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维稳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一起欢迎: 中推半著名“茶艺”表演艺术家——“东北御厨”老先生,为各位网暴受害者亲手泡制他最拿手的“顶级绿茶🍵”。 老先生,请开始您的表演!👏 ————————这里是剧情的分割线 中推半著名茶艺表演艺术家: “抛开她们因评论镇压8964学运的四野38军红三代刘延平“持证草逼”言论粗俗,从而引发了忠心护主的以“五岳散人”“大老王”为首的群体性网络攻击,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受害者悬赏开盒、Ai换脸、P黄图、造黄谣、发骨灰坛花圈威胁、各种下三路泼脏水羞辱……等等等等事实不谈。” “难道她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逃跑的韭菜: “您这不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吗?跟女孩子被强奸是因为她裙子短一个意思。” 中推半著名茶艺表演老艺术家: “反正现在也被她拉黑了,我也可以有啥说啥了。” 逃跑的韭菜: “稍等,您这开场方式是典型的“受害者化叙事”,通过制造“我只是说说”的姿态,为接下来的“拉偏架”铺路哇。” 中推半著名茶艺表演老艺术家: “她们的确是被网暴了,但实际上也有意无意在网暴别人。” 逃跑的韭菜: “不好意思再次打断您,你这话的核心逻辑是——受害者其实也是施暴者,这是中共舆论维稳手册中常用的【双边归咎策略】,其目的在于削弱公众的道德判断力,让人以为事件复杂,没法分辨。 这样模糊的叙事方式等同于为攻击者开脱。” 中推半著名茶艺🍵表演老艺术家: “那种性质其实已经是网暴了,只不过在她们看来,那不过是支持者在表示同意。” 逃跑的韭菜: “不好意思东北御厨老先生,您这是典型的语义“乾坤大挪移”操作啊。 您这是把公众对受害者的声援、辩护定义为“网暴他人”,您这么说只有两层目的: 一是削弱受害者发声的正当性; 二是制造“你们也在网暴”的假象,反转叙事,混淆视听。” “所以啊,老先生虽然您不直接参与攻击,而是以【理性讨论】【分析事件】姿态掩护施暴方;但您真实起到了转移视线焦点,让外界忽略施暴方的组织性,在维稳行动中充当—信息降温者,削弱公众对系统性暴力的识别的作用啊。” 所以,老先生您的行为性质可以定义为: “反向洗地型参与者”。 好,今天的表演就到这里,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送: 中推半著名茶艺🍵表演老艺术家——东北御厨 老先生!
关于社会运动的复杂性 每当有公共事件引爆舆论,当局一定要利用当事人来平息舆情。以受害者家属名义上网发声,要求息事宁人,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舆论维稳手段。 每次因社会不公引起公愤,中共当局一定会给受害者家属施压,就算家属不同意也无法发声,反正有的是办法捂住当事人嘴巴和代替当事人讲话。 毫不意外,这一次,中共当局也用了同样手段江油反霸凌抗议降温:以无法核实的“疑似”当事人父母的名义,上网发布无法核实的“声明”,最终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与此同时,还把一些网络舆论抓起来以造谣罪论处。这种百试不爽的舆论维稳模式,在每次公共事件中都清晰可见。 当局以为每次这样做都会有釜底抽薪的效果,而这种处理手法吃准了维权活动自身的局限性,尤其在长期认知战的干扰之下,民众认知很混乱,正好给稀释维权活动创造了突破口。 在江油反霸凌抗议活动中,当局操纵舆论混淆认知的典型做法跟以往处理其他事件没有根本不同,但同时也暴露出维权活动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国社会的认知混乱。 我们看见有抗议者喊“毛主席万岁”这种口号,还有年轻人出来说“人民警察为人民”,要求民众理解警察秉公执法。在民众朴素的认知里 ,毛主席是为人民的,但现在共产党变质了、不为人民了。这是一种朴素情感,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以前东德斯大林主义团体和马克思主义团体也这样抨击东德政府背叛了革命,后来这些群体也成了反对东德政府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们还看见中国大陆社群媒体上,毫不意外出现了一批质疑境外势力“带节奏”的,有网友还造谣示威者随意打砸抢、破坏社会治安和为非作歹。这种认知混乱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把社会正常表达不满说成了“搞乱社会”和颠覆国家。这种定性,跟中共批发“寻衅滋事罪”和“煽动颠覆罪”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种认知混乱的破坏效果很大,普通民众很容易就被这种似是而非的言论蛊惑。但是客观上讲,我们并不清楚散布这种言论的人是不是超限战的一个环节。即使不是超限战也很正常,因为中共当局对国民的认知战早就产生了这种认知混乱的效果。 维权活动只是社会运动的一种初级模式,其发生呈现点状分布,而社会运动则往往以网状模式分布。维权活动由于零星爆发,又缺乏反对者网络传播和支持,很难形成全面而且持久的抗争。 社会运动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往往有一种“桴止响腾”的倾向,这与“釜底抽薪”就息事宁人的维权活动相比,恰恰是反过来的。 在社会运动中经常发生这种事情:起初引爆抗议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变成了一个社会隐喻,公众更关心的是社会隐喻与每一个人休戚相关。在江油霸凌受害者家属哪里,聋哑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社会隐喻:她隐喻的是所有遭受了社会不公,但是被压制、发不出声音、不被公众听见的群体,被侮辱、被损害、被压制的群体。 与维权活动难以形成全面持久效应不同,社会运动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传播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社会运动还会形成自己的宣传和动员机制,这套机制与专制政府的维稳手段是平行的。 要充分应对当局的“维稳组合拳”,我们需要借助反认知战和反宣传战手段,利用平行的传播网络,进行全面对抗。这将取决于新的数字行动主义手段以及社交媒体影响力者实现跨圈层合作。 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要坚守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信心,需要做长期斗争的准备,在中国大陆培养地下传播网络。唯有如此,才能不被社会运动的复杂性打消信心,转而在社会运动落潮的时候又变得愤世嫉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