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美国产业政策
关注
有田
1个月前
美国的核心逻辑,从来不是“贸易平衡”,而是逆转顺差国的产业与科技优势。 只要能打破对方的产业优势壁垒,美国什么牌都能出。 •90年代初(布什时期):喊“公平贸易”,逼日本开放市场,日本意识到问题却改革缓慢。 •中期(细川×克林顿):美国直接盯部门谈判(汽车、零部件、通信),日本只能被动应对、口头承诺。 •总体趋势:从80年代的“日本出口太强 → 美国警惕”,转为“美国主导框架改革,日本被动开放”。 结果,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一路下滑。 到1998年桥本龙太郎因亚洲金融危机下台,日本彻底失去了产业反击力。 辉煌的东芝、NEC、日立、富士通们逐渐淡出半导体舞台,而英特尔、美光重新崛起。 未来中国企业即便拿下亚非拉市场,也难全面进入欧美——这不是企业的实力问题,而是政策结构决定的“有形壁垒”。 所以美股逻辑很简单: 在中美脱钩背景下,Long美国工业股、本土中小盘、AI半导体。 凡是被中国“卡脖子”的行业,就是美国未来的政策红利区。
关税战落幕:美国失势,中国崛起?· 672 条信息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对话僵持,影响加剧· 576 条信息
#中美脱钩
#美国产业政策
#日本经济衰退
#贸易战
#半导体产业
分享
评论 0
0
空空 🌟 狞猫世界第一可爱!
7个月前
川普关税新政不会影响消费级显卡价格,因为它并不是美产:按照进步小将的说法,奥巴-拜登的黄金时代的美国人全是白领阶级,美国不需要制造业,美国人不屑于“打螺丝”——所以,所以现在市面上的显卡压根就不是美国生产的,你连螺丝都不打还想产显卡!?
#川普关税
#消费级显卡
#美国产业政策
#奥巴马
#拜登
#美国制造业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