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沈从文
关注
朱韵和
5天前
他为何不去台湾?人们对沈从文在关键时刻的选择颇为不解。据沈龙珠说,南行的机票都送到手里,但沈从文决定留下,“他不走,他觉得新社会是会好的,也应该好的,不会是老样子了。”沈从文在写给友人的信中确是这样表述的:“大局玄黄未定……一切终得变。从大处看发展,中国行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 怀疑。”他明白即将降临的新中国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新中国,但仍天真地设想,它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旧中国更坏吧?他寄希望于新统治者兑现自己宣称的建国承诺,以为总可以自在地凭手中那支笔生活下去,更何况地下党也派人动员他留下来。当变来临时,他才知道那不是自己所能设想的变,而是毁灭,他在绝命书里写道:“我终得牺牲。我不向南行,留下在这里,本来即是为孩子在新环境中受教育,自己决心作牺牲的。应当放弃了对于一只沉舟的希望,将爱给予下一代。” 这天真并非他一个人的,挚友朱光潜不走的理由有二:患骨结核的儿子身体无法移动;地下党许诺他会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周作人亦如此,1949年1月26日,劫难过后的周自南京老虎桥监狱保释出狱,随后奔赴上海避难,自称在监狱最后一年里“所关心的便是时局的变化,盼望这种政府的赶快覆没”。上海易手后,周作人回到北平,期待靠翻译过平静的生活。……许多留下来的高级知识分子,是因为厌恶旧政权而愿意接受新政权,他们觉得任何政权都不会让自己活不下去。 ...... 在新中国,人们被严密地组织起来了,没有私人存在的空间,没有单位就意味着无饭可吃。国家机器强制消灭了社会,知识分子所在的单位全部国有化,一个独立不羁的人无从立足,一个被单位包裹的人,事实上被分子化了,他唯一害怕的就是被组织抛弃(林贤治语)。因而,谁也就没有与强力抗衡的底气和可能,投降缴械是必然的事情。 ---沈从文新中国生存秘笈 作者: 老愚
#沈从文
#知识分子
#选择
#新中国
#牺牲
分享
评论 0
0
网易新闻-南风窗
1个月前
画家范曾失踪之后
画家范曾失踪之后,沈从文,叶浅予,中国画,黄永玉,画家范,书画大师范曾
#画家范曾
#沈从文
#叶浅予
#中国画
#黄永玉
#书画大师范曾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图1:1940年张充和在呈贡的“云龙庵”。 图2-4:张充和书法 1939和1940年,张充和跟随三姐三姐夫一家先后落脚云南昆明和昆明边上的小县呈贡。当时的呈贡聚集了一批文化名人。而张充和的所谓云龙庵,也就成了一个文化沙龙。 这张照片非常有名,后来也做了一本书的封面。很多人误以为云龙庵是一个寺庙或 者一个尼姑庵,其实不然。 沈从文、张兆和、张充和他们先定居在昆明,后来为了躲避轰炸,又到邻近的呈贡找房子。沈从文在呈贡的龙街找到了一处大院子,主人姓杨,是当地的财主,所以这个院落在呈贡是数一数二的气派,他谈好价格就租了下来。大院的前院住着沈从文一家,张充和住在后院。过去的大户人家,一般也设置佛堂。张充和把它当作自己的客厅兼书房,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来呈贡时,她还请他题写了匾牌“云龙庵”三个大字。 ---何华:张充和在呈贡
#张充和
#呈贡
#云龙庵
#文化沙龙
#沈从文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1个月前
范曾写过沈从文的大字报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326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65 条信息
#范曾
#沈从文
#大字报
#批判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