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C大会

Rocky
1天前
话说英伟达突破5万亿美金市值,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而这次突破5万亿,也给 #AI 相关赛道打开了天花板上限。而这次成功突破,英伟达的 GTC 大会功不可没,前几天身体不适,今天刚看完直播,整个人是震撼到说不出话。🧐 老黄这次不是在“秀肌肉”,而是真正在重新定义 #AI 科技的边界。他干了三件事,每一件,都足以载入科技史。 🧠 第一件:GPU × 量子计算 = 打通人类算力的最后一公里 英伟达推出了一个叫 NVQ Link 的新系统。简单理解就是一条让 GPU 和量子芯片 QPU 可以直接对话的高速公路。以前量子计算很厉害,但用起来像个“实验玩具”,算完还要丢回传统电脑分析,慢、误差大、效率低。现在不一样了。NVQ Link 让 GPU 和量子芯片能在同一台超算上实时协同工作,几乎零延迟,还能自动纠错。 这简直里程碑的存在,意味着量子计算第一次真正走出了实验室,开始融入主流 #AI 体系。难怪最近一系列量子计算的美股,涨势迅猛。 这次老黄这次直接拉了17家量子厂商 + 9 个国家实验室 联手搞事,他在台上放话,“未来的每一台超级计算机,都将拥有量子大脑。”这话听着像科幻小说,但以英伟达的执行力,我信。所以量子计算相关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 第二件:6G 基站,变成了 #AI 小超算 第二刀更狠。英伟达宣布入股诺基亚,投资 10 亿美元,正式开启 6G 革命。他们推出了一个平台叫 Ark Pro,核心思路是:“信号塔不只是传数据,而是能自己思考。” 以后每个 6G 基站里,都能跑 AI 算法,自动优化网络、节能降耗,甚至在边缘节点直接做推理。相当于每个基站都是一个 AI 工厂的小分厂。T-Mobile 明年就会率先试点,这也意味着6G 的竞争,已经从“信号覆盖”变成了“算力覆盖”。#AI 不再只在云端,而是蔓延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感觉这有点像Web3的 #Depin 赛道,不知道以后这种基站能不能以挖矿的模式,人人都可参与。 ⚙️ 第三件:建造地球上最强的 #AI 超级工厂 最后这一刀,直接炸穿天花板。英伟达宣布和美国能源部联合打造7 台全球最强 #AI 超级计算机,其中最大的一台叫 #Solstice。它将配备 10 万片 Blackwell GPU,峰值算力高达 2200 ExaFlops(2.2×10⁶ PFLOPS!), 这已经不是数据中心,而是一座千兆瓦级 AI 工厂。 更恐怖的是,整座工厂——从供电、冷却到施工和运维,都由 Omniverse 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模拟和调度。一旦建造成功,英伟达相当于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台“会思考的超级计算机”。这种变革能力,恐怖如斯! 所以这次英伟达从量子 → 基站 → 超级工厂的布局,格局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光光是卖显卡这么简单了,开始着手 #AI 全领域布局,重塑算力生态的底层结构。 老黄的布局非常清晰: • NVQ Link 打通量子算力, • Ark Pro 推动边缘算力, • Solstice 超算工厂代表中心算力。 三者形成一个“全球算力循环系统”。这不只是硬件革命,而是人类算力文明的升级。 💰 回到投资:英伟达还能涨吗? 先看事实。自 ChatGPT 上线以来(2022 年 11 月),英伟达市值从 4000 亿美元 → 5 万亿美元,涨了 整整 4.5 万亿。这比 AMD、ARM、ASML、博通、英特尔、台积电等巨头加起来还多。 从整体基本面来看,表现依然强劲。虽然大家都比较担心AI泡沫,短期也许存在,但长期依旧是结构性趋势。数据中心、云计算、AI 推理的资本支出还在暴涨。微软、谷歌、亚马逊都在疯狂砸钱买 GPU。英伟达现在的估值约为未来 12 个月预期收益的 35 倍,以它 70% 的毛利率和持续增长的订单,这个估值并不过分。 我个人现在已经不再把英伟达看作“芯片制造商”,而是把它看作 #AI 世界的能源公司。就像石油时代的“壳牌”和“埃克森美孚”,英伟达是算力时代的原油供应商。每一次 AI 应用爆发(从 Sora 到 Copilot,再到 Agent),背后都离不开英伟达的 GPU 和生态网络。 但我个人可能暂时不会布局这种巨无霸,毕竟5万亿美金,在推高到10万亿,难度可想而知,而其中相关的英伟达受益股,反而更值得布局。