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航空

【廉价航空要推出“半站立”式座椅?飞机“站票”靠谱吗】近期,据多家外媒报道,欧洲的一些廉价航空公司计划最早于2026年推出站票——一种“半站立”式的马鞍式座位,替换一些经济舱座位,并承诺提供极低的机票价格。这种座位由意大利航空座椅制造商Aviointeriors设计制造,该公司以创新座椅解决方案和轻量化设计著称。据悉,通过削减不必要的物品并压缩座椅行间距,航空公司预估这种座位可令飞机在两小时或更短的航线上多容纳20%的乘客。这种名为Skyrider 2.0的站立式座椅,最初在2018年的飞机内饰博览会上亮相,据测算,其座椅装置的重量大约是普通座椅的一半,有助于削减飞机燃料消耗。同时,座位也配备了安全带。有传闻称,旅客可能以低至1欧元至5欧元的价格购买单程机票。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轻便座椅的采用,意味着客舱内更少的零件、更低的维护保养清洁成本,飞机周转效率更快,乘客多了、成本下降,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空间。对于Skyrider座椅在网上再度受到关注,Aviointeriors公司近期在社交媒体发文澄清称,Skyrider是在2012年设计的飞机座椅概念原型,最大限度地扩大飞机空间和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项创新设计挑战了航空旅行的极限,但并非已经定型拟实际投用的飞机座椅,还不在公司官方的产品系列中,但公司随时准备迎接航空业不断演变的挑战。记者了解到,中国民航局对客舱座位设计对于座椅的间距、宽度、结构和承受冲击的强度等也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座椅密度和过道宽度必须确保乘客快速撤离,安全性是限制“站立式座椅”或超密集布局的关键因素。有民航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民航业是对安全性高度敏感的行业,飞机内外任何部位的调整都可能对安全系数造成影响。诸如座位、机舱逃生门等设置上做相关的改变和调整,前期都需要做测试、审定认证等大量额外工作,不能仅仅基于乘客体感好坏或运营成本做考量。因此,不是所有的概念设计都有实际投用的意义。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3428459?serialId=a685673776134690abd49af090696348&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tLGmp7Nh#搜狐新闻
【评论|买机票后另要花钱选座 别轻言航司宰客】 #中消协斥民航不该加价选座 1月13日,中消协发声指出,航空公司加价选座行为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民航大片锁座背后,是民航业细化舱位增加盈利空间的一种手段。廉价航空就不用说了,乘客对购买规则心知肚明,对加价选座有稳定预期,所以争议不大。国外一些航空公司,也是把选座的生意做到了“极致”。不仅靠窗和靠走道、更大伸腿空间的座位额外收费,甚至要想提前选座就得付费,否则就只能在值机的时候等待座位分配。虽然国外一些乘客对此也非常不满,但是阻碍不了航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有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航空公司大约从“选座费”中收取了42亿美元。民航业的利润率并不高,通常只有1%-2%,尤其经过三年疫情后,国内航司的整体处境还没完全好转,要想让它们自动放弃“选座费”这块香饽饽,恐怕是难上加难。民航业一直流传着一组数据,“航司70%的收入来自25%的高端客户”,有人就此分析,“不是座椅越多越赚钱,而是经济舱越少越赚钱。所以客舱布局的关键不是空间利用率,而是空间溢价。”在盈利压力下,航班选座就得加价,恐怕是大势所趋。加价选座实质是一个是市场选择问题。航空公司能不能把加价行为进行到底,关键取决于消费者用脚投票。如果大部分人对付费选座忍无可忍,宁愿选择规则更为透明的廉价航班,或高铁等其他出行方式,航司也不得不退让。反之,乘客尽管心里不爽,但也觉得可以接受,机票销售没受多大影响,航司就不会取消。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所以“选座费”之争时不时会浮现。目前来看,保证乘客的知情权,让“加价选座”的规则尽量公开透明,合理分配“加价选座”的比例,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和保证企业盈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才是航司的长远发展之道。 #洞见计划 更多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5012896?serialId=3968d3145189e595194ff5da42e96c65&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9opghkKL#搜狐新闻