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on Mao☢
5个月前
欧盟调整对美对华政策 德新社报道,欧盟希望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争端中,以“开放和务实”的态度寻求协议。冯德莱恩指出,欧盟与中国仍有进行建设性合作的空间。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向各国驻欧大使发表讲话时表示:“我们将为必要时进行艰难的谈判做好准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找到解决方案。” 她指出,这不仅关乎解决现有问题,还要为建立更强大的伙伴关系奠定基础。 冯德莱恩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她再次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新的关税,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她说,“我们将以开放和务实的态度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始终捍卫自身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这样做。” 冯德莱恩还警告特朗普,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丧失大量就业岗位。她指出,欧洲企业在美国雇佣了350万名美国员工,另有100万个美国工作岗位直接依赖于与欧洲的贸易。“双方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她强调。 上周末,特朗普暗示,英国也许可以躲过加征关税,但是“这肯定会发生在欧盟身上”。他说,欧盟的所作所为堪称恶行。 路透社引述欧盟官员的说法,迄今为止欧盟方面与特朗普政府的接触有限,原因在于特朗普提名的高级官员大部分尚未正式上任,无法与外国官员进行正式会谈。自特朗普就职以来,冯德莱恩与其尚未进行过接触。 据欧盟外交官透露,欧盟委员会早已为可能的反制措施做好准备。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针对美国对欧洲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新关税,欧盟曾以对波本威士忌、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和牛仔裤等产品征收特别关税作为反制措施。 “这个对话已经在进行” 除了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外,冯德莱恩还向中国发出愿意就贸易冲突进行对话的信号。她表示,鉴于日益加剧的不平衡和风险,欧盟必须进一步调整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她指出,欧盟与中国仍有进行建设性合作的空间,以寻找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她说:“我认为我们可以达成一些协议,不仅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甚至可能拓展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类似的话她也在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述过。 她表示,这是一条需要谨慎行走的“钢丝绳”,但这也可能引领欧盟与中国建立更加公平和平衡的关系。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在X上透露,“上周,当我向一位欧洲高级政策制定者建议,欧盟现在也许可以考虑再次拉近同中国的关系时,她回答说:‘相信我,这个对话已经在进行了’。”
Eason Mao☢
6个月前
中国制造2025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中国制造2025没人提了。 好消息是没人提的原因是它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中国制造2025在去年,也就是2023年基本上已经完成。大部分超标完成。所以2025中国制造已经是一个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可以放进档案馆了。 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份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的重点领域的发展情况。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方面中国的市占率目标是从43%到65%,截止到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达57.2%。 航空航天装备:中国的C919大型客机开始服役,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市场垄断,现在的订单已经高达1200架。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现已登顶全球,中国造船业的生产能力是美国的200多倍。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国高铁独步天下。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世界第一,全产业链都很强。 电力装备: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了目前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洁的燃煤发电机组,我们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水力发电机组、最高效的太阳能发电站、最剽悍的风力涡轮机,以及最先进、最大规模的远距离输配电网络。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国企业现在可以自主设计和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导磁共振系统,而且其价格仅为西方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拥有中国核心技术,比例从2020年的43%预计提高到2025年的6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通信设备、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大部分既定目标。 本来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是到2025年中国的产业层次要到第三等的制造业强国水平也就是韩国这个层次。 结果到了2024年的今天中国几乎是在同时挑战第三等的韩国,第二等的日德以及第一等的美国。 十年前,我们还是太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