天意的,早在毛主席病重期间,许多人就和我商量,也和小平同志研究,乘毛主席不在北京的时候,把江青、张春桥这些人抓起来,然后再和主席商量。我们考虑再三,觉得没有把握。除非周总理和我们配合,我曾经试探 过总理的口气,但周总理对毛主席忠心耿耿,我只要一提起江青,总理就断断续续地说:要听毛主席的话,相信毛主席。他很厌烦和我讨论江青的问题。” ---秦楚:国务院前副总理陈永贵揭中共高层内幕 (作者秦楚,是陈永贵的老朋友)
#叶剑英
#四人帮
#江青
#张春桥
#毛主席
#周总理
#政治局会议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