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澳洲护士卡子弟
关注
统计数据
239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48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小留为了证明上海有二三十万的loft,网上搜了半天找了这张图,我一看没绷住,这踏马不是一眼花桥? 哪位好兄弟搜来看看是哪里?而且房价比二三十万还高一截吧?我当年做医药代表的时候还真住过一段时间这地方,每天地铁坐一个半小时至少,顺便,你所谓的特斯拉工厂在临港,要不百度一下临港在哪儿? 一万块五菱宏光马卡龙新车是买不到的,新车至少四五万,而且不能上绿沪牌,想要绿沪牌至少十几万,加拿大小留我是真的服!
#上海房价
#临港特斯拉
#五菱宏光价格
#绿牌规则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已知在澳洲做旅行护士的年收入可以到20万,税后差不多15万,而阿德莱德南区还算中等偏上的房子(800平左右)100万澳币可以买,那么不算贷款,一个旅行护士理论上做满6-7年可以全款买房。 那么在中国的武汉,一个护士的收入是多少,一个房子又是多少,理论上做满多少年可以全款买? 刚刚一个小留告诉我国内特斯拉打工一个月一两万,买个loft二三十万,买个马卡龙mini一万块,在澳洲做旅行护士不如回国打工买loft开马卡龙mini,我不理解,但是非常震撼。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我认识的很多华人家长都有一个观点,澳洲学校九点开学三点放学,学的太少了,想脱颖而出就得去外面补课。 我对他们说,如果澳洲也和中国一样,全民卷,你怎么保证你家孩子补补课就一定能脱颖而出? 有人问了,那普通白人为啥不卷,他们不想孩子出人头地当人上人嘛?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在疯狂的卷。 这个问题也是我上班的时候,一位白人大姐问我的,说你们中国新移民为什么都这么努力工作? 原因自然是大部分老中人在金字塔社会下成长,每个人都必须向前冲才能生存下去。更何况在澳洲走技术移民拿身份的,本质上已经筛选过一批了。说难听点,基本都是卷王。到了发达国家,不卷白不卷,澳洲本地人三点放学,好机会,你学到五点不就行了。就这,都已经比国内毛坦厂中学半夜12点睡舒服多少倍了。 普通白人之所以不卷,原因也很简单,良好的分配制度保证了只要肯做,日子总过得还行,那我折腾个啥读书,差不多得了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别看老登没文教,可是老登有选票,民主制度保证的不就是底层人的生活么?从这一角度,想当人上人,还真就得去光之国。但是别看华人家长嘴巴上说澳洲卷精英教育多累多累,真让他们回国卷毛坦厂做题大法,绝对是不愿意回去的,身体还是最诚实的。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如果你有的选,你会选北京高考,还是上海高考,还是河南高考? 亦或是,投胎成北京人上海人还是河南人? 我相信大部分人可能对选北京还是上海有所迟疑,但是绝不会有人选河南,除非你脑子不大正常。 但是这个东西并不能选择,如果你不幸投胎在了河南,极大概率,就是以一个疯狂的竞争烈度,去考取一个在北京上海只要从小不乱来,正常完成作业,稍微刷刷题,就能考取的普通二本。 所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最仇恨北京上海人的,就是那些十八线城市的学生,但是你让他投胎去北京上海,他当然也不会拒绝。 很多中国学生笑欧美的快乐教育,大抵也是如此。做题思维入脑了,总觉得谁做题越多,做的越苦,熬的越难,头秃的越厉害,谁就更有资格走上金字塔上一层。 欧美世界的快乐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因材施教,核心问题还是社会上资源很多,肉很多,并不需要每个人去卷,去抢肉。就算是精英家庭,他们卷的,也更多的是艺术,体育,领导力。发达国家,除非你搞竞赛,否则绝大部分人,都是不刷题的,精英教育≠刷题。很多中国人看欧美精英教育,有点像看“皇帝的金锄头”,觉得精英教育=刷题,给我的感觉就是另一个时空的小赖子,中国体操冠军跳水冠军举重冠军看着谷爱凌和华天,不禁感叹,他们得挨多少打,才能成为冠军啊。 完全不是一个竞争烈度。 很多中国学生嘲笑白人不会三角函数,如果白人反过来问你,说你卷到死,考个普通二本,本科毕业去送外卖,开电瓶车的时候用得到三角函数么?你又该怎么回答呢?