比如之前提及的内存芯片相关公司,比如美光科技 (#MU),西部数据(#WDC)。在比如相关量子计算相关公司,比如IonQ (#IONQ),D-Wave Quantum (#QBTS),Quantum Computing Inc. (#QUBT) 等,以及相关能源发力公司,比如NextEra Energy (#NEE) ,First Solar (#FSLR)等。这些都将会受益于英伟达的大规模投资,其中带来的机会,不言而喻! 假如您还受限于国内美股开户不方便,那么可以尝试用U炒美股,体验丝丝顺滑,我个人正在使用 #RWA 美股代币化平台 #MSX,一同参与美股市场: 早期美股投资粉丝和伙伴,可以私信我,免费进入美股交流和探讨社群(最近加群人数较多,助理审核需要时间,感谢理解)🙏
宝玉
7个月前
英伟达宣布:“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了! 英伟达(Nvidia)今天宣布正式发布名为Isaac GR00T N1的机器人基础模型。这是一款开源、可定制的预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专门用来加速类人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在2025年的GTC大会主题演讲上表示: “通用机器人时代正式来临。借助Isaac GR00T N1模型和全新的数据生成与机器人学习框架,世界各地的机器人开发者将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的下一片疆域。” 在现场演示环节中,黄仁勋展示了由挪威公司1X Technologies开发的类人机器人NEO Gamma,它成功自主地完成了家居环境中的整理工作。这一能力来自于基于GR00T N1模型训练后的策略。 1X Technologies的CEO贝恩特·伯尼奇(Bernt Børnich)说: “类人机器人的未来在于适应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英伟达的GR00T N1模型实现了机器人推理与技能上的重大突破。通过少量的二次训练数据,我们就能顺利将它部署到NEO Gamma机器人上,让我们距离‘创造出真正能与人类相伴、产生有意义帮助的机器人伙伴’这一目标更进一步。” 也许你还记得,几个星期前Nothing手机发布预告视频时,就曾出现过这款逼真到诡异的机器人。不过我们当时没有报道,因为看起来实在太像“真人穿着机器人外套”了(感谢你啊,马斯克)。 除了1X Technologies以外,其他几家机器人公司也提前体验了GR00T N1模型,包括: 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Atlas机器人的开发公司 Agility Robotics Mentee Robotics Neura Robotics 双系统架构:像人类大脑一样工作 早在一年前,英伟达首次公布GR00T模型时,它的设计理念就明确表示灵感来源于人类大脑的双系统认知架构: 系统1:被称为“快速行动模型”,类似人类的本能反应与直觉,可以迅速做出反应。这套系统使用的是通过人类实际示范动作,以及英伟达自家Omniverse平台生成的虚拟仿真数据训练而成。 系统2:则是更为理性的“慢速思考模型”,由视觉语言模型驱动。它负责观察周围环境、理解人类给出的指令,并仔细思考后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接着,这些计划会交由系统1快速执行,转化为精准、流畅的机器人动作,比如单手或双手抓取物品,以及执行复杂的、多步骤的任务。 开放模型:人人可用、人人可定制 GR00T N1是一个已经预先训练好的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具备基本的类人推理与技能。但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通过额外的二次训练(post-training)来自定义机器人更具体的能力和行为表现,比如家庭整理、办公室工作,甚至更复杂的特殊应用场景。 目前,英伟达已经将GR00T N1的训练数据和任务评测场景免费公开在著名平台Hugging Face以及GitHub上供全球开发者下载使用。 机器人是取代你工作还是成为你家中的贴心帮手? 英伟达认为,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开始交给我们自己来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