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高自联
关注
朱韵和
4周前
5月11日——邓杨二人碰面 关于这次碰面,俺直接摘录《天安门文件》关于两人的对话记录,当中会穿插俺的点评,以 小括号+斜体 的形式标注。 杨尚昆: 「这次学潮与两年前的那次很不相同,支持学生的人很广泛,学校教师、新闻记者包括一些机关干部都有。学生所提的口号也有很多方回是老百姓想说而没有说 出来的。所以,这次学潮有市场。现在,全国一些大学开始出现一些所谓的学生自治组织,北京还成立了一个叫高自联的组织,公开来策划这次学潮。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这次学潮,一方面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另一方面,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极端分子也正在积极利用这次学潮,还有西方反华势力以及港台一些反革命组织的介入。」 邓小平: 「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小撮坏人混杂在那么多青年学生和围观的群众中间,提出所谓反腐败的口号来激动人心,使我们在采取策略上犹豫不决。我看,现在是学生在逼我们。」 杨尚昆: 「这次学潮之所以闹大,还持续不散,原因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人民渴望反腐败的心理。」 邓小平: 「人民要求反腐败,我们当然接受。现在这些别有用心者提出反腐败,我们也要当好话来接受。当然,这个口号只是他们的陪衬,他们的核心是要打倒共产党,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编程随想注:从矮凳这段话来看,他对学运的定性,已经上升到“敌我矛盾”,而不仅仅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情况下,别人很难让矮凳改变“动乱”的定性。) 杨尚昆: 「对于这次学潮的处理,常委已经开过多次会议。赵紫阳提出要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下解决学潮问题,政治局已建议六月份的人大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这次学生提出的,人民群众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 (编程随想注:杨尚昆是官场老手——他发现老邓已经把学潮上升到“敌我矛盾”,也就不再企图说服老邓改变“426社论”的定性。所以之后的谈话,杨主要是陈述事实,再没有提“改变定性”的话题。) 邓小平: 「你怎么看待赵紫阳的亚行讲话?」 杨尚昆: 「紫阳的亚行讲话,调子比较温和,但与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社论的基调不一致。紫阳讲话后,各地情况反映较好,北京罢课的一些学生也开始复课了,但也有一些省市对紫阳讲话提出了一些疑问。如北京和上海认为紫阳讲话中没有明确提“动乱”,只从正面讲“中国不会出现大的动乱”,与四二六社论定性的调子不一样,四二六社论明确肯定有黑手在幕后策划,而紫阳讲话中只说“当然难免”,也让人不好理解。王震同志对我说,“赵紫阳本事真大,他的一篇讲话就可以把学潮解决了?”我认为紫阳讲话对缓解学潮有一定好处,但学潮并没有到此为止,只是间歇。」 (编程随想注:杨的这段话,还算中立,没有偏向赵紫阳。) 邓小平: 「读紫阳亚行讲话后,先念同志就打电话对我说,现在中央有两种声音。陈云同志也捎话来,要我看看赵紫阳的这篇讲话。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讲话有说服力,能打动人。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到底哪一种处理办法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杨尚昆: 「前几天,赵紫阳就跟我谈了他的一些想法,要我把他的想法向您报告一下。赵紫阳认为,四二六社论在对学潮的提法上欠斟酌,定性高了。他还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有人把小平同志抬出来了。我们要维护小平同志的形像,不能把他的形像给损坏了”。赵紫阳主张,对这次学潮,要疏导、分化,争取学生中的绝大多数,把极少数反共、搞破坏的人孤立起来。赵紫阳希望在适当时机对四二六社论的定性作一些改变。」 邓小平: 「常委中别人的意见呢?」 杨尚昆: 「他的这些看法只是私下里对我说,还没有在常委和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来过。依赵紫阳的估计,乔石、胡启立可能会同意,李鹏、姚依林大概不会同意。」 邓小平: 「我看常委中只有姚依林的观点最鲜明,态度最坚决,并且一以贯之。