#高考
#地域差异
#教育公平
#北京
#上海
#河南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我严重怀疑原神文案策划是勃勃粉丝。。。。。
#原神
#勃勃粉丝
#文案策划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小粉红挺有意思,海外华人如果说回国探亲,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小粉红肯定夸夸夸鼓掌,说好好好,欢迎欢迎。 海外华人说回去享受人矿,小粉红就破防了,骂你润人殖人,可这两个不明明是一个意思。。。
#小粉红
#海外华人
#感受祖国
#人矿
#润
#殖人
#破防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家长总是希望老师能喜欢自家孩子,多提点孩子,多关注自家孩子,上课多提问自家孩子,这样孩子就能进入一个正循环,正反馈。即为了得到表扬,得到肯定,主动的去学习,有了学习成果, 再得到表扬肯定,然后继续努力学习。 如何让老师喜欢自己的孩子? 首先,老师并不会真的喜欢你家孩子,毕竟这个孩子又不是自己的。老师希望某几个优质学生,能帮忙管理班级,当然,成绩肯定得好,事实上,这类学生普遍成绩也不会差。 想要进入这个正循环,第一步尤为关键,即如何在很小的时候,甚至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让孩子自信,能说会道,有管理能力,有利用价值,能帮忙参与管理班级的工作? 这玩意和基因➕家庭教育有关。绝大部分底层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由于家长太过煞笔,养出来的孩子,要么三拳打不出个屁,要么自控能力差,开蒙晚,所以绝大部分底层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不可能参与到正循环中。 对于绝大多数底层人,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加入这个正循环,大概率可以走出底层,改变命运。同时,这种自信,阳光,待人接物能力,领导力能力,也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如果孩子能加入正循环,能做老师的得力助手,能拥有同龄人不能拥有的待人接物能力,别说给老师送礼,老师得反过来给你送礼。 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底层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只知道让孩子老实听话不要乱说乱动。
#家校关系
#老师偏好
#正反馈机制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中国的分配制度很有意思,在高层(体制内)切走一大块蛋糕的同时,又给底层人民留了一条确实存在的但是又机会渺茫的上升渠道(做题),每年开动宣传机器,吹一些草根状元,草根局长之类的,证明你不成功的本质原因还是你自己不努力。 所以底层屁民为了向上爬,为了不当人下人,第一个需要巴结的就是人民教师。你没把老师巴结好,惹老师生气了,分分钟给你穿小鞋,九几年的时候,我读小学,那时候老师打学生是不讲道理的,发泄式的打学生,打完了,家长还说老师打的好,老师打孩子说明重视孩子,孩子不打不成才,以后考大学做大官还得感谢老师。 发达国家,孩子的成长,靠的是父母的以身作则加父母的经济实力加兴趣培养,老师的作用其实有限。退一万步,孩子确实没有学习能力,家长也没什么能耐,良好的分配制度也能保证你只要肯做,也能过一个相对中产的生活。 中国的老师殴打孩子,凶孩子,真的是为孩子好么?笑了,无非是给孩子家长做戏,展现手段拿捏软肋,逼家长上供罢了。亦或是,单纯的拿学生发泄,所以你看哪些学生更容易被殴打,无非是家里穷,没本事,性格软弱的那些人。而中国的家长,为了孩子不成为人下人,也只能忍受老师对自己的拿捏,还得和别的家长卷送礼,比谁跪的更优美。 很多华人家长跑到发达国家,也开始玩国内那套给老师送礼的玩法,希望老师对自家孩子抓抓紧,课堂上多提问提问,这样孩子才能好好学习,以后做人上人。 说实话,这种方法意义不大,我已经说过了,孩子的性格,谈吐,待人接物,模仿自家长,家长最好的办法是以身作则,而不是给老师送礼。
#中国分配制度
#体制内
#底层人民
#上升渠道
#宣传机器
#草根状元
#草根局长
#人民教师
#老师打学生
#教育不公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臭老九真挺有意思,殴打学生是为学生好,把学生腿打断了,学生得了残奥冠军还得回来给老师磕头是吧。
#教育
#体罚
#师生关系
#残奥会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2024年,对于我发生了很多事,有好事,也有遗憾事。先说难过的事吧,工作上遇到了一点坎坷,辛苦准备了一年多,以为是煮熟的鸭子,最后一刻居然飞了,难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不过总的来说,这一年还算一切如愿以偿,又买了一个house(狠狠地背贷款),也回了一趟七年没回去的上海老家。孩子们健康成长,自己做做旅行护士也算是能赚点小钱。希望明年一切顺利,也希望大家,都能如愿以偿。
#工作坎坷
#购房
#回家乡
#旅行护士
#家庭
#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经常有人问我,出了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到底能不能混得好。 我说,哪儿都有混的好的和混的不好的。国内过得好不好和国外过得好不好本质上关系不大。 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在国内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奋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过上好生活的,到了发达国家,付出同样的努力,甚至30%的努力,极大概率,过得比国内要好。甚至好的多。 小粉红嘛,看到一个王伟恒,所以全世界海外华人都是王伟恒,所以我一直的说法是,对对对,出国闯荡的人都死绝了,如果不出去,留在国内,各个都当局长了。
#出国
#发达国家
#生活质量
#努力奋斗
#国内国外对比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上班辛不辛苦,有时候确实挺辛苦的,不过也有回报,昆州结束之后可以住新买的house,确实够大,这应该是我来澳洲第七年,买的第三个house了,不过第二个是在乡下买的,不值钱,已经被我卖掉了。
#上班辛苦
#昆州
#买房
#澳洲生活
#房地产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6个月前
一代移民小黄男在澳洲提升择偶竞争力,甚至可以和本土白男掰手腕的四大能力。 英语 外貌 待人接物 经济能力 英语是基础,绝大部分一代移民英语=狗屎。口音重,词汇量低,说完整的句子都难,而在英语世界,英语狗屎=处处碰壁。绝大部分一代移民宁可刷手机看抖音视频,也不会去提升英语能力。 外貌需要改进,勤洗漱刷牙洗牙,不抽烟少喝酒,衣服干净,经常锻炼,走路把腰杆挺起来,不要含胸驼背。 待人接物要热情,愿意主动帮助别人,主动询问别人是否需要帮助,一定要说 if you need me, please let me know. 好感度提升很多。而绝大部分一代华人=闷声驴,这和中国的教育有关。 经济能力当然也很重要,不说你赚多少钱,毕竟人总是有穷有富的,至少不能太少,在澳洲有一份正常的工作是基础。哪怕你去做医院清洁工,这活总没门槛了吧,一个月到手5000澳币也没啥问题。 能把这四点做到位,算是小黄男打工人里的top了,可以和白男掰手腕了。 如果是黄人女性,做到这四点,该说不说,找的老公可以更上一层楼。
#移民竞争力
#澳洲生活
#择偶策略
#语言能力
#个人形象
分享
评论 0
0
澳洲护士卡子弟
9个月前
乡下医院前面是急诊部,后面是住院部加一个小型养老院,住院部里有一个大叔,他和他老婆都是在镇上饭店打工跑腿的,以中国人的世界观,就是纯屌丝,前几个月突发中风,小镇医院叫了救援直升机拉到了阿德莱德大医院,治疗后,命虽然保住了,但是一半身体基本瘫了(典型中风后遗症),然后他就在阿德莱德康复了两个月,现在送回乡下医院继续康复,每天拄着拐杖练习走路,大脑损伤后,讲话也是断断续续。不过基本都是护士护工照顾,家人不忙的时候过来看看,一家人其乐融融。由于Medicare 全民医保,家里人一分钱也没花。现在中风偏瘫符合NDIS标准,甚至可以拿NDIS的补贴。 我在国内时,村里有个邻居也是类似情况,中风去抢救,也算是抢救回来了,代价是天价医药费,外加半瘫,家里子女为了钱的事每天吵架,骂老头老不死,得了病为什么不马上死掉现在每天半瘫要吃要喝要伺候,没过多久老头半夜上厕所,一个人颤颤巍巍想爬起来,从床上摔下去摔死了。子女都说死的好。
#乡村医院
#中风
#急诊
#健康康复
#医疗救援
#家庭护理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