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偶然刷到了一篇帖子,一位普通全职宝妈讲述自己是如何从炒币到开合约,再到借网贷,一步步陷入深渊,最终卖了房子离了婚,这篇帖子让我最触动的是,我居然在里面每一句话,都能够看到大量群友、推友的影子,仿佛这就是几乎99%的普通韭菜一生的模板与宿命,我强烈建议所有所有所有人都认认真真的看完这篇文章! 这个世界永远是由幸存者偏差主导的,赢家的声音永远是最大的,而所有人又都只想听到自己喜欢听的话,导致在推特上,仿佛最终不论你经历多少坎坷,最终总有一把梭哈翻身A8的机会等着你,可能讲出来这些成功励志故事的都是活下来的1%,那99%呢?默默的退网甚至自杀,你连听到他们失败故事的机会都没有! 前阵子某个交易所不允许用借网贷的资金来炒币,闹的沸沸扬扬,甚至出现大量现身说法,用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借网贷与翻身之间的合理性,我并不是为该交易所说话,并且所有交易所成长的路径也必然都是血腥野蛮的,但我当时看着这些讲述自己成功之路的帖子,真的挺后背发凉,到底会有多少人因为这些帖子就相信自己也是那个天命之人?又有多少人像这个帖子里的宝妈那样最终家破人亡。 也许我这条推文发出去又会被不少人喷,说你Jason装什么老好人大善人,对没错,放弃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比特币战略储备和以太坊战略储备,最大的区别在于,比特币是可以买完的,而以太坊是买不完的,这也就注定比特币可以是数字黄金囤着就行,但以太坊必须是数字石油不能只靠囤必须要消耗,过去一周以太坊增发了1.6万个,目前以太坊最大战略储备机构sharplink的持仓是28万个,如果保持这个增发速率,则四个月新增的ETH就可以抵消掉sharplink的持仓,最后又会陷入“买不完,根本买不完”的局面。 如果一个资产不断的增发通胀,持续不断的投入砸钱战略储备则是一个无底洞,最终只能有两个选择 1.战略储备机构意识到这个游戏是无限的,资金却是有限的,于是必然会选择在一个时间段退出游戏收拢资金,比如易理化在3000块清仓,其他机构也会选择在一个点位清仓,很难像比特币那样长持。 2.以太坊必须要长时间停止通胀甚至进入通缩状态,从而结束这个无限循环的内卷游戏,只有这条路才是对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以太坊生态必须要活跃起来,产生大量的交易,从而才能产生更多销毁停止通胀进入通缩。 任何一个聪明人都必然会优先选择第二条路,所以那些手握大量以太坊的机构也必然会很焦虑,要想办法推动以太坊生态出来点新东西,抓紧产生消耗,从而降低他们买入的压力。 所以以太坊生态憋出来一个新东西的需求是很大且紧迫的,一旦要是出现,这些大机构必然会全力推动其发展,风起于青萍之末,最近每天都可以花点时间留意一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从以太坊出来,而一般新东西具有的特点: 1.老人看不起觉得不过如此 2.买入门槛高得花时间研究 3.一旦成规模发展则会围绕其上下游产生一系列衍生项目 如果大家有发现新东西,欢迎留言或者私信,一起研究,猛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