在重大政治问题面前政治局常委一定要果断,要敢于坚持原则。当然,我们要尽力采取平和的手段解决这次学潮。」 (编程随想注:邓说这句话,表面上是夸奖姚,实际上是在隐晦表达他对赵紫阳处理学潮(怀柔政策)的不满) 杨尚昆: 「戈尔巴乔夫过几天就来了。为了确保这次会晤的圆满,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很详尽的接待方案,常委们都已传阅。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与您的最高级别会晤,我已特别叮嘱吴学谦一定要外交部精心安排,不能有疏忽。」 邓小平: 「戈尔巴乔夫在北京期间,天安门一定要有秩序要注意我们的国际影响。天安门如果乱糟糟,会成什么体统?」 杨尚昆: 「天安门是我们的脸面,我们尤其不能在戈尔巴乔夫来华这几天把天安门搞得乌烟瘴气。我会再向他们,赵紫阳、李鹏强调的。」 邓小平: 「你怎么看京、津、沪三地对这次学潮的处理?」 杨尚昆: 「处理这次学潮,态度最坚决的是北京,李锡铭、陈希同几乎整天把两眼都盯在学潮上,生怕北京出现大的乱子,担当不起。陈希同就感叹说:“现在才真正体会到首都市长的难当。”我看最近他们是高度的神经紧张,也难怪他们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过于严重。」 邓小平: 「要做到处乱不惊并不是容易的。」 杨尚昆: 「天津的局面控制得最好。李瑞环的态度很明确,你要对话可以,但你得遵守法律;你要游行不阻止,但你不能破坏社会秩序。李瑞环强调一点,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实事求是。所以,天津总的社会秩序较好。我认为李瑞环蛮有思想。」 邓小平: 「李瑞环他懂哲学,能辩证地看问题。」 杨尚昆: 「上海的旗帜最鲜明。江泽民处理《世界经济导报》很乾脆,我看了上海关于处理《世界经济导报》的报告,市委没有分歧意见。但这个事件的确在国内外,特别是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上海的压力不轻。我个人认为,上海在这件事情处理上可以更策略一些。」 邓小平: 「江泽民整顿《世界经济导报》后,陈云同志对我说:“处理学潮就应该象江泽民一样有决断”。先念说:“江泽民既坚持四项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政治敏锐,党性强,有大局观”。他完全支持江泽民的做法。」 杨尚昆: 「江泽民在处理学潮上有一套。记得上次学潮(编程随想注:指的是“八六学潮”),江泽民在上海交通大学与学生对话并演讲,还用英文背诵马克思著作。当时,先念就指示中直机关党委,组织中央各单位收看江泽民与学生对话的录像。我印象很深。」 邓小平: 「部队思想状况怎么样?」 (编程随想注:问及军队,俺猜测邓有可能开始考虑动用军队戒严) 杨尚昆: 「学潮发生以来,总政治部已经连续发出四个通知,要求各大军区认真做好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介入地方政府处理学潮的事务。对于涉及严重影响地方社会安定的打砸抢事件,地方政府需要军队出面维持秩序的,必须报经中央军委批准。现在,军队的政治学习抓得很紧,一些军区还开展了官兵对话活动,针对性很强,有效果。七大军区和三总部的领导班子成员精神面貌很好,没有不团结现象。」 最后邓小平说: 「赵紫阳、你、我,我们三人认真谈一谈。」 ---编程随想:五·四之后,朝廷高层的动态
#邓杨碰面
#天安门文件
#学生运动
#学潮
#高自联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四·二九对话对话的经过 会议开始不久,就出现纷争——项小吉对代表权的问题提出质疑: 对话是在国务院与首都全体高校的学生代表之间进行,而今天所到的学生不具有这种代表权。从所到学校看,只有十六所;从所到的同学看,并没有经过普选产生。所以说,今天所到的学生不具有这种代表权。所以今天只是一个 接触会议,而不是广大学生所要求的对话。 之后不久,作为代表之一的吾尔开希,要求以高自联主席的身份发言,被拒绝。官方的理由是:高自联是不被认可的非法学生组织。由于发言被拒,吾尔开希愤而退场,以示抗议。走到大门口,正好外面围着很多记者。吾尔开希当众揭露这次对话是一个骗局。 在整个对话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袁木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为啥会这样捏?因为每个学生代表只能“提问”,不能畅所欲言。而且提问一结束,话筒就被拿走。所以,学生代表根本无法针对袁木所说的话进行反驳,只能听他一人在台上滔滔不绝。这家伙不光口才很好,而且能够用很诚恳,很严肃的表情说出各种弥天大谎。俺随便据2个例子(以下谈话内容摘自《天安门文件》)。 针对当时全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困境,有学生问道:“中央如何过紧日子?” 