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爆出的郑州人民公园恐同暴力分子围殴同性恋者一事,彻底撕破了一切所谓“中国同性恋生存条件还好”的谎言,充分暴露了中国恐性少数仇恨势力的邪恶与肆无忌惮,暴露了中国性少数真实的生存窘境。 请各位朋友通过截图中当地派出所的联系方式报警,敦促其立刻采取行动,惩治施暴者。我们绝不能任由此类赤裸裸的仇恨暴力犯罪发生。 与此同时,有朋友注意到,有部分人将此事与关于河南的地域刻板印象强行关联,借机炒作地域与阶级歧视。这既是对河南劳动人民的污名化,同时也对性少数境遇的改善毫无益处。必须指出:一方面,河南有着大量友性少数的进步人士,河南绝大多数民众也绝非此等极端暴力分子;另一方面,在河南之外,全中国——即使是中国最“文明”的地区——的性少数权益状况都极端严峻。面对此等仇恨犯罪事件,我们必须摒弃中上产精英本位的矛盾转嫁,充分意识到中华帝国治下一切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压迫和窘境的互通性,摒弃底层互害思维,倡导交叉性团结(intersectional solidarity)。 此外,还有部分人发表诸如“谁让他们去公园而不是gay bar”之类的受害者有罪论,就此,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弱势者的权益与福祉不是弱势者自身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制度性与文化性责任;我们必须抵制新自由主义强加于个人的”为自己负责“的枷锁,转而寻求社会性的制度正义和文化改造。 【更新】 补充一点:这件事中一个被严重忽略的点是,有非常多的人借机(很大程度上无意识地)传播关于无业底层年轻人的“社会青年”刻板印象。我们必须意识到:面对当下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平等,底层年轻人无业或者失业绝不是ta们的过错,ta们绝不应该被扣上“游手好闲”的帽子,更不应该被贴上“恐同”“暴力”这样的标签——事实上,由于阶级和性向两个维度上的交叉性压迫,性少数群体中无业年轻人的比例几乎一定显著高于顺直人中无业年轻人的比例。 至于此事件中的施暴者,诚然,他们是一群必须被严惩的恐同暴徒。但是,在要求当局对他们加以制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堕落至此?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恐性少数保守思想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在经济维度上严重不平等的、让底层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的社会,同样也在促使ta们中的一些人堕落成此等极右暴力分子,这与西方民主国家年轻男性的右转高度相似。 有必要重申,性少数权益——乃至一切社会正义问题——都与经济议题密不可分。尽管在道义上社会议题绝不低于经济议题,经济平等本身也不足以彻底解决社会正义问题,但西方民主国家的历史教训已经充分证明,中派自由主义者肤浅的社会正义根本无法有效保障少数群体的权益,必须呼唤一种以经济民粹主义为基础的、充分考量经济与社会双维度交叉性的进步左翼社会正义范式。 #LGBTQ #China #IntersectionalSolidarity #discrimination
驳斥 OneKey 公开声明:逃避事实,无视责任 6月29日,OneKey 官方发布了一份《关于近期对 OneKey 不实指控的严正声明》,试图将其创始人 Yishi 先生在 Resupply 事件中的发声与 OneKey 品牌切割,并将中文社区对其责任的质疑归为“恶意扭曲”“不实指控”。 我们认为这份声明不仅缺乏逻辑自洽,更暴露出 OneKey 对社区声音的轻视和对用户权益的回避。现特此回应如下: ⸻ 一、Yishi 是 OneKey 创始人,这不是“普通个人行为” OneKey 试图将 Yishi 的发声定性为“个人投资者维权”,但事实是: •Yishi 是 OneKey 品牌实际控制人和对外形象代表; •他在 Resupply 事件中使用的是实名社媒身份,并 mobilize(动员)多个支持者为其发声; •其个人身份和 OneKey 品牌密不可分,社区质疑他发言所带来的品牌连带责任,合理正当。 如果创始人可以在利用品牌声誉获得资源时代表项目,在出现风险时却退回为“普通用户”,这种双重身份的选择性使用,本身就是对社区的侮辱。 ⸻ 二、“OneKey 从未组织舆论攻击”无法自证清白 声明中强调 OneKey 从未“组织或操控任何KOL或用户”,但: •OneKey 自称早期设立了“挂牌机制”用于激励 KOL 社区参与,而实际控制和话语权是否掌握在官方手中,缺乏任何披露; •在 Resupply 事件相关话题中,确实有部分曾参与 OneKey 挂牌计划的账号参与了公开舆论攻防; •若 OneKey 确实无意引导,应及时澄清这些行为与项目无关,而非选择性失声。 当项目通过发牌方式构建舆论影响力,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舆论责任,而非在舆情反噬时一推了之。 ⸻ 三、“OneKey 与 Resupply 没有任何资源关联”?逻辑站不住脚 Yishi 在早期成为 Resupply 前列投资者,是否通过 OneKey 的资源、人脉、品牌影响力获得便利?是否在项目危机中继续使用 OneKey 的资源协助维护自身利益? 如果没有关联: •OneKey 是否调查并明确划清了资源边界? •是否能证明公司在 Yishi 投资及事后舆论应对过程中完全没有介入? 声明对此避而不谈,只是反复强调“公司账户未投”,这不是对社区质疑的回应,而是对现实问题的回避。 ⸻ 四、社区最关心的,不是情绪,而是责任 OneKey 一再使用“恶意扭曲”“不实指控”等标签,回避一个最基础的问题: 在创始人公然使用品牌资源进行对外舆论动员时,OneKey 是否知情?是否默许?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 中文社区提出的核心质疑从来不是人身攻击,而是以下三点: 1.Resupply团队在事故后第一时间操作保险池而非尝试联络攻击者或设立赏金; 2.Resupply 的反应节奏和公开沟通极为滞后; 3.Yishi 在社交媒体上将 Curve 拖下水、误导非事实言论。 OneKey 若真如其所说尊重透明与可验证,不应避重就轻,而应公开调查与澄清,而不是借“法律手段”恫吓质疑者。 ⸻ 五、真正负责任的态度,是面对现实,不是发声明撇清 Resupply 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一次社区信任危机,谁该为此负责,不是看账面上有没有资金关系,而是看谁主导了影响、谁在引导舆论、谁在挑起对立。 OneKey若真如其所说“欢迎批评”,那就请面对社区最核心的问题,给出事实,而非标签。 ⸻ 结语: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公开调查、透明信息、理性回应,而不是口头承诺、品牌切割和对质疑的攻击。如果一个号称“开源、透明”的钱包项目,在面临社会监督时的第一反应是洗地、恐吓和封口,那它还能代表“Web3精神”吗? 社区在看,我们不会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