袁木答道: 往年中央、国务院常常要到北戴河去办公。......这要增加一笔财政开支。......今年考虑到这个不大行,因为这和要求制订政策过紧日子的要求不大协调,已经正式宣布不去了。从此我想也不会再去了。并己决定从现在开始,不再进口豪华汽车。...... (编程随想注:所谓的“不再去北戴河避暑”、“不再进口豪华的办公用车”,都是袁木临时瞎编的。当时的裆中央根本没有这样的决议。话说20多年之后,裆中央去北戴河避暑的风气更盛了,进口的豪华公车更多更贵了) 有学生问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 袁木答道: 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国家现在没有新闻检查制度,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各报刊总编辑负责制。总编辑如果感觉到某项报导、某篇文章、某个社论没有把握,他可能送到有关的领导部门去,要求帮助看一看,这种情况是有的。 (编程随想注:所谓的"我国没有新闻检查制度",更是公然扯蛋。就在429对话的前3天,上海的江泽民刚刚出重手整顿了《世界经济导报》。话说20多年之后,朝廷的新闻检查制度更加霸道了) 所谓的"对话"持续了大约3到4小时,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429对话的后续影响 ◇袁木一炮走红 会议结束之后,朝廷把会议的录像进行了精心剪辑(删掉某些敏感的言论片段),然后在当晚的 CCTV 上播出。那会儿天朝总共就没几个电视频道,对大部分电视观众而言,CCTV 几乎是必看的。所以袁木一下子就火了。 但是他扯蛋扯得太离谱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家伙在信口忽悠。由于袁木的扯蛋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他本人几乎成了“扯蛋”的代名词。那阵子北京人吵架,如果要骂对方愚蠢傻逼,就说:“你李鹏!”如果要骂对方瞎扯淡,就说:“你袁木!” 当时的大学生编了一副对联,把三个官方代表的名字嵌入对联中,以示嘲讽: 上联:这副嘴脸政府何以立本 下联:如此对话国家几时东昌 横批:袁木求愚 (“缘木求鱼”的谐音) 这联流传很广。一星期后的“五四大游行”,北京大学的学生专门抬了一块大木牌,上面就写着这幅对联(如下图)。 虽然在民间被臭骂,但袁木的仕途却春风得意。据说李鹏看完对话的录像,很满意地说:老袁的对话很好地体现了国务院的意图。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成了朝廷的头牌发言人。 ◇高校学生的反应 俺刚才已经介绍过:官方为准备这次对话,搞了很多小动作。这些自然没能瞒过各大高校学生的眼睛。29日当晚,全国各大城市有不少高校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政府自编自导自演的"对话"。在当晚的游行中,以武汉和兰州两地的声势最浩大。相比而言,帝都北京反而显得平静。 以下是这两个城市的地方官发给裆中央的密报(摘自《天安门文件》)。 湖北省委在4月30日凌晨4点发给裆中央的电报: 昨夜国务院发言人与首都学生代表的对话播出后,武汉工业大学约八百名学生扯起“争取民主,争取自由”的大标语,来到华中师范学院邀人。零时十五分,两校约二千名学生来到武汉大学校园,在邀武汉大学学生上街游行未成的情况下,几所大学的部份学生在武大校园商量了五四游行方案。据现场了解,这次三千多名学生的串联,主要是对国务院发言人袁木的对话不满引起的。有学生说,“中央和国家没有主要领导人出面,只叫袁木来搪塞,这怎么行呢?”还有的说,“袁木在对话中态度不真诚,回答问题避重就轻,绕圈子,根本不是诚心解决问题。” 甘肃省委在4月30日0点30分和凌晨4点发的报告中称: 二十九日二十三时四十分,当国务院发言人同首都高校学生代表对话结束之后,兰州高校数千名学生再次上街游行。当对话正在进行时,许多学生对袁木等同志的回答表示不满。有的吹口哨,有的呼喊。对话刚结束,兰州大学就有上千名学生聚集在校园里议论纷纷,认为袁木对话避重就轻,不回答实质问题;何东昌尽管参加过学潮,但不理解学生,一付教训人的口气;还有回答问题口气强硬,令人难以接受。据了解,这些学生认为政府在三个问题上还在继续“愚弄”: 一是,胡耀邦辞职真相没有正面答覆 二是,“四二零”惨案不说真话 三是,对中央领导是否廉洁含糊其词 二十三时五十分左右,兰大学生首先上街,兰州医学院学生也随之上街,人数约三千人左右。游行队伍于凌晨一时三十分到达省政府,要求与省长对话,试图推开已关闭的省政府大门,一百五十名武警战士在政府大门前排成人墙,直至凌晨三时,经二十多名校领导做工作,学生开始坐校车返回。 整个游行、静坐过程中,学生比较有秩序,没有发生其他事件。 ---编程随想:“袁木求愚”的四·二九对话
#四·二九对话
#学生代表权问题
#高自联
#政府与学生对话
#吾尔